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物馆游记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 [1] 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2-3]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 [4]  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中文名称河南博物院

外文名称Henan Museum

类    别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地    点河南郑州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30(冬季开放时间为9:00——17:00)

馆藏精品莲鹤方壶骨笛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妇好鸮尊

创建时间1927年

藏品数量13万余件

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河南省郑州市

门票价格免费

建议游玩时长3-4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过年期间去河南,回上海之前抽空去了次河南省博物馆,看了国家宝藏里看到的云纹铜禁,贾湖骨笛,还是很兴奋的,可惜主展馆在装修,不能进去参观

500

从酒店窗口看到的河南省博物馆(图中间)

500

河南省博物馆主展馆,可惜在装修,所以展品都在旁边的一幢建筑,我早晨从酒店出发到这里,路上一直在吐槽这个主展馆为什么是埃及金字塔形状的,上面还有个瓶盖

500

主展馆里听说是这样,可惜了,在装修,没有看到

500

古菱齿象牙齿化石

西尤村遗址位于县城北11公里,天井湖西岸,一九九八年二月发现。3 月18日由省考古所、五河县文物管理所组成了挖掘小组,由韩立刚、裴锦茹负责进行了为期40 天的抢救性挖掘。

500

猿人牙齿化石

可惜是个复制品,我听说人类学家可以从牙齿上看到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很多其他的信息,可惜了,照的不清楚,主要是那天人太多了

500

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的遗址的一个介绍

500

刻符石柄形器和刻符龟甲

500

500

贾湖骨笛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约为公元前7000年).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截止至2014年末)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这个贾湖骨笛我第一眼的感觉是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很多,我一开始是以为是一个比较小的笛子

500

500

花斑纹彩陶

500

500

红陶尖底缸

500

500

铜爵

古代一种酒器。用于温酒和饮酒。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常见的形制为深腹,前面有倾酒用的流,后面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两柱,下面有三个尖的高足。也有腹部微凸的;盖子作成兽头形的;腹下平底;两柱上端合而为一及方形四足的。器体较高,流尾间距离较长。束腰平底,裙边有四个圆形镂孔,下接外撇的三足。半环形〓,两端有长方形镂孔。

500

乳钉纹铜斝

讲真的,我刚看名字的时候最后一个字真不认识,还好后面贴心的有个拼音,名牌因为所有文物的灯光都是从正上方照下的,没办法,直接过曝了

500

白陶鬶

同上,最后一个字也不认识,还好有拼音,我仔细看了下,是上面一个规,下面一个好像是高,读gui读第一声

500

镂空陶豆

500

500

500

500

妇好鴞xiao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45.9厘米 口长16.4厘米 [10] 盛酒器,形体呈猫头鹰状,昂首、圆目、宽喙、小耳、高冠,双翅并拢,双足与垂尾共为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背有兽首弓形鋬。

500

500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该鼎为多范分铸而成。口呈长方形,上立二次铸成的拱形立耳一对,深腹,腹壁微内敛,平底,下有四个上粗下细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铸单线兽面纹一组。每面两侧与下部饰乳钉纹,足上部各饰兽面纹。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铜冶铸的宝贵资料。

商代中期

这个方鼎是真的大,比印象中大很多

500

商代青铜器主要纹饰

基本都是野兽动物纹饰

500

500

500

妇好方尊

500

兽面纹铜瓿

最后一个字不认识,bu第四声

500

刻辞龟甲

500

500

刻辞卜甲

这上面是有文字的,不过看不懂是什么

500

嵌松石兽面纹直内铜戈和夔凤纹曲内铜戈

500

兽面纹铜钺

这件铜钺形体巨大,两面均透雕着张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耳、鼻、口均突起。直刃,双穿,两侧有扉。

长31.7厘米

宽35.8厘米

重4.9千克

500

500

玉项饰

500

500

500

500

虢guo季铜列鼎和虢季铜簋gui

500

500

500

玉柄铁剑

西周晚期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 属西周晚期器物,剑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内,剑外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君子),竹节分明,玉质细腻,温润光滑。剑柄中空,里面插有铜制的芯,连接剑身和剑柄。由于埋藏久远,剑身已断为两截,鞘身也因锈蚀与剑身粘在一起,无法剥离。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柄剑竟然是一块炼渗碳钢,而炼渗碳钢就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而成,所铸器物也因此更锐利、坚韧。 玉柄铁剑制作精美,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它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500

虢季铜盨xu

500

500

兽形盖首

500

一张图

500

跽ji坐人铜灯

500

500

500

云纹铜禁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 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中国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

云纹铜禁比电视里看到的大非常多,没想到是这么大一个

500

收租图陶仓楼

500

二层绿釉陶水榭

500

七层连阁彩绘陶楼

这次去河南省博物馆,就看了这些,时间有限,很多镇馆之宝都没有看到,有点可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