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兴衰的几个关键词

今天谈点历史话题。

大家知道,咱们国家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明,有文字记载的信史长达3000年。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数千万字的详实历史记录。

中国历史太过于庞大,光是从头到尾翻一遍二十四史,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本上可以确定,所有敢声称自己熟读二十四史的人,哪怕是粗略翻过,就是吹牛。

作为历史爱好者,能够从这片庞大的森林里面,随意摘到几个果子,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因为多年来一直喜欢历史,读了一些关于历史的书,看了一些网上的讨论,有点心得体会,所以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前面说了,中国古代史太过于庞杂,所以最好能从总体上有一个把握,抓住一个主线。

我觉得这个主线就是古代王朝的兴衰。

一个王朝的灭亡,一般来说,无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或亡于外来势力,或亡于内部分裂以及底层农民起义。

挫宋是古代王朝里面最弱的一个,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蒙古,主要都是外力作用。挫宋是古代王朝的非典型案例。

汉朝的灭亡,则和挫宋形成了鲜明对比,基本上和外力影响不大,主要是地方势力逐渐脱离中央控制,还有农民起义的影响。

明朝灭亡,则是内有李自成部的流窜势力,外有满清持续不断的施压,内外交困。要说哪个是主要因素,很难说得清楚。

唐朝的灭亡,则是3个因素共同作用,既有吐蕃等外来势力干扰,自身内部藩镇割据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黄巢又给了致命一击。

那么为什么这些封建王朝的灭亡,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场景,背后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个王朝是这样灭亡呢?

如果能搞清楚这些背后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说对中国古代王朝历史,有了一个粗略的,同时又是比较全面的了解。

要掌握这些王朝兴衰的关键原因,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词需要重新厘清一下。

第一,是统一和分裂。

统一和分裂,看起来很清楚,但我觉得传统的古代王朝顺序表,有很大误导性。

为什么这么说?

通常咱们说汉朝统一,三国分裂,西晋短暂统一,南北朝大分裂,隋唐统一,然后五代十国大混乱,接着是宋元明清。

似乎中国古代史,总是统一一段,然后分裂一段。

但这个说法其实有点问题。比如汉朝400年是不是一直都算统一?唐朝近300年,真正统一时期有多久?

中国古代史,不能完全按照朝代来划分时期。

自秦汉统一,到清朝灭亡,这段中国史大概是2000年,刚好又可以分成两个一千年。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到隋唐,五代十国大混乱,公元960年北宋建立,这是第一个一千年,通常又称汉唐第一帝国时期。

自北宋建立,到清朝灭亡,这是第二个一千年,通常又称明清第二帝国时期。

确切地说,第一个千年主流是分裂,第二个千年主流是统一,中国古代史,是从大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而不是时而统一,时而分裂。

因此,仅仅从统一和分裂的逻辑,就需要重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

第二,是中国地理形势及迁都的内在逻辑。

秦汉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能称得上京师的城市,严格来说,只有长安—洛阳,然后就是北京。前一个千年是长安洛阳,后一个千年就是北京。

开封和南京,其实不大够格。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历史迁都的路线,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从长安洛阳,沿着开封,最终落在北京,有这么一条路线。

500

那么这个迁都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史2000年,最终首都一定要落在北京?

要思考这个问题,就要联系前面咱们说的王朝兴亡,有外力影响,有内部分裂藩镇割据,有农民起义,但实际上农民起义从来不是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因此作为开国皇帝,定都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中央掌握的军事力量,应该放在哪里?

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很好理解迁都的内在逻辑。

第三,是中原汉民族农耕文明和漠北游牧文明、东北渔猎文明的对抗和融合。

抛开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变迁,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主题,其实一直都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两大游牧文明的南北对抗。

而中原王朝的直接覆灭,很多就直接源于北方游牧文明的压力。除了汉朝被王夫之称之为“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和北方敌人侵扰没多大关系,其它王朝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北方的强大压力而灭亡。

唐朝就算不是直接灭亡于北方压力,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唐朝要同时面对西北的突厥(后起的吐蕃等),和东北的契丹(以及渤海国、新罗等)这两股强大外部敌人,因此唐王朝不得不同时在西北和东北方向,常设两支强大的野战力量,最终因为两股军事集团势力失衡而内部分裂。

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势力对抗的同时,民族融合也始终在进行。今天的汉族,尤其是北方汉族,混入了大量来自漠北血统,所以今天的汉族人其实是一个超级民族融合之后的存在。

在民族主义叙事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如何看待这种融合?

第四,如何看待农民起义?

前面说到民族主义叙事角度,其实要全面理解古代史上的农民起义,就不能简单从民族主义叙事角度来看古代史。

如果只是从民族主义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历史,有很多问题无法理解。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无法理解上面第3条,为何中原农耕文明无法击败北方游牧文明?

无论从人口、文明先进程度,生产力等所有角度来看,中原农耕文明都要比北方游牧文明强大许多。

之所以中原农耕文明屡次被北方游牧文明欺压,很大原因就在于中原文明内部矛盾重重,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太厉害,导致中原文明无法凝聚一心,无法有效组织,无法把先进生产力转化成战斗力。

所以要更全面看待中国古代史,就必须正确认识农民起义,全面评估农民起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要全面看待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和漠北游牧文明的对抗。第3条和第4条要结合起来看。

解决了这些问题,很多历史问题也就清晰了。比如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看待岳飞?

总而言之,要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史,如果能够正确全面把握好上面所说的这4条,基本上就问题不大了。

接下来,我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