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禹碑谈琐(8)
武王访箕子
武王伐纣时,箕子等商帝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太庙商王室成员,或填埋甲骨文字、或逃迁转移金册玉牒等等,也有一些人如箕子等头面人物,随九鼎重器一起被武王俘虏带往暂定的驻地洛邑一带。
"以箕子归”和随后的"访箕子",应该是武王与箕子之间有一点搏弈色彩。很多东西或埋藏,或被迁往东北商族祖居地、母妻族居地了。面对周武王的"咄咄逼人",箕子不得不给出一大段问答讲述以应付。
再对比看秦皇东巡封禅祷祠求九鼎不得而禁百家言焚书坑儒,汉室征求《尚书》,而先是伏生献尚书残卷,平定七国之乱后孔安国又弄出孔宅壁藏蝌蚪文字。
其中的刀光剑影如出一辙。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春秋中晚期,礼崩乐坏。长期与周王室作对谮号称王的南蛮楚子,却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下重注投资对象。楚王甚至一度开出封地三百里的对价。两支老狐狸聊天时,貌类阳货的孔老二要拿出什么东西才能让楚王动了心,甚至开出天价差点成交?
秦一统天下后,殷商后裔再往哪里逃才能继续保存住手中的东西?匈奴?南越?造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者胡也之类预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汉代文帝征尚书伏生献残卷、景帝七国之乱后孔宅壁藏果断强拆出土、武帝独尊儒后后土祠无字鼎出来献祥瑞,儒家一点点挤牙膏。但是,儒家重注所投资的却是旁支系楚王,为其后裔刘歆父子一系,甚至编造了"刘秀作天子"之预言。
汉南岳衡山(天柱山)、隋后南岳衡山先后有禹碑蝌蚪文符迷踪闪现,由来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