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bug再多也是硬科幻,不是那些好莱坞伪科幻可比的

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流浪地球》大获成功,成为里程碑式的中国科幻电影,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在舆论场上,人们还是吵得不可开交,特别是《流浪地球》即使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摆到好莱坞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在世界电影史上到底是个什么位置。

争辩的核心之一就是,《流浪地球》bug太多,而反驳方则往往会举出一堆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大片,借它们的bug以示“环球同此凉热”。

电影一路看下来,bug当然有,未必算是bug但可以商榷的地方则更多。这里先谈一些bug,后面再讲它们到底有多大影响,会不会影响《流浪地球》在科幻电影里的地位。

《流浪地球》中的部分bug

氦闪突然将至、行星发动机的功率、重元素聚变、地壳不会被推力压碎、地球能够被推动等,原著中也没有通过详尽的演算来展开,属于必须接受的“默认设定”,要是拿这个挑刺,电影确实就不用看了。

恐怕所有的科幻电影,“默认设定”都是能挑出问题来的。

像《火星救援》,主角因为火星风暴滞留就不大合理。科学史专家江晓原近日接受采访时说,火星的大气极为稀薄,相当于地球大气的0.8%,接近于真空。“在这种大气条件下,怎么可能发生风暴?”

不过江晓原自己也说错了。火星上确实有风暴,2018年就有全火星规模的风暴,照理是不该忘记的。

bug在于大气密度如此之低,破坏力是极小的,在火星上的“好奇号”就安然度过了。同伴自己都没理由跑,更没理由认为主角没救了,要放弃,除非是故意想害他。

500

(好奇号在风暴前和风暴时拍摄的景象)

回到《流浪地球》,电影改编后一个比较大的bug在于行星发动机的可维修性。

三峡大坝的坝体依靠当前人类的力量是很难摧毁的,按理说,行星发动机这个珠穆朗玛峰体量的东西,更是坚不可摧。

然而,电影中表现的似乎是完全因木星引力诱发地震所产生的破坏,这就是行星级别的破坏力量,一旦内部关键结构受损,不管如何饱和式救援,恐怕都无力回天。

更糟糕的是,电影里对发动机的描绘虽然宏大,却有太多相对“精巧”的构造,更是增加了修复的难度,不太可能只要“火石”就位便可以。

500

相比之下,原著里说“西半球的地球发动机(在穿过小行星带时)已被陨石击毁了三分之一”,压根就没提什么修复。

虽然地震的影响可能比陨石直击弱很多,但实现电影后面那么高的修复率还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人类对于地球本身有了很深的认识,在防控地质变化上很有心得——因此,“精巧”构造损坏轻微。

我们前面已经接受了地壳不会被压碎的设定,也许人类采取了一些地质学黑科技加固了,有许多隐含设定可以佐证人类的地质学水平。

500

比如,大量行星发动机能够建在杭州等地质条件不佳的地方;经历地球停转这样的行星级地质事件,行星发动机和地下城都没有遭到不可承受的地质破坏;长期持续运行,行星发动机及其周边地质也都安然无恙,等等。

但这又带来一个小问题。既然人类已经如此了解地球和太阳,对木星影响或木地互相作用的预判是不是差了点?为何还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各地之间的地面通路也没有经受住地质考验。

(插一句,一个更小的问题是,如果对地质一切尽在掌握,那么风险大大降低,很多人指出的依靠有人驾驶的bug,就会被放大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估木地相互作用并非不可能,这甚至可以成为第二部叛乱的理由之一:算错木星,是否也会算错太阳?

500

“不会氦闪、还我阳光”的游行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设想是否可能有其他思路,合理交待其他扰动,导致地球过于接近木星,出现异常灾害。

这里先瞎想一个。比如极端分子黑入系统,试图掌控发动机,推地球回去,双方攻防博弈后,花了太久再重启时,已经过于接近木星。

真相不用在第一部电影揭示,只要说大面积停机,迟迟无法启动就行。这样交代不需要在电影里占用多少时间,也可以为叛乱作伏笔,说明人群中始终有叛乱的“种子”。

500

(据说电影删去了与叛军交火的情节,如果有叛军的话……吃我加特林啊)

防护服也有bug,似乎太结实了点。在多个场景里,都是环境极其恶劣,稍破即死,而危险的高速飞行物或尖锐物等又很多,但安然无恙的人比例还是挺高。

也许防护服真的就是无比结实的存在。排队推撞针,意味着前面的人承受了后面大量机械手的推力,这个bug倒反过来“佐证”了防护服的强度。

但后面吴京进入控制室的做法就难以解释。在AI控制局面,且判断AI叛逃的情况下,居然一进舱就迅速脱下了防护服,万一AI对环境的氧气、温度有任何动作,吴京可能马上完蛋。

500

(没有找到刚进舱的图,将就下)

