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各位老大哥相比,我们90后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绝望和焦虑
【本文来自《作为90后男生,我来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觉得我们这代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了下评论,上面的大哥都觉得自己是苦的,我们90后的不叫什么。其实跟各位老大哥一比,物质上的享受我们90后确实是比老一辈多了,但是轮到我们这代人基本所有的红利都被啃完了,房价涨成什么样了?生孩养孩成本也高得多了,还有35岁后被企业裁退,工作上的各种卷......
跟各位老大哥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绝望和焦虑,因为我们的知识文化已经超越了上几代人,感知能力也强了,所以我们一眼就看透自己的后半生了(大部分的资源都被垄断完了,各种成本居高不下),我们能不对自己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吗?说白了,我们很难看到希望,希望是一个很珍贵的东西,只有有希望,人才有动力。
红利也好,焦虑也好,每个时代都有。现在觉的以前做点小生意就能赚钱,可能不知道当年的下海的个体户一开始被人叫做二道贩子,被人看不起的经历。当年做生意的很多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没啥办法才去做点小买卖,如果有进厂的名额,谁去做当个体户。都说现在结婚买不起房,以前福利分房。以前福利分房也不是想要就有,还需要职位,工龄往下排。年轻夫妇孩子都有了,还要在父母家凑合搭个床板睡觉也常有的事。说养孩子贵,我们当时是便宜,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是拖着大鼻涕。后来当父母才知道,那个是鼻炎,需要上医院治疗。你要是按照我们当初的标准养孩子,也便宜。也不用啥兴趣班,有个狗都能陪着玩一天。另外说一句,现在养狗也贵了。我们小时候养狗也不用狗粮,剩饭底子,泡个馒头,倒掉开水就能喂狗了。
中国不缺人,但凡被前人验证过赚钱的门路已经塞满了人。要不你就是比别人跑的快,要不就是知道近路,要不你就大胆的去趟新路,靠自己眼光。大部分人都是别人走过了,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我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一个比特币才1美元,我现在也挺奇怪,我一个电脑宅,没事瞎折腾,当时就没想着挖个矿啥的,到后来才知道错过了多少。不过我觉得我即使当时持有了比特币,大概率也不会能等到后来几万美元,可能翻个两三倍买了。红利是属于整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可能主动被动被带着享受了,才知道红利这个事,更多人可能是错过了才知道。
其实我一直觉得没必要劝这劝那的,哪个时代不会缺少敢想敢干的,也不会缺少躺平的。有农民做生意赚大钱的,也有老老实实种一辈子地的。有下海经商巨富的,也有淹死的,跟多的可能是在单位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也不能说平平淡淡过日子的人就错了,把自己管好就行了。
至于你说看到这些就感到精神上的绝望和焦虑,我倒是觉得躺平也挺好。能脱颖而出的,必然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这点事就焦虑了,怎么和别人竞争啊,和别人抢生意,哪有轻轻松松把钱就赚了。起码养活了自己,养活了父母,也是为社会做共享了。千万别信网上那些这赚钱那赚钱的项目,说不定就成了别人的红利了。
成年人各自有各自的难处,绝大部分都不是一飞冲天的。一是要有个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打算从事什么,干不下就不要太勉强,赶快改行。另外一方面慢慢培养自己,起码机会来的时候能把握住 。
其实就两个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是苦过来的,不存在哪年能吃红利,哪年完蛋;躺平也好,奋进也好自己把握,都不是那么绝对,没干之前用不着焦虑,能对得起自己对的起家庭就行了。
很多不做家务,不愿种地,好像干了农活等于是给自己烙上一个“农民”的标签,会让人瞧不起。不愿从事脏累的工作,不喜低端岗位,听不得批评训斥。
父母大都中年,无需供,于是热衷消费攀比,向往轻松且快速挣钱的生活。整天吃喝玩乐,认为还年轻。
渐渐,快或已过而立之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手头空空,事业无成,心中不免急躁。但就是不愿意踏踏实实。
常常说在家族里整天玩手机的小辈:与其天天呆家里空想发财,不比帮爸妈先干点活,或先认认真真工作赚点钱再寻找机会来的实际?不肯迁就,比任何一代都坚持自己的“主见”。
有时候也苦口婆心的给刚入职的讲:不要眼高手低,很多行业要踏实努力奋斗5-10年才有小成的。也听不进去,个个认为自己是天才,一年就要收获10年的成果。
