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母之谜,完全是因为《南京太常寺志》的失传所引起的

【本文由“海边缘”推荐,来自《男主身世之谜:朱棣生母十有八九不是马皇后,山河月明可能演错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流水叮咚响
  • 朱标、秦王、晋王都不是马皇后生的,知道吗?

这个说法是所谓何乔远自称见到《南京太常寺志》后写出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朱棣生母之谜完全是因为这本完全失传的书所引起的。

首先《南京太常寺志》是不是存在就是存疑的,因为这书已经早就失传了,然后还是何乔远说看到这本书后,然后用语焉不详的三言片语就把朱标秦王晋王燕王这些人都否定了。这是很可笑的。

后人说朱棣把太祖实录等文献修改了,所以明太祖实录这些文献不可信,但难道180年后一个所谓的曾经在太常寺做过官的人所写的书就肯定没被改过?要知道朱棣可是要求编制《永乐大典》的皇帝,不是土包子,要修改历史肯定也是从头到脚全部修改一遍,不可能留下一些文件让180年后的人发现。何况太常寺一直也是在朝廷监控之下,以朱棣及其子孙对名分的重视,怎么可能留下这个尾巴被汪芳元抓到?只能说所谓的南京太常寺志要么是伪书,就是何乔远搞错了。何乔远所著的书推理性颇多,也就是脑补比较多。可信度不算高。

回到马皇后的事,就是这本南京太常寺志所引出来的,说马皇后实无子,所有儿子都是别人生的,然后过继到马皇后名下。我就拿时间线来说,朱元璋1352年跟领袖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结婚,朱标是1355年出生。意味着什么?1354年朱元璋就娶了妾了,而且让妾怀上孩子!那时候郭子兴还在呢,女方家不怪罪,难道那时候马皇后就知道自己不会生育?非收养别人的儿子不可?问题是这种说法只是否定马皇后没有儿子,并没有否定她没有女儿。也就是说才结婚三年,马皇后就确定自己生不出儿子,要收养别人生的儿子,而且在不到8年间就收养了5个,自己一个也没生出来,收养了5个以后,突然会生养了,一连生了两个闺女。你说这种说法合理吗?

好像还说朱标跟秦王、晋王、燕王都不是同一母亲生的。也不是因为其生母死了,需要皇后来抚养。这得体现马皇后多狠毒!见不得别人生儿子,生了儿子就要抢过来。如果她真的狠毒,抢过来肯定会把其生母杀死,事实上没有。但历史上马皇后是有名的贤后。

朱元璋得有多好色!历史上朱元璋可不是以好色著称,甚至可以说是不好色著称。1352年娶马皇后时,朱元璋还是一个潜力股而已,1353年到处去招兵买马,估计跟马皇后都见不了几面,哪有什么心情娶妾。如果他是那种沉迷女色之人,恐怕他的弟兄都不会跟他走。所以说朱标不是马皇后的说法显然说不过去。1353-1358年他一直都在征战之中,征战过程中还不断带着不同的妾就是不带马皇后,说得过去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一直都是夫妻楷模。

所以说朱标、秦王、晋王、朱棣等都不是马皇后的儿子,这种说法简直是在侮辱人的智商。我怀疑这些文章都是后来满清修改出来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动摇明朝的正统地位。名山藏最早的版本崇祯十三年,明灭是崇祯17年,也就是说满清完全有可能修改这些文件,然后把出书年份改成崇祯十三年,增加可信度。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
最热 最早 最新