而原定就要承载人类最后希望的空间站上,AI没有备份,“眼睛”被莫名的火花+烈酒点燃,延烧到关键部位就挂了,也不大合理。

贴吧网友benny还指出,空间站失去重力后,火焰形状也应该改变。这确实也是一个完全可以消除的bug。

500

以下的bug会更为“硬核”一点。


天文学家卞毓麟指出,地球假如停止自转,也不会像影片里那样,有半个面永远对着太阳。

其实,当时地球一边被往外推,一边还是存在公转的,不可能笔直地脱离太阳,行星各地都会“轮番照到阳光”。

同济大学教授许鹏则列出了一大堆“硬伤”,这里略摘几个。

有些我认为是可以解释的。比如地球停转引发海啸,而不是缓慢受控(原著里停转花了42年,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可能是人类急于启程,或者初期判断失误。

火石被许教授调侃成打火石,我倒觉得这属于不得不接受的初期设定,是重元素聚变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点火装置”,只不过俗名“火石”而已。

地球不需要停止自转,这样就会失去磁场保护。许教授提出慢慢转动成“黄赤平面正好垂直,不就省的停止自转了”,确实也是个办法。

但停转这事也属于初始设定,而且刘慈欣还考虑“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按黄赤平面垂直的办法,发动机可能得放南极。

还有地壳烧完都不够用的bug,我看未来烧岩浆也不是不行。

有些硬伤比较棘手。

许教授质疑上海的大楼里居然是空的,完全没有冰封,这确实没有什么可能性,有点破损水就进去了。

再比如在接近木星的位置,水早就都冻住了,地球大气中应该已经没有水分,下大雪场景不可能出现。

500

我核对刘慈欣的原著,对空气变化是有考虑的。当地球航出太阳系后,刘慈欣描绘“地面上布满了奇怪的黄绿相间的半透明晶体块,这是固体氧氮,是已冻结的空气”,但可能确实忽略了在木星轨道附近具体成分的变化。

还有,木星自转很快,10小时一圈,不可能大红斑一直对着。

500

点燃木星这里作为脱离小说完全创新的部分,确实问题最多。但如何准确抓bug,也不容易。

许鹏教授说:“即使地球上大气层中所有的氧气都被木星掠去,那么木星中氧气的浓度也只有十亿分之一左右,远远低于闪点。”

但可以用局部浓度高来解释。当然,具体计算扩散速度,最终的结论可能还是没戏,可简单算个平均也太“粗暴”了。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木星闪电就能把氧气点燃,来多少消耗多少,不可能“留住”救地球。然而,木星闪电几乎都在两极,特别是北极。

许鹏教授说:“地球大气是不可能在地球撞击到木星之前,提前被木星掠夺走的。就像你站在一块陨石上,高速一起撞向地球,你是不可能因为被地球先吸走一样。”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这是把粥汤当干粮了。影片里出现的一个名词叫“洛希极限”,超过极限,地球就会被撕碎,其实就是“干粮”之间都拉不住了。显而易见,“粥汤”比“干粮”更难拉住。

“洛希极限”分为刚体洛希极限和流体洛希极限,地球内部虽然可以视为一个粘稠的流体,但显然和流体洛希极限的范围还是有区别的。地球真正的“洛希极限”应该在理想的刚体和流体之间,地球大气的“洛希极限”则更接近“理想流体”。

突破流体洛希极限前,大气层不会被“吸走”,但在之后,许教授的论断就不成立了。

500

500

至于冲击波到不了地球,那不是通过气柱连上了么,当然许教授认为气柱不在,所以要讨论冲击波。

而讨论冲击波不足以推开地球的问题时,别忘了行星发动机,可以理解为冲击波只是补上最后一把力,也能勉强“过关”。

bug也分轻重缓急

在科幻电影中,一个bug是否为“真”,在我看来,关键就是他在一些初始条件设定后,是否能在后续的发展中合理避免。

有些bug是可以另行设计剧情避免的,比如高楼在大灾难后完全水密,没有冰。如何对付空间站AI等。

另一些只需视觉优化,比如失重的火焰。许鹏教授提出空间站停转时动量不守恒的问题,也可以简单解决——别做出停转过程中的全貌就行了。你管我哪部分反转,让动量守恒呢?

【感谢观察者网网友Uhuru提醒,此处应是角动量守恒,被许鹏带沟里去了……】

500

(许鹏教授已经在科学网的原文中订正,不过在各处转载中,还可见“动量守恒”的原文)

至于不用无人驾驶的bug,属于可以优化,但不优化也不要紧,并非“硬伤”。

如果本身就是初始设定的一部分,那就算不上什么bug。要不然,钢铁侠胸口根本亮不起来,整个系列都可以消灭了。

人类掌握了高水平的地质学知识,能够强化地壳,就是初始设定,相应的一系列bug也就可以得到解释。

冲击波刚好补够力,虽然在片中出现得晚,本身也是电影故事的“初始设定”。

而氧气在木星上稀释过快,很可能点不燃,就像《火星救援》的风暴一样,是一个初始bug,但也只能接受。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或许会觉得很不爽,仅仅因为和剧情捆绑在一起,初始bug就可以接受吗?