昨天还在跟一个朋友聊他的人生,他高中毕业,学历没能力连自家保姆都斗不过,但是就是运气好,做人做得好,别人愿意帮他,他自己都说他靠的都是运气加自己的人设才让他如此发达,资产数千万,怎解?一个人人设好,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却最难。
所有说看不到希望的人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里面的内容实在太深,要写写三个月也写不完,只能自己参悟,总之希望是自己给的,生活是自己赚的,想依靠社会依靠别人给你希望,那就永远都没希望。
身边的例子不要太多,两个侄儿二十五六岁(只比我小几岁)在各自不同的船上干了几年,一个现在是轮船大副,一个是二副,工资至少每月1万多2万。我表弟汽修行业,是出身社会工作几年转行后才从学徒开始学调漆,今年第是三年,因为爱学习工作认真肯吃苦,今年老板给他入了技术股,现在每月也接近1万了。还有一个侄儿职校学的电子专业,现在在做程序员,每月1万多。还有我同学的父亲,曾经是高材生,十几年前华为聘用他被他拒了,选择在家炒股十几年,前年不景气赔了,开始出去找工作,几天的时间就找了一份进去工资9千的工作,原因是因为他学的专业对口,而且有技能证书,以前的能力也没忘掉。
所以说还是前人有智慧,不仅在工作上要踏实肯干,人这一生至少还要有一技傍身,无论你喜不喜欢。如果你干其它行业失败了,至少还有一条相对稳定的退路。
大学四年,46级考不出,职业资格证不考,实习不去找,竞赛经历没有,科研经历没有,毕业设计问了支支吾吾是找代写的,然后要求还老多,让他上岗前先学习根本不学。
看到这种真的血压up。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在一线城市立足的事情。我对我们往一线城市聚集的理解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得不考虑在一线城市立足,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不知道对于90和00后,去二线城市是不是已经是个合适的选择了呢?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内卷,通过你的描述,可以看到你周围的90后都非常的努力。其程度是超过我了解的80后的。我的疑问是为什么90后会有这么样的“内卷”,或者是和第一个问题有关?我感觉到的是一线城市招人已经显现出了一些困难。并不是80后20多岁时,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了。不知道你怎么看?
红利也好,焦虑也好,每个时代都有。现在觉的以前做点小生意就能赚钱,可能不知道当年的下海的个体户一开始被人叫做二道贩子,被人看不起的经历。当年做生意的很多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没啥办法才去做点小买卖,如果有进厂的名额,谁去做当个体户。都说现在结婚买不起房,以前福利分房。以前福利分房也不是想要就有,还需要职位,工龄往下排。年轻夫妇孩子都有了,还要在父母家凑合搭个床板睡觉也常有的事。说养孩子贵,我们当时是便宜,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是拖着大鼻涕。后来当父母才知道,那个是鼻炎,需要上医院治疗。你要是按照我们当初的标准养孩子,也便宜。也不用啥兴趣班,有个狗都能陪着玩一天。另外说一句,现在养狗也贵了。我们小时候养狗也不用狗粮,剩饭底子,泡个馒头,倒掉开水就能喂狗了。
中国不缺人,但凡被前人验证过赚钱的门路已经塞满了人。要不你就是比别人跑的快,要不就是知道近路,要不你就大胆的去趟新路,靠自己眼光。大部分人都是别人走过了,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我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一个比特币才1美元,我现在也挺奇怪,我一个电脑宅,没事瞎折腾,当时就没想着挖个矿啥的,到后来才知道错过了多少。不过我觉得我即使当时持有了比特币,大概率也不会能等到后来几万美元,可能翻个两三倍买了。红利是属于整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可能主动被动被带着享受了,才知道红利这个事,更多人可能是错过了才知道。
其实我一直觉得没必要劝这劝那的,哪个时代不会缺少敢想敢干的,也不会缺少躺平的。有农民做生意赚大钱的,也有老老实实种一辈子地的。有下海经商巨富的,也有淹死的,跟多的可能是在单位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也不能说平平淡淡过日子的人就错了,把自己管好就行了。
至于你说看到这些就感到精神上的绝望和焦虑,我倒是觉得躺平也挺好。能脱颖而出的,必然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这点事就焦虑了,怎么和别人竞争啊,和别人抢生意,哪有轻轻松松把钱就赚了。起码养活了自己,养活了父母,也是为社会做共享了。千万别信网上那些这赚钱那赚钱的项目,说不定就成了别人的红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