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俄军存在众多缺陷、所有缺陷本质上都是国力军力不足

【本文来自《佩斯科夫接受英媒采访:俄军在乌克兰遭受重大损失,是一个巨大悲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乌克兰战役中俄军存在众多缺陷、所有缺陷本质上都是国力军力不足

 世界最权威的军事排名网站“全球火力”(GlobalFirepower),每年都会对各国的军事实力进行详细评分进行排名。在俄乌战争爆发前2021年全球军力排行榜中,美国位列第一、俄国第二,中国第三,而乌克兰的军力名列第22;因此俄乌战争是全球军力排名第二的俄罗斯与排名第二十二位的乌克兰交战。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武装部队在与乌军作战时并没有显示出压倒性优势;相反俄罗斯有众多瑕疵的战场表现被乌克兰和西方捕捉后,通过西方影响战和全球话语权的优势无限放大,使被西方影响战洗脑的公众甚至相信俄军已经战败。

在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的总体表现可以通过战略、战役、战术和战场四个层次进行分析;从战略角度而言俄军的表现无懈可击,俄军发动乌克兰军事行动彻底颠覆了数十年来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压迫战略势态。而从战役的角度俄军选择的有限战争和重点攻击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依然总体无误。而从战场表现即俄军官兵在作战时的表现而言,俄军是作战英勇、官兵尽力、严格尊重军队本职、对战区和平居民无犯的优秀军队;俄军官兵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要远远高于美军和西方国家军队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

俄军存在较多缺陷和短板的领域是在俄乌战争的战术层级上;这个层级出现的问题又是由众多本领域外的因素决定的。在俄乌战争中尽管俄军完成了既定的第一阶段作战方案,但却显示出下列严重的战役和战术性军事缺陷,一、轻敌,二、国力虚弱引起军力不足,三、作战目标分散、违背高度集中兵力原则,四、俄军未能完成信息化和网络化作战转型,五、后勤保障严重不足,六、战役指挥体系运转出现问题。

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第一个错误是低估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实力和抵抗力,并似乎高估了自身的军事实力;俄罗斯每年的国防预算超过600亿美元,而乌克兰的只略高于40亿美元,战前俄罗斯已经有在乌东地区作战经验,俄军也经历在中东和俄罗斯周边进行作战的考验。因此在开战前俄军普遍低估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但在俄军内部有乌东作战经验的军官都对乌军战斗力予以较高的评价。俄军部分军官认为俄罗斯必须全力以赴、动员全部力量才能战胜乌克兰。

俄军在俄乌战争中暴露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军事资源短缺和兵力不足问题,而这些军事问题的关键是国力不足;战争首先是经济问题然后才是军事问题,而战斗首先集中兵力、然后是后勤补给,这些战场具体问题又重新回到军事资源和兵力不足的根本问题上。而俄军落后的信息化装备体系,未能大规模使用战场C4ISR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缺乏先进无人机作战系统,作战部队突击集群无法得到辅助后勤部队有效支持等问题。归根到底又都是军费投入和装备更新换代不及时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

而在战争资源高度短缺的情况下,俄军又在集中兵力和指挥系统这些战略领域犯下错误;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有限的兵力未能实现在重点方向高度集中,次要方向节约兵力的作战模式。相反在战争第一阶段同时在四个战场方向展开攻势;尤其是未能在基辅战场方向和乌东战场方向确定真正的作战重心,最大限度在相关战线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因此在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在每一个作战方向上都兵力不足;俄空天军数量有限的飞机分散使用后,无法摧毁乌军地面重要目标。而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最重要的陆军装甲部队进攻也出现大量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依然是俄罗斯国力虚弱而导致的军力不足问题。

俄罗斯陆军突击部队在俄乌战争第一阶段纵深突击过程中,由于缺乏伴随步兵的支持,更缺乏后勤保障维修部队支持,因此出现遭遇乌军反坦克小组破坏、严重的机械损耗和燃料补给短缺等诸多问题,最终出现大量的轻微可修复战损以及非战争损耗,而这些非战争损耗甚至超过正常的战损率,因此俄罗斯装甲机械化陆军沿途大量抛弃无法跟随部队前进的重型装备,最终战争渐渐发展成为消耗战。

由于俄军的固定翼部队和无人机部队在战前未能装备最新一代查打一体的无人机机群,因此面对化整为零的乌军特种部队、事先挖掘掩体隐藏、或藏身于居民区复杂建筑群内的乌军重型装备,俄军无法进行有效精确打击追杀,因此未能发挥俄军军事资源优势,从而给乌军提供了运用美国和北约提供的轻型装备,在更先进的战场信息化平台支持下,对俄军开展不对称作战的战机,造成了乌军得以大肆宣传的影响战战果。

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军具有伊拉克与阿富汗分布式作战经验的培训人员,已经渗入乌军作战部队和乌克兰极右翼军事组织,传授给乌方各种面对具有重型装备优势的敌人时进行分布式不对称作战的战法,并大量提供相应战法需要的战场通信系统、小型无人机、先进狙击步枪、单兵反坦克导弹、单兵地对空导弹等装备。相比未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俄军重装装甲机械化部队,乌军采用完全分散化不对称作战形式,对俄军的游击战袭击的确给俄军造成严重战损。乌军出动行动迅速的小部队,对接触线后方的俄军展开突袭和伏击,而且经常是夜袭,这被证明是乌军最有效的实地战术之一,而且加剧了俄军至今仍无法克服的后勤失误,严重打击了俄军的士气。