  • 自思自立 作者
    全部楼层
    数字id
      秦孝文王为太子时封号为安国君,因安国君兄长悼太子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去世,安国君得以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被立为太子,华阳也因此为正夫人。
      华阳夫人虽为安国君所宠幸,却没有儿子,后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子楚为嗣子。秦异人之所以能继位,首先是因为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其次华阳夫人无法生养,最后秦异人子楚成了华阳夫人唯一的养子,这才让他得以继承王位,如果华阳夫人自己生养了一个儿子,哪怕是在秦异人成为养子之后生养的,秦异人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嫡长子必须是正妻生养的第一儿子才被称为嫡长子!
    那是正妻也就是皇后不会考虑收养别人生的孩子,都会考虑自己生孩子,收养别人生的孩子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生不了孩子,才收养别人生的儿子。另一种是自己已经有儿子,被收养孩子的生母死了,然后自己不介意多了一个继子,但往往也只是带过来养,不承认其嗣子的地位。不要倒果为因!并不说非她亲生不可。中国宗族是以社会学传承的,不是血统论传承的。
    回到朱棣身世来说,无论是那种说法,朱棣的生母只能是马皇后,后来的所谓疑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看到傅斯年的说辞,感觉他号称大师简直是名不副实,浪有虚名。进而发现民国的大师其实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的居多。其学术功底远不如民国早期满清遗老的扎实,学术风气也远不如建国后的研究员。
  • 李二凤和雍正:是不是嫡长子又怎么样?
    天下那么多明君,有几个是嫡长子继位的。
  • 全部楼层
    自思自立 作者
    说的没错,嫡长子是指官方承认的皇后的第一个儿子,而不是非她亲生不可。比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过继给比他年纪还小的皇后当儿子,他就成了嫡子,就有继承权。所以本来他排在几十名后的不受待见的儿子一下子变成太子的世子了。同样在成吉思汗的儿子当中,老大是他老婆被俘后被强暴所生的孩子,但也是嫡长子,只是当时蒙古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加上老大有自知之明,主动去下属汗国当首领了,不去争继承权而已。在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嫡长子继承制就不是很坚决。但明朝是最坚决的朝代。朱棣喜欢二儿子朱高煦,但最终也没有废长立幼。还是让朱高炽即位。
      秦孝文王为太子时封号为安国君,因安国君兄长悼太子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去世,安国君得以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被立为太子,华阳也因此为正夫人。
      华阳夫人虽为安国君所宠幸,却没有儿子,后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子楚为嗣子。秦异人之所以能继位,首先是因为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其次华阳夫人无法生养,最后秦异人子楚成了华阳夫人唯一的养子,这才让他得以继承王位,如果华阳夫人自己生养了一个儿子,哪怕是在秦异人成为养子之后生养的,秦异人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嫡长子必须是正妻生养的第一儿子才被称为嫡长子!
  • 全部楼层
    自思自立 作者
    说的没错,嫡长子是指官方承认的皇后的第一个儿子,而不是非她亲生不可。比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过继给比他年纪还小的皇后当儿子,他就成了嫡子,就有继承权。所以本来他排在几十名后的不受待见的儿子一下子变成太子的世子了。同样在成吉思汗的儿子当中,老大是他老婆被俘后被强暴所生的孩子,但也是嫡长子,只是当时蒙古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加上老大有自知之明,主动去下属汗国当首领了,不去争继承权而已。在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嫡长子继承制就不是很坚决。但明朝是最坚决的朝代。朱棣喜欢二儿子朱高煦,但最终也没有废长立幼。还是让朱高炽即位。
    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养子根本就不可能是嫡长子——除非这正妻无法生养!
  • 自思自立 作者
    全部楼层
    数字id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帝位传承原则,延续了数千年。所谓嫡长子,是指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不过皇帝龙椅众人虎视眈眈,作为嫡长子早早被确定为储君,承受的风险极大,而在历史上的皇帝当中,只有区区二十四人是嫡长子身份继位的。
    说的没错,嫡长子是指官方承认的皇后的第一个儿子,而不是非她亲生不可。比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过继给比他年纪还小的皇后当儿子,他就成了嫡子,就有继承权。所以本来他排在几十名后的不受待见的儿子一下子变成太子的世子了。同样在成吉思汗的儿子当中,老大是他老婆被俘后被强暴所生的孩子,但也是嫡长子,只是当时蒙古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加上老大有自知之明,主动去下属汗国当首领了,不去争继承权而已。在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嫡长子继承制就不是很坚决。但明朝是最坚决的朝代。朱棣喜欢二儿子朱高煦,但最终也没有废长立幼。还是让朱高炽即位。
  • 全部楼层
    自思自立 作者
    再引申一下,假如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但过继马皇后名下,而过几年,马皇后生了个儿子,谁是嫡子?答案是两个都算嫡子,而且朱标算嫡长子。朱元璋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的规则,那么问题出来了,对于马皇后来说,自己亲生儿子没有继承权了,而自己捡来的儿子却有了继承权,作为母亲,你觉得谁会那么伟大?非把皇位继承权送给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所谓的贤后是指后宫不乱,在她管理下,谁都不敢作妖。除非马皇后确定自己生不出儿子出来。即便如此,也会让过继过来儿子左右为难,所以帝王家的做法就是把生母赐死。
    顺便说一下,头几年风靡一时的琅琊榜中的太子的生母是贵妃,皇后的继子却不立为太子的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让太子过继给皇后,要么就是誉王并没有正式成为皇后的继子,只是由皇后抚养大而已。(作者为了增加斗争的均衡性和激烈性做的架空历史,所以不是指责该书,只是就事论事。)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帝位传承原则,延续了数千年。所谓嫡长子,是指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不过皇帝龙椅众人虎视眈眈,作为嫡长子早早被确定为储君,承受的风险极大,而在历史上的皇帝当中,只有区区二十四人是嫡长子身份继位的。
  • 天光云影 加强思维的逻辑训练,破开运用逻辑谬误狡辩的迷雾
    你这个逻辑有问题,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不代表朱棣的就一定是。要不然怎么解释,朱元璋宁可立太孙而不另立太子呢?如果说朱元璋重嫡长子,朱允文的生母吕氏原本是朱标妾氏,三子朱允熥才是原配常氏所生的嫡次子,在朱标嫡长子早夭的情况下,理应他当皇太孙。可见朱棣并不是个不能变通之人,所以明人怀疑朱棣非马皇后所出也很正常。
  • 而且以朱棣强势杀伐果断性格,真是嗊妃所生,在坐隐天下以后不会追封?
  • 全部楼层
    比较胖狴犴
    你这个应该是来自于民间故事,相当于皇帝用金锄头之类的想象。
    这是史实,所以老朱非常敬重马皇后!
  • 自思自立 作者
    全部楼层
    自思自立 作者
    不要想象古人就一定三妻四妾,而且是一口气娶到家里来。事实上古代男人娶妾也是要跟正妻商量的。原则上妾是不能早于正妻的。早于正妻的那只是通房丫头,连名分都要看正妻同不同意。当然有些男人比较强势,女性比较软弱的情况下,男的可以一意孤行。但朱元璋显然不属于这一种一意孤行的那种。马皇后的外家是强势的。朱元璋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喽喽头。
    拿香港的黑帮电影来说,郭子兴是管九龙的大佬,马皇后是他的养女,朱元璋只是九龙那里一条街的小头目,还整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有什么资格和心思娶三妻四妾。三妻四妾放在哪里养?
    所谓嫡母制你这就是一知半解,没错,作为皇后,任何一个妃子生的孩子都必须认她为母,比如皇后去世,所有的皇子都必须按子礼守孝,但妃子去世,只有亲生子才需要按子礼守孝,其他孩子并不需要用子礼守孝。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把生母标注成嫡母。嫡出和庶出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前五子外,其他孩子不是马皇后嫡子,这个是清清楚楚的。比如第十七子朱权,母杨妃,这个是清清楚楚的。
    再拿唐太宗来说,长孙皇后有三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吴王李珞的母亲是大杨妃。。。。等等清清楚楚的。