恐怕不得不如此,否则的话,基本就没有什么可看的科幻电影了。

且不说,《独立日》里地球计算机病毒怎么破外星计算机之类的“硬伤”,许多好莱坞科幻电影和其他电影中,单单全世界就主角聪明这么一个初始bug,已经要“枪毙”绝大部分了。

倒是《流浪地球》在这点上做得比较好,所有“天才”想法,科学家早就想过了,只不过都以空间站作为最后底牌,才没有那样设想。甚至发现空间站“叛逃”,都不是吴京一人。


这里抽空讲讲另一个细节,也是好莱坞的常见问题,就是夸大了演讲的威力。

电影最后表现的似乎是吴京慷慨激昂一番,联合政府的人有所触动,讨论后下了放弃空间站的决心。其实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吴京讲管讲,但政府是按照放弃空间站的思路重新计算,得到确切答案,加之吴京已经控制空间站的情况,冷静分析后接受此方案。

这比一通演讲后战斗力爆棚或无条件支持主角的好莱坞套路要合理得多,“含刘量”也更高。可惜,韩朵朵还是复刻了好莱坞套路。

500

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对于科学意义上的不精准之处,观众不妨适度宽容。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底线的。但底线可以划得低一点,“如果描写太阳系的科幻作品以地心说为理论框架,表现未来能源应用的作品以永动机为导向,就触碰了底线。”

“让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的科幻设定很有创意,尽管未必是最聪明的想法,但显然并未触碰底线。”

硬科幻与软科幻,真科幻与伪科幻

卞毓麟老师对底线的讨论,已经涉及了关键性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科幻。

科幻电影及科幻小说被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有一种定义是这样的: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而软科幻的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

有些人认为,反正也定义不清楚,不如不区分。但在我看来,区分还是必要的,只不过在区分“硬”与“软”之前,先要区分“真”与“伪”。

那么如何判断真伪呢?靠数bug数量显然不靠谱。就像前文指出的,即使专家在找bug时,自己都会犯错误。

我们不妨参考对科学定义的讨论。

虽然科学定义也是很复杂的问题,但大多数人承认,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可证伪性。

一部科幻作品的初始设定再怎么天马行空,要有基于人类科学常识的可证伪性,最多是踩在人类认识范围的边界上,出圈一点点,否则就只是带着科技名词的奇幻作品。

比如《流浪地球》的重元素聚变就是踩在对聚变认识的边界上,《星际穿越》和《三体》的降维打击,踩在了人类对低维空间认识的边界上。

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其实也不知道星际穿越、五维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所以“万花筒”般的视觉设计,能广为接受。

500


但如果编造一个17维、20维空间的故事,任何bug都能靠与我们的3维空间性质不同来解释,这种科幻就只不过是硬安了一个时空的奇幻。

关于太空的作品,如果把重点放在奇异的外星环境,却没有合理的基于科学知识的构建,以至于任何bug都能以外星的独特性来解释,那也只是伪科幻而已,和你空想一个修仙洞没有本质区别。

飞船坠毁在地球上,跑出来一个能力过于奇特的外星人,其实与石头里蹦出的孙悟空也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主要剧情要靠超自然的“原力”等来推动,那么再多的科技感,也不过是成就了一部太空修仙小说。

500

(激光炮能被“闪避”也是“伪科幻”的通病之一)

有些作品主角天赋异禀,最后的真相却是外星人赋能,如果把外星人改成什么仙人,一点违和感都没有,仅仅一个身份、名称,就能将其定位为科幻吗?

以上这些类比到《流浪地球》,基本就相当于外星人直接帮忙推地球,或者魔仙推地球。你哪怕提升到外星人指导地球建设行星发动机的水平,都能算半个“真科幻”。这样一比较,《流浪地球》的硬科幻特质就凸显出来了。

500

(饰演韩朵朵的演员,以前是巴啦啦小魔仙。撇开特效什么不谈,把魔仙请来推地球,就是相当多好莱坞影片的“科幻”水准)

关于基因改造、基因突变的作品,也是“伪科幻”的重灾区。比如《X战警》,本质上就是一堆功能特异的超级英雄。就现实的可能性而言,即使在未来,基因改造或突变出个放电能力,恐怕都已经跨出边界,达到“行星发动机”的水平了。任何合理的出圈,都不可能实现什么刀枪不入、心灵感应,两眼放激光,甚至控制天气。

500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一大批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所谓科幻作品,只是“伪科幻”而已——尽管他们在小说界、电影界会被省事地归为“科幻”(Sci-fic)。

《流浪地球》吃亏的地方在于,《星际穿越》许多地方都逼近甚至略微跨过人类认识极限了,但《流浪地球》除了一些初始设定,还有很多处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能来尝试挑刺的地方,因此看上去能挖出很多bug,争议极大。

但如前所述,这些都不成问题,bug再多也不能改变其“硬科幻”“真科幻”的特质,作为非好莱坞制作的真科幻大片,不仅在中国影史上,即使在世界影史上无疑也将青史留名。

这几天广大网民为其辩护时,往往会将一些好莱坞“伪科幻”片拉出来比较,但这恐怕是对《流浪地球》最大的侮辱。

好莱坞不是没有优秀的“真科幻”可供我们借鉴学习,但那些“伪科幻”还是退散了吧。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