中国的历史解释权怎么能让给西方!
讲一个笑话,羊需要一份对自己的评价文章去求职,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他人评价。结果他没有自己给自己一个好的评价,而是找随时想吃他的狼给自己一个评价。显然狼是不会说羊什么好话的。但羊偏偏就采用了这篇对自己评价十分不利的文章,因为他觉得,狼很强大,他的评价肯定是很客观的。结果显而易见,这份对羊很不利的自我评价,让羊丢掉了求职机会。
可能有人会说,羊脑子有坑啊?他怎么就那么相信狼的话,这怎么可能!
如今,中国的某些人也陷入到了这只羊的情况当中。面对强大的狼,他缺乏自信,总想找狼给自己评价一下才放心。几天前,人民日报专门刊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中国已经开始注意到,美国等西方学者通过对西方非常有利的民族国家理论成功地让中国很多人相信,清朝是一个征服帝国,是满族对汉族的殖民。清朝不属于中国的历史。润物细无声当中,中国历史就被西方人给切开了。
西方提出的这个新清史受到某些中国人的追捧,其原因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均处于世界前列,导致他们在政治历史文化等精神领域的发言权就非常大。一些中国人不可避免地向其屈膝下跪。同样的一句话,不同地位的国家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信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韩国历史专家说隋唐非中国,肯定会被中国人喷死。但是美国历史专家从西汉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治发展历程,以及隋唐对秦汉制度的异化角度进行论述隋唐非中国,肯定有不少中国人支持。
西方最早接触工业文明,确实在历史研究的方法方面开创了很多新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随便用新技术对中国历史进行解释。这个历史的解释权只能归中国自己所有。羊让狼评价自己,只有被忽悠进火锅里一条路。
中国自上古时期开始,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有着自己的发展路线,与世界其他地方均不相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解释逻辑。西方对历史的解释理论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有一个独有的制度,叫宗法制。这个制度使得中国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发展历史与西方完全不同。这个制度衍生出一条中国特有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最根本的政治理念,那就是正统思想。
即天无二日,地无二君,最高统治者只能是一个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的地位最高无人能比。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了华夷之辨,即以天子为核心,关系由近及远分别是,内臣,外藩,朝贡国,跟禽兽一样的化外之民。在这套世界观中,周天子是世界唯一的领袖,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天子的,不服从他管理的人就是禽兽。这套思想被中国历代王朝沿用。中国历史没有断过,指的就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正统王朝观念从来没断过。
为了这个历史观,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统一,扫平四海。因为实现“正统”政治观必须要统一天下。没有这个基础,“正统”思想就破产了。在中国古代,只要你认同这种正统思想,还统一了天下,你就是古代中国人心中的合法政府,中国的正统政权。至于这个最高统治者是出自岐山,出自漠北草原,还是出自沛县芒砀山,这不在评判范围之内。
这种必须要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因为这种思想,中国人对台湾存在割据势力是零容忍,统一这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跟日本等发达国家平起平坐觉得很丢人。对美国是吾可取而代之。
所以当我们骂清朝乾隆等皇帝不能跟英国平等外交的时候,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清朝自努尔哈赤起兵前就已经接受了这种正统观念,虽然努尔哈赤对于自己能否代替明朝持怀疑态度,不敢用公开称帝的方式表明立场,但是现实情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接受这套政治理论,你在东亚地区是混不下去的,绝大部分的精英是不会为你卖命的。
所以随后的皇太极用称帝改国号为清的行动,公开表明了自己要执行这种正统观念,这是正式向天下宣告自己要向明朝的正统地位发起挑战。结果我们都知道,清朝最后把明朝给灭了。所以在以后的清朝皇帝眼里,跟自己平起平坐,那是对自己的致命挑战。不仅是清朝,这也是中国任何一个大一统的正统王朝都无法容忍的政治底线,谁敢碰这条底线,谁就等着骂名千载吧。尤其是清朝在鸦片战争以前战绩相当不错,清军甚至还越过了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中原地区噩梦的北方游牧民族,被清朝利用军事,政治、文化、商业经济等手段彻底降服,还成了清朝的北方长城,重要的军事力量。清朝对中亚地区的历次用兵自康熙以后,长城甚至都不再作为西征大军的基地。历代都做不到的事情被清朝做成了,这更加助长了清朝统治者对这套政治理念的坚信。
咸丰为何对外国公使驻北京那么敏感,对关税等问题却不上心。就是因为这事一旦成了,外国各国公使将可以与咸丰平等对话。化外之人与天子平起平坐,那就彻底宣告中国“正统”思想的破产。清朝的法理会受到致命挑战,臣民会质疑咸丰的帝位合法性。以后咸丰在中国传统历史观中的评价也将会骂名千载与宋徽宗,宋钦宗齐名。当时士大夫们说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指的不是什么国门被大炮轰开,洋人打进来了或者国家主权丧失了,而是堂堂天子竟要与蛮夷地位平等。这个政治冲击力不亚于天上冒出两个太阳。
所以说1840年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割点确实没错。
1840年以前的中国人的历史观就是,中国历代正统王朝相继不绝,所以自古以来全天下都是中国的。
什么,太霸道,太狂了?现在看确实有点,但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这很正常。今年一月笔者去越南岘港,有同事看完岘港会安古镇里几个中国会馆后对笔者说,几百年前的中国人真TM狂,你看看这里面的对联。那股子天朝上邦教化四方的劲头时隔百年都压不住。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套体系玩不下去了。中国被迫开始接受西方人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有相当多的规则对中国是相当不利的。