    再引申一下,假如朱标不是马皇后所生,但过继马皇后名下,而过几年,马皇后生了个儿子,谁是嫡子?答案是两个都算嫡子,而且朱标算嫡长子。朱元璋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的规则,那么问题出来了,对于马皇后来说,自己亲生儿子没有继承权了,而自己捡来的儿子却有了继承权,作为母亲,你觉得谁会那么伟大?非把皇位继承权送给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所谓的贤后是指后宫不乱,在她管理下,谁都不敢作妖。除非马皇后确定自己生不出儿子出来。即便如此,也会让过继过来儿子左右为难,所以帝王家的做法就是把生母赐死。
    顺便说一下,头几年风靡一时的琅琊榜中的太子的生母是贵妃,皇后的继子却不立为太子的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让太子过继给皇后,要么就是誉王并没有正式成为皇后的继子,只是由皇后抚养大而已。(作者为了增加斗争的均衡性和激烈性做的架空历史,所以不是指责该书,只是就事论事。)
  • 自思自立 作者
    比较胖狴犴
    我就拿时间线来说,朱元璋1352年跟领袖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结婚,朱标是1355年出生。意味着什么?1354年朱元璋就娶了妾了,而且让妾怀上孩子!那时候郭子兴还在呢,女方家不怪罪,难道那时候马皇后就知道自己不会生育?非收养别人的儿子不可?——请不要用今人思维看待古人。
    古代人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是明媒正娶,妾甚至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并且有地位的女性还有陪嫁的媵和所谓通房丫头。并且还有嫡母制,即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甚至嫡母才是母,生母不视为母。
    不要想象古人就一定三妻四妾,而且是一口气娶到家里来。事实上古代男人娶妾也是要跟正妻商量的。原则上妾是不能早于正妻的。早于正妻的那只是通房丫头,连名分都要看正妻同不同意。当然有些男人比较强势,女性比较软弱的情况下,男的可以一意孤行。但朱元璋显然不属于这一种一意孤行的那种。马皇后的外家是强势的。朱元璋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喽喽头。
    拿香港的黑帮电影来说,郭子兴是管九龙的大佬,马皇后是他的养女,朱元璋只是九龙那里一条街的小头目,还整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有什么资格和心思娶三妻四妾。三妻四妾放在哪里养?
    所谓嫡母制你这就是一知半解,没错,作为皇后,任何一个妃子生的孩子都必须认她为母,比如皇后去世,所有的皇子都必须按子礼守孝,但妃子去世,只有亲生子才需要按子礼守孝,其他孩子并不需要用子礼守孝。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把生母标注成嫡母。嫡出和庶出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前五子外,其他孩子不是马皇后嫡子,这个是清清楚楚的。比如第十七子朱权,母杨妃,这个是清清楚楚的。
    再拿唐太宗来说,长孙皇后有三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吴王李珞的母亲是大杨妃。。。。等等清清楚楚的。

