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又被叫停!《如懿》《延禧攻略》卫视紧急下线
【本文综合,转载请注明来源】
又要给火爆的宫斗剧降降温了。
日前,有多位业内人士发文爆料称,多家卫视接到通知,要求不得在任何时间段安排播出宫斗剧,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宫斗剧也不得上星播出。
相关消息指出,1月26日起,《如懿传》已经被全面叫停,全国所有卫视任何时段都不能够再进行播出。原本于东方卫视下午档播出的《如懿传》将被其他节目所替代。江苏卫视晚间档的《如懿传》也被临时换掉。而于浙江卫视播出的《延禧攻略》也被替换成了综艺复播。
据了解,《如懿传》18年10月中旬结束网播,随后马不停蹄地便于11月13日登陆原计划中的电视平台东方卫视播出。
查询东方卫视的编排计划,可以看到该剧曾先后被安排在下午时段四集连播,和每周六到周四的后晚间时段两集连播。同样在原计划电视平台中的江苏卫视也在不久后安排播出了《如懿传》。目前,该剧已经在两大卫视中播出多轮。
另外一部大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亦不遑多让。
去年该剧网播结束后,经过激烈竞争,浙江卫视拿到了《延禧攻略》的上星首播权。从9月份起,浙江卫视开始播出《延禧攻略》并取得超高收视。浙江卫视同样曾将该剧安排在上午时段、下午时段播出,有的时候甚至上下午不同进度同时播出,并且在国庆假期、元旦假期等节假日里会与卫视王牌综艺进行特殊编排、联动播出。
目前,《延禧攻略》已在东方、浙江、山东卫视三台播出,而《如懿传》也在江苏、东方卫视播出过。
更重要的是,经过多轮播出后,两剧的收视仍然居于上星卫视前列。
1月24日,《如懿传》《延禧攻略》白天播出收视名列前茅
1月27日,在东方卫视的编排中已无《如懿传》的踪影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叫停,与《北京日报》近期发文有关。
因为就在1月25日,《北京日报》旗下“理论周刊”栏目发文痛陈当下各种热播宫斗剧存在诸多弊病。内容主要是批判《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延禧攻略》等各式宫斗剧的热播,固然起到了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但是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这些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①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②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③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④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⑤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
除此之外,在这篇文章中还评论指出:
1.“朕、陛下、爱妃、臣妾、小主、本宫”成了某些人的口头语,人人似乎都以能沾上点儿皇气儿为荣。
2.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媚上欺下的宫斗情节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3.对封建社会重臣名相的夸赞现象超过了对新中国开国元勋、英雄模范及优秀共产党员的宣传。以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为偶像,会潜移默化地侵蚀人们的灵魂。
4.清宫剧中服装配饰极其考究,极尽奢华、声色犬马的展示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相差甚远。
5.有些以宫廷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最近也非常火爆。但是,笔者注意到此类节目的重点,是对商品的推销和对商业利益的追逐,看不到多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
(戳这里看全文)
对于上星卫视再度叫停播出宫斗剧与《北京日报》评论文章是否有关,腾讯《一线》记者联系东方、浙江、江苏等几家卫视,其都表示对宫斗剧禁播令不知情。
业内人士对此也说法不一。该业内人士还称,“古装剧是目前网站最喜欢、也最吸会员的,这个属于市场行为,禁不了。黄金档已经控制成了一家电视台一年一两部古装剧,非黄档晚点档已经没几家台有了,没必要禁止,白天档重播再监管意义不大。
而我们回溯宫斗剧这几年,加之于身的批判并不少见。 曾经的《金枝欲孽》《甄嬛传》等宫斗剧的大火,使得宫斗题材尤其是清宫宫斗题材的电视剧进入井喷期。
但随着《人民日报》刊文批判,以及“限古令”的出台,宫斗剧陷入长时间的沉寂。
当时《人民日报》报道指出,热播的“重口味”的宫斗剧如《甄嬛传》等,充斥着勾心斗角、争风吃 醋 、相互算计等元素——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这种对历史的解构背后隐藏着对权力、恩宠、一夜走红、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对享乐主义的崇拜,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
有意思的是,2018年,《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最开始都是通过网络平台播出,由于网播平台播出后大火反响很好,再由网转台播出,两部作品的大火,曾被认为是宫斗剧复苏的表征。如今上星播出突然被掐,网台标准趋同的当下,网络平台能否见到宫斗剧,我们不得而知。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应加快出台分级制度,宫斗剧高点击率、高收视率背后表明其有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于成熟的观众来说,自然不会被其中的“糟粕”所影响。
当然,更应该担心的或许是那些新近开拍的宫斗剧、大女主戏。毕竟,经此一役,他们的播出之路必然不会太过顺遂。
(综合自金牌舆情官、腾讯《一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