俄罗斯军队战役力量指挥权由军区负责,相比俄罗斯卫国战争期间方面军、以及冷战周期苏军军区的作战权力,目前俄军的军区由特定地域行政区内的陆军战役战略军团,全面升级为跨军种联合战略军团,战时具有对辖区内陆、海、空军部队的作战指挥权,是战役方向的联合指挥作战系统。目前俄罗斯有四大军区,即西部军区、东部军区、南部军区和中部军区。由于乌克兰方向直接对应俄罗斯西部军区的战略战役方向,因此俄乌战争中尽管参战部队来源于俄罗斯所有四大军区和军种,但战役指挥权应该归属西部军区,统一指挥战区内来源于不同军区的所有部队。但根据俄军在乌克兰作战的表现分析,俄军西部战区未能对整个乌克兰战争行使完整的指挥,因此在战役层面俄军在乌克兰战区的联合作战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俄军对乌军的作战效能。

而此次俄军在乌克兰境内进行军事活动的俄罗斯军队,是以俄罗斯军改后组建的营级战斗群即BTG为作战基本单位。俄军当前的基本作战单位—营级战术群的编制特性虽然机械化程度极高、火力凶猛,但战斗步兵的数量却非常不足。一个标准的营级战术群所辖的步兵仅为3个摩托化步兵连的27个步兵班,以及来自侦察兵、狙击手单位的6-9个班。因此俄军一个营级战术群通常只有200-300名战斗步兵可用于进攻、防御、警戒、侦察等等战斗勤务。因此在俄乌战场上俄军最大的缺陷,就是极度缺乏一线作战步兵;而这个缺陷直接导致罗斯军改后最重要的地面作战形式、即以战斗营TBG为主的地面坦克装甲火炮机械化陆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不佳。

早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美军就已经对俄军的营战斗群BTG的战斗力和战争表现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俄军营战斗群BTG的优势和弱点进行过细致的分析。美军认为俄罗斯的营战斗群BTG在2013~2015年间乌东战争中远强于乌克兰对手,但俄军营战斗群BTG其实是以火力而不是机动为核心组建的陆军作战体系,而且在网络化和信息化领域都存在缺陷。因此在战斗中俄军营战斗群BTG的首要任务是火力控制战场,而不是机动进攻,这意味着俄军营战斗群BTG更适合于围歼对手和区域防御,而不适合于高速机动攻击。俄乌战争中俄军营战斗群BTG在开进和机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瑕疵,已经被乌军和西方媒体传遍全球,尽管这是乌军在美军指导下进行影响战的一部分,但俄军营战斗群BTG战术上确实存在缺陷。

美国退役四星上将、前中央情报局(CIA)局长彼得乌斯(David Petraeus)对俄乌战争进行分析指出;俄军目前正在和一支由特种部队、常规部队、国土防卫队及一般公民组成的乌克兰军队作战。俄军执行战术任务及多军种联合作战时表现很差,维修保养、补给后勤等层面也都非常糟糕。彼得乌斯指出俄军从苏联时期就缺乏一个强大且专业的士官团队,俄军有20%至25%是义务役士兵,在后勤领域的比例更高,而俄军没有对各式载具及装备做好足够的预防性维护,导致战场上故障状况频传。俄军在许多基本的战术运作上也存在问题,以俄军在基辅北方长达数十公里的堵塞车队为例,如果与有足够空军力量的敌人交战,该堵塞车队就会成为最佳攻击目标。

彼得乌斯认为俄军并没有将自身优势相互结合,例如空军和地面部队的行动就是各自为政,俄空军并没有协助陆军、实行真正的“密接空中支援”,俄空军就只是在执行“一般空袭”而已,而且俄军缺乏精准弹药,以至于无法在开战时就消灭乌克兰空军,目前乌空军虽有受损,但仍在执行任务。彼得乌斯认为此次俄乌战争中,俄军从情报评估、计划进攻到战术执行,表现都不及格,而俄军面临的对手是一群绝对坚定、能力惊人、创新且足智多谋,还是在“主场”作战的乌克兰军人,而且大部分乌克兰民众对俄罗斯的仇恨也会随著俄军对民用设施的空袭而加深;“俄罗斯不仅没有赢得人心,甚至还在疏远人心”。

尽管俄军在俄乌战争中暴露出种种缺陷,但俄罗斯始终掌握俄乌战争的主动权,美军退役装甲兵军官阿列克斯 弗什宁中校认为,俄军面临的后勤等困难虽然会迟滞俄军的行动,但不会终止俄军的攻势。他表示后勤补给对于现代军队而言,尤其是对于进入大纵深地带作战的军队而言,始终都是一项重大挑战。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也一度由于后勤补给困难而不得不暂停行动。他认为一旦俄军占领的铁路线投入运营,俄军面临的后勤保障问题将迎刃而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