  • 中华小志
    赞同!况且老朱结婚几年,由于能干被舅子感觉威胁。到老丈人面前进馋言,兵和地盘被夺走。关到牢房不给吃的差点饿死,全靠马皇后(怀揣烙饼烫伤)。这时连命都差点保不住还敢乱纳妾?
    你这个应该是来自于民间故事,相当于皇帝用金锄头之类的想象。
  • 我就拿时间线来说,朱元璋1352年跟领袖郭子兴的养女马皇后结婚,朱标是1355年出生。意味着什么?1354年朱元璋就娶了妾了,而且让妾怀上孩子!那时候郭子兴还在呢,女方家不怪罪,难道那时候马皇后就知道自己不会生育?非收养别人的儿子不可?——请不要用今人思维看待古人。
    古代人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妻是明媒正娶,妾甚至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并且有地位的女性还有陪嫁的媵和所谓通房丫头。并且还有嫡母制,即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甚至嫡母才是母,生母不视为母。
  • carlosnerson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太子朱标和燕王晋王亲王被委以重任。这恐怕也能说明这四人的出生高贵。毕竟还有封在南方享福的安乐王爷
  • 赞同!况且老朱结婚几年,由于能干被舅子感觉威胁。到老丈人面前进馋言,兵和地盘被夺走。关到牢房不给吃的差点饿死,全靠马皇后(怀揣烙饼烫伤)。这时连命都差点保不住还敢乱纳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