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母之谜,完全是因为《南京太常寺志》的失传所引起的
【本文由“海边缘”推荐,来自《男主身世之谜:朱棣生母十有八九不是马皇后,山河月明可能演错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流水叮咚响
- 朱标、秦王、晋王都不是马皇后生的,知道吗?
这个说法是所谓何乔远自称见到《南京太常寺志》后写出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朱棣生母之谜完全是因为这本完全失传的书所引起的。
首先《南京太常寺志》是不是存在就是存疑的,因为这书已经早就失传了,然后还是何乔远说看到这本书后,然后用语焉不详的三言片语就把朱标秦王晋王燕王这些人都否定了。这是很可笑的。
后人说朱棣把太祖实录等文献修改了,所以明太祖实录这些文献不可信,但难道180年后一个所谓的曾经在太常寺做过官的人所写的书就肯定没被改过?要知道朱棣可是要求编制《永乐大典》的皇帝,不是土包子,要修改历史肯定也是从头到脚全部修改一遍,不可能留下一些文件让180年后的人发现。何况太常寺一直也是在朝廷监控之下,以朱棣及其子孙对名分的重视,怎么可能留下这个尾巴被汪芳元抓到?只能说所谓的南京太常寺志要么是伪书,就是何乔远搞错了。何乔远所著的书推理性颇多,也就是脑补比较多。可信度不算高。
回到马皇后的事,就是这本南京太常寺志所引出来的,说马皇后实无子,所有儿子都是别人生的,然后过继到马皇后名下。我就拿时间线来说,朱元璋1352年跟领袖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结婚,朱标是1355年出生。意味着什么?1354年朱元璋就娶了妾了,而且让妾怀上孩子!那时候郭子兴还在呢,女方家不怪罪,难道那时候马皇后就知道自己不会生育?非收养别人的儿子不可?问题是这种说法只是否定马皇后没有儿子,并没有否定她没有女儿。也就是说才结婚三年,马皇后就确定自己生不出儿子,要收养别人生的儿子,而且在不到8年间就收养了5个,自己一个也没生出来,收养了5个以后,突然会生养了,一连生了两个闺女。你说这种说法合理吗?
好像还说朱标跟秦王、晋王、燕王都不是同一母亲生的。也不是因为其生母死了,需要皇后来抚养。这得体现马皇后多狠毒!见不得别人生儿子,生了儿子就要抢过来。如果她真的狠毒,抢过来肯定会把其生母杀死,事实上没有。但历史上马皇后是有名的贤后。
朱元璋得有多好色!历史上朱元璋可不是以好色著称,甚至可以说是不好色著称。1352年娶马皇后时,朱元璋还是一个潜力股而已,1353年到处去招兵买马,估计跟马皇后都见不了几面,哪有什么心情娶妾。如果他是那种沉迷女色之人,恐怕他的弟兄都不会跟他走。所以说朱标不是马皇后的说法显然说不过去。1353-1358年他一直都在征战之中,征战过程中还不断带着不同的妾就是不带马皇后,说得过去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一直都是夫妻楷模。
所以说朱标、秦王、晋王、朱棣等都不是马皇后的儿子,这种说法简直是在侮辱人的智商。我怀疑这些文章都是后来满清修改出来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动摇明朝的正统地位。名山藏最早的版本崇祯十三年,明灭是崇祯17年,也就是说满清完全有可能修改这些文件,然后把出书年份改成崇祯十三年,增加可信度。
华阳夫人虽为安国君所宠幸,却没有儿子,后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子楚为嗣子。秦异人之所以能继位,首先是因为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其次华阳夫人无法生养,最后秦异人子楚成了华阳夫人唯一的养子,这才让他得以继承王位,如果华阳夫人自己生养了一个儿子,哪怕是在秦异人成为养子之后生养的,秦异人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嫡长子必须是正妻生养的第一儿子才被称为嫡长子!
回到朱棣身世来说,无论是那种说法,朱棣的生母只能是马皇后,后来的所谓疑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看到傅斯年的说辞,感觉他号称大师简直是名不副实,浪有虚名。进而发现民国的大师其实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的居多。其学术功底远不如民国早期满清遗老的扎实,学术风气也远不如建国后的研究员。
天下那么多明君,有几个是嫡长子继位的。
华阳夫人虽为安国君所宠幸,却没有儿子,后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子楚为嗣子。秦异人之所以能继位,首先是因为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其次华阳夫人无法生养,最后秦异人子楚成了华阳夫人唯一的养子,这才让他得以继承王位,如果华阳夫人自己生养了一个儿子,哪怕是在秦异人成为养子之后生养的,秦异人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嫡长子必须是正妻生养的第一儿子才被称为嫡长子!
顺便说一下,头几年风靡一时的琅琊榜中的太子的生母是贵妃,皇后的继子却不立为太子的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让太子过继给皇后,要么就是誉王并没有正式成为皇后的继子,只是由皇后抚养大而已。(作者为了增加斗争的均衡性和激烈性做的架空历史,所以不是指责该书,只是就事论事。)
拿香港的黑帮电影来说,郭子兴是管九龙的大佬,马皇后是他的养女,朱元璋只是九龙那里一条街的小头目,还整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有什么资格和心思娶三妻四妾。三妻四妾放在哪里养?
所谓嫡母制你这就是一知半解,没错,作为皇后,任何一个妃子生的孩子都必须认她为母,比如皇后去世,所有的皇子都必须按子礼守孝,但妃子去世,只有亲生子才需要按子礼守孝,其他孩子并不需要用子礼守孝。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把生母标注成嫡母。嫡出和庶出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前五子外,其他孩子不是马皇后嫡子,这个是清清楚楚的。比如第十七子朱权,母杨妃,这个是清清楚楚的。
再拿唐太宗来说,长孙皇后有三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吴王李珞的母亲是大杨妃。。。。等等清清楚楚的。
顺便说一下,头几年风靡一时的琅琊榜中的太子的生母是贵妃,皇后的继子却不立为太子的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让太子过继给皇后,要么就是誉王并没有正式成为皇后的继子,只是由皇后抚养大而已。(作者为了增加斗争的均衡性和激烈性做的架空历史,所以不是指责该书,只是就事论事。)
古代人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是明媒正娶,妾甚至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并且有地位的女性还有陪嫁的媵和所谓通房丫头。并且还有嫡母制,即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甚至嫡母才是母,生母不视为母。
拿香港的黑帮电影来说,郭子兴是管九龙的大佬,马皇后是他的养女,朱元璋只是九龙那里一条街的小头目,还整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有什么资格和心思娶三妻四妾。三妻四妾放在哪里养?
所谓嫡母制你这就是一知半解,没错,作为皇后,任何一个妃子生的孩子都必须认她为母,比如皇后去世,所有的皇子都必须按子礼守孝,但妃子去世,只有亲生子才需要按子礼守孝,其他孩子并不需要用子礼守孝。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把生母标注成嫡母。嫡出和庶出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前五子外,其他孩子不是马皇后嫡子,这个是清清楚楚的。比如第十七子朱权,母杨妃,这个是清清楚楚的。
再拿唐太宗来说,长孙皇后有三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吴王李珞的母亲是大杨妃。。。。等等清清楚楚的。
古代人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是明媒正娶,妾甚至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并且有地位的女性还有陪嫁的媵和所谓通房丫头。并且还有嫡母制,即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甚至嫡母才是母,生母不视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