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预警机怎样一步步封神?
NO.1652 - 中国预警机
作者:季风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前段时间互联网上一个消息引发了国内部分军迷的关注。3月16日,“飞行国际”网站发布这样一条报道: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称,美国的F-35战斗机近期至少一次与中国的歼-20战斗机近距离相遇。
世界顶级战机近距离交锋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空军战斗机独孤求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中国在远程战略轰炸及运输能力上与美军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战斗机领域,双方目前旗鼓相当,甚至说中国更具优势。
TBM-3W预警机,世界最早的预警机
这位美国空军军官的另一句也十分值得关注。“他们的一些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得到了空警-500的协助。如何打断这种杀伤链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这句话透漏出一个关键信息——中国的预警机空警500,在这次较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和战斗机的发展历程相似,中国预警机的发展也是一部曲折而又艰难的历程。
新中国第一次预警机的研制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之前的十几年国土防空作战的过程中,地面雷达的一系列问题暴露无疑。
英国佬的塘鹅预警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丑的飞机之一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能否拦截敌方战机的关键在于早期预警能否及时、准确发现敌机的方位与高度。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空军只有少量性能极为落后的雷达:探测距离仅为150公里,误差却达到2公里……在机载雷达尚未普及的时代,这种误差会让战机的作战拦截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夜间及雨雪等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员肉眼难以发现目标。
1955年,空军共起飞246架次战机拦截台湾飞机,仅有20次发现目标,开火仅有数次,未取得任何战果。1956年,我国从苏联迎进了新型雷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很快,国民党空军的装备与战术也得到了升级:增加了电子对抗能力,并改为夜间行动。直到1959年5月,地空导弹部队投入战斗,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
但是地面雷达探测范围有限,易受地形影响的问题在60年代仍然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台湾空军的夜间袭扰屡屡得手,空军需要能够覆盖大量盲区的预警系统以遏制台湾空军的行动。预警的研制因此被提上日程。
1969年9月,空军开始了预警机的研制,代号926飞机,以苏联提供的图4轰炸机为基础进行改装。通常情况下,预警机的改装平台最好是运输机或者民航客机,但是中国当时的航空基础薄弱,只能因陋就简了。
空警一号,原型机应该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1969年11月25日,空军正式发布通知,开始926飞机的的研制任务。工程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在1971年6月完成了首飞,这款飞机被命名为空警一号。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工程人员有解决了试飞中出现的几个大问题,空警一号开始了各种飞行测试。
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电子工业水平的不足,空警一号的性能始终不能满足空军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的雷达网日益完善,已经能够覆盖绝大部分国土,对预警机的需求没有那么紧迫了。于是1979年,空警一号的研制终止。
油画中的图126预警机
几年后的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采用预警机引导战斗机的方式,以极小的代价代价重创了苏式装备的叙利亚空军。叙利亚重金打造的地面防空系统在面对以色列空军时也是一塌糊涂损失惨重。这一战,让预警机的价值被世界各国认可。
但这时的中国军工正处在“忍耐的80年代”,大批军工项目叫停,军工企业为了生存甚至转行做起电视机等民用产品,比如南京的熊猫和四川的长虹。预警机这种高精尖装备自然也是可望不可即,直到90年代,预警机才再次进入中国空军的视野。
这次被中国军队相中的是以色列的“费尔康”。该系统由以色列自行研发,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安装在多种飞行平台上,比如美国的波音客机、欧洲空客飞机、美国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的性价比十分突出,它的综合性能与美国的E3望楼预警机相当,有些性能甚至更好,价格却只有E3的三分之一。
以色列的费尔康,载机应该是波音707
E3望楼预警机,美军的当家装备,用了几十年了
按照惯例,中国应该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获得必要的装备。这与中国已有的装备体系可以较为顺利的衔接。但是苏联时代预警机的研制十分拉胯,俄罗斯的A50预警机性能根本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不过A50的搭载平台,也就是著名的伊尔76运输机性能不错,而且中国已经采购了一批,后勤维护不存在大的问题。所以中国采取了伊尔76搭载费尔康系统的预警机方案。
1996年,中国和以色列签订协议,以色列为中国建造4套费尔康预警系统,每套系统单价2.5亿美元,中国先预付一套系统的价格。
1999年10月,中国购买的伊尔76抵达以色列,11月系统开始安装。考虑到伊尔76的采购价格为5000万美元左右,整套系统中国需要付出3亿美元左右。本来整个计划的推进十分顺利,不过美国搅了进来,让事情陡生变化。美国以取消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要挟以方取消这一项目。
面对美国的压力,时任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2000年7月宣布,以色列将出售费尔康预警机给中国的计划搁置,事实上就是取消。之后,以色列在支付了3.5亿美元赔偿金取消了交易,中国为此购买的伊尔76运输机也被以色列扣留。
2004年,这架本应属于中国的预警机被出售给了印度,中国为此的前期投入随之付诸东流。更可气的是,中国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获得空中预警能力的时间被严重推后。
为了解决空中预警能力有无的问题,中国一度租用实验俄罗斯的A50预警机,但A50的性能实在是太拉胯了,根本无法对抗海峡对岸的鹰眼预警机。事实证明,中国人只能靠自己。2002年,中国重新确定国产预警机的发展计划,命名为“一号工程”。由这个工程代号可以看出,中国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国产预警机的谱系,图片来自网络
在新的预警机计划中,首先上马的是空警2000项目,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西飞负责机体的改造,平台依旧是伊尔76运输机。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制所需的三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
空警2000的原型机以A50为基础进行研制,不过这架原型机在完成测试任务后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后续的研发与生产,中国专门订购了4架伊尔76MD运输机。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仅仅一年后的2003年,空警2000就首飞成功,2006年前后正式加入中国空军服役。中国由此成为世界少数可以独立研制预警机的国家,几十年的遗憾被弥补过来。
空警2000性能优异,但是有一个问题限制了其产量,那就是它的搭载平台是进口的伊尔76,不可能敞开供应,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需求。在国产大飞机平台成熟前,空警2000的产量始终受到限制。
作为补充,基于国产运8运输机平台的另一款预警机在空警2000项目启动后不久也被国家立项研发,这就是空警200预警机。它和大个头的空警2000形成高低搭配,力图实现我国空中预警系统的全方位覆盖。因此空警200更侧重于低空探测,而且它的一切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完全不需要考虑卡脖子的问题。
空警2000和空警200研发成功后,中国预警机事业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时代。2015年,基于国产运9平台的空警500设计定型,性能进一步优化。2017年国产舰载预警机空警600亮相,可以肯定003号航母上一定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中国不仅实现了预警机的自给自足,还能向其他国家提供成熟的预警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