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学者被任命为重点大学院长,或为中国最年轻法学院院长
1989年出生的何俊毅同志出任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可能成为当前中国最年轻的法学院院长(33岁)。据西北师范大学官网介绍,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以下为新闻全文:
2022年7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召开大会,宣布学院院长任职。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校长韩高年,党委组织部部长吕文英出席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会议由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发军主持。
吕文英部长宣读了学校党委关于法学院院长的任免决定,何俊毅同志任法学院院长,法学院原院长杜睿哲同志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继续兼任学校法律顾问工作。
杜睿哲同志作了发言,他说,在法学院工作十年,对学院有深厚的感情,收获也很多,感谢学院老师的支持与帮助,祝愿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何俊毅同志作了表态发言,表示坚决服从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担当,加强学院班子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尽快转变角色,履职尽责,团结班子成员,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力配合做好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李发军同志在发言中表示,法学院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对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关心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表示感谢。杜睿哲同志敬业爱岗,发挥了带头人的作用,为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何俊毅院长工作能力强,创新精神足,必将对学院各方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人及班子成员将积极支持、配合何俊毅同志的工作,搞好班子团结,推动学院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韩高年副校长讲话指出,杜睿哲同志在法学院工作认真负责,有担当,党性原则强,带领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何俊毅院长工作能力强,年轻有为,感担当,有冲劲,为人谦和,和班子其他领导配合良好,希望法学院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带领全院师生继续努力,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在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学位点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附: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何俊毅简介
何俊毅,男,1989年7月生,甘肃榆中人。201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法学理论专业);201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法学理论专业)。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律系主任,第五届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威市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长期致力于法理学、立法学、行政法学和法学方法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甘肃省内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起草、论证以及立法后评估工作。在《读书》《人大法律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1989年出生的何俊毅同志出任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可能成为当前中国最年轻的法学院院长(33岁)。在何俊毅出任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之前,1984年出生的彭德雷于2021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