其中就包括西方人认为只有单一民族才能组建国家,多民族不能组成一个国家,尤其是领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即使你组成了,我也要把你拆了。
于是土耳其,奥匈帝国被肢解了,俄罗斯也被排斥遭拆解。西方也对中国动刀了,新清史干的就是这个活。
以英美为首的西方白人国家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其他国家的科技以及占有的资源与他们相比都是很劣势的,如果让后者认可单一民族才能组成国家,不仅可以将其国家颠覆,还能让其陷入到民族仇杀当中,让这些人永远无法重新合作组成一个大国。而英美因占据广阔的殖民地和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比如日本,因为搞民族主义确实得到了一点甜头,但是在东亚地区它与所有国家都有血海深仇,现在日本已经不可能仅凭借自己的科技和经济水平来作为东亚地区的领袖,它彻底失去了成为一个大国的资本。虽然你科技很发达,但是你国土狭小,资源严重缺乏,周围的地缘格局十分恶劣,谁都想拍死你报仇雪恨,这注定你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只能为他人傀儡。
西方提出的新清史完全就是按照西方利益造出来的一个陷阱。他以单一民族角度对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进行历史解释,最终得到的结论肯定是一个分裂的中国,一个历史有断层的中国,一个对国土的历史法理有争议的中国。
1840年以后西方把民族国家那一套强加给中国,于是清朝在枪炮的威胁下,被迫仿照西方的规则逐渐创建一个满足西方标准的国家。在这过程中,因为不了解西方的规则,军事实力过于弱小等原因,中国丢失了大量的权益。
以前我们嘲笑百年前的国人不懂国际公约,不懂地理知识,不懂科技工业,那百年以后的国人会不会嘲笑现在人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甚至对自己极其不利带有强大主观性的理论也奉若圭臬?
有人说了,你说如果金,元,清这三个非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是中国的王朝,那为什么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如果说他们是民族英雄,那你这是在破坏民族团结!甚至还有人说,如果日本统治了中国,那抗日志士不就成了阻碍国家统一的罪人了吗?
这个说法确实很有蛊惑性,而且还拿抗日战争当挡箭牌。其实,这种说法完全就是耍小聪明,妄图用西方民族主义解构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评价历史人物,不光要从功绩上来评价,道德上的评价,才是排第一位的。中国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一些投机分子凭借首鼠两端出卖自己的国家竟一跃成了“统一功臣。”。对于这种卑鄙之徒,历朝历代都是要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让其受到千古骂名的。比如清朝时期修的贰臣传。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鼎力助清朝坐稳江山,但是直接入贰臣传,这评价很直白,二臣。
而对于忠义之士,历代王朝那是要重点褒扬的。大一统王朝在史书中会对前朝的忠义之士不惜笔墨进行表扬,在地方上建庙等建筑纪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来显示宽宏大量证明自己得位之正,二来是为后人树立榜样忠于本朝。所以,如果按照中国传统史观,岳飞,文天祥当然是民族英雄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会去质疑,连宋高宗都不敢否认,除非你是秦桧,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这么一位,那另说。但是如果按照西方的那一套狭隘的单一民族国家理论,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就出问题了。中国人解释自己的古代史,是应该用自己的正统史观还是用西方的那一套民族国家理论去解释?笔者认为只能是第一种,中国的祖宗还轮不着曾经的化外之民来评价。西方人的看法,纯属无稽之谈,毫无采用价值。
至于说抗日英雄抗拒统一,抗日战争发生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传统历史观因不能应对新的国际形势不得不抛弃。中国古代认可的秦失其鹿,天下逐之,有德者为天子统御四海这个观念被放弃。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时就已经成为一个近代国家活跃在国际上。抗日战争,是中日两个近代国家的较量,两个平等的国家在按照西方提出的民族国家理论进行一场国运之战。输的一国,将会被彻底亡国灭种。所以,别拿中国古代的历史观套用抗日战争。
其实自1840年被迫按照西方的规则开始玩,中国传统史观被迫放弃之后,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发现了西方规则对中国的要命之处。比如现在的张维为教授。他说的很精辟:“放弃中国模式,从而照搬西方模式的话,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这么多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变成一个最大的劣势。结果,“百国之和”变成了“百国之异”。”
对此,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应对措施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要坚决采用中国的传统史观,即大一统和正统王朝的思想进行解释。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观还要继承部分的传统历史观。比如对内坚持大一统思想,对外以爱国主义对抗西方的侵略,这么做对现在的中国非常有利。西方当然不甘心,提出元清非中国论与新清史,想在历史领域来一个迂回偷袭。如果这个阵地失守,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到时候这个西方专家对李世民家族的文化属性论述一下,那个西方专家从血统角度讨论一下秦始皇的身份。还有个日本专家探讨一下轩辕黄帝和日本天皇的关系,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到时候恐怕大陆的下一代也会成为“亚细亚的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