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观网文章《流浪地球很好,但还有遗憾》的个人观影跟评

    早上看了观网上介绍电影《流浪地球》的文章,作为一个十多年几乎没看过一部国产影视新片的理工科的科幻迷、军迷、历史迷,决定去电影院支持一下:支持一下票房,支持一下特效行业,支持一下未来的国产科幻片。

    上午去看了电影,看了后感觉希望很大,失望也很大。

    先说希望:画面、道具等等特效很好,的确是国产片一次质的飞跃,对观影的感觉都是加分、没有可扣分的地方,这真的是希望。

    至于说电影中的科幻逻辑硬伤,上面的文章以及评论中提到的和没提到的,对于多数下过功夫的科幻迷、航空航天迷、天文迷来说,观影时马上就能很容易看出。其实我个人倒觉得这些是可以故意视而不见,强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看电影心情的。

    真正让我失望、以及无法忍受的还是近些年国产电影的老毛病:台词、对白、撇脚的演技等,不合剧情,总显得特别突兀、别扭。演员在对白上总是一副‘诗朗诵’腔,都不好好说人话,把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一脚踢出来,能把人恶心死,就像以前那个中央台主持朱军那...人,恶心得我今年之前的好多年都不看春晚。编写的台词同样如此不合剧情,扭扭捏捏的像撇脚的小学生作文。演技也是老毛病,不贴合剧情需要,自以为是的耍帅、搔首弄姿的突兀自己。我感觉现在的演艺界是:山中无老虎,猴子也没几只,老鼠、蟑螂、阿猫、阿狗满街跑(做特效的我归入技术类),能力、修养、眼界、气度跟87红楼电视剧的演职人员完全没法比。

    就像看以前的春晚一样,观看时把对话的声音关掉,《流浪地球》还是很好的电影,如果能把表现人物的近镜头也掐掉的话,就更好了。

    By the way,今年的春晚总体还是不错的,总算可以跟家人一起看完,不用忍耐不住破口小骂。

后来补充:

    我去看这电影之前,对演员的演技、导演的把关也没信心。之所以想去影院花钱,就是因为据说特效不错,去向特效行业表达支持。感觉我国的电影特效水平就像我国的芯片行业一样一直是硬伤,限制了产业的发展。这场电影在特效上的进步,不只是对这场电影、也不只是对科幻电影,而是为整个影视、广告等等相关行业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舞台,为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提供了良好的表达手段。

    其实我这样的普通小百姓观众,更在意剧情的设计和表达的流畅,希望在看电影是能沉浸在剧情中,而不会被逼着跳出电影气得骂垃圾。良好的演技是演员的本分,也是本质工作,也是电影成本中花钱比较少、又特别重要的地方,也是能通过认真努力拉近与西方电影水平的地方,恰恰也是近几年水平下降最厉害的地方。又恰恰是这群能力不高、又不努力不敬畏的家伙占据了主要重要舞台,上蹿下跳、丢人现眼。感觉所谓国产大片不如出名的那几部印度电影(作为半个军迷、历史迷,看重真实厚重,不看《战狼2》这类型电影,不知道好不好。)

    近两年留下深刻映象的电影的一些地方,比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光靠室内对话就自然流畅的构建出优秀的科幻电影;《明日世界》中演机器人的那个英国雀斑小姑娘自然而又了不起的表演;《英伦对决》中发现老布鲁斯南的演技竟然这么让我映象深刻,以前他的007电影就没什么映象。

    说这些,还是希望国内的演艺圈的人认真敬业点,别跟以前的国内演艺水平低太多,别去跟国足比。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