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燃爆,这个失败者的故事好精彩!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看了篇署名“王耳朵先生”的好文章。

讲了个失败仔。

张嘉豪。

没听过这个名字吧?

我也是头一次听说。

但我瞬间,被这个陌生名字给燃爆。

(02)

张嘉豪,普通孩子。

父亲是个糕点师,张嘉豪本人只是读到职高。

17岁,职高毕业。

子承父业,入职一家酒店的面包房。

上夜班,打面,醒面,捏团,一整夜要做上千个面包。

平均每3分钟,就要做出只面包。

可以说很娴熟了。

但这只是他的职业,并非他的热爱。

工作之余他喜欢玩滑轮,认识了一些极限运动的玩友。

然后他看到个滑雪视频。

然后他被迷住了。

仿佛听到了茫茫雪场传来一个声音:来吧骚年,来追逐你遥远的梦!

我要玩滑雪!

此念萌生,此生注定。

(03)

张嘉豪尝试“进入”滑雪业。

500

张嘉豪第一次滑雪

但这游戏忒烧钱了。

一个月8天的雪票,就要800元。

而张嘉豪做糕点师的实习月薪,只有1200元。

只能各种节省,自己做饭吃,坐地铁,倒公交,独自去参加各种训练。

有女孩儿来约嘉豪看电影。

果断拒绝!

——因为他夜晚做面包,白天辗转地铁公交练滑雪,没时间谈恋爱。

过度劳累,体力不足,有天工作时昏倒了。

这就是张嘉豪17岁的青春。

18岁,他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滑雪板。

——原价2500元,张嘉豪半价入手。

终于有一天,张嘉豪飞上空中,会旋转了。

他很兴奋。

500

张嘉豪

19岁,父亲接到他的电话:

我已辞去糕点师的工作。

我要做只职业滑雪运动员,OK?

啥叫职业滑雪运动员?父亲懵逼。

(04)

17岁,少年糕点师张嘉豪看到滑雪视频,并迷上这项运动。

——然而同样是17岁,谷爱凌已在世锦赛夺得两枚金牌,苏翊鸣已是世界冠军。

张嘉豪起步有点晚。

——而且他好像还没什么天赋。

最要命的是没钱,请不起教练。

只能吃土节省,自己给自己当教练。

张嘉豪自己分解视频,对每一个动作细节精心研究,遇到行家,就无休无止追问,恨不能把所有的疑问全都解决那种。

19岁,张嘉豪参加国际滑雪赛事,成功拿到名次。

奖金,300美金。

他好骄傲,好自豪,把奖金支票镶镜框里挂起来,欣赏好久。

20岁,张嘉豪参加国内比赛,夺得亚军。

奖金,8000元。

500

滑雪场上的张嘉豪

然后他决定参加冬奥会。

(05)

他开始积极备战,尝试新动作,后空翻两周。

他摔下来。

双手桡骨骨折。

伤未愈,他继续训练,完成国内还没人成功过的后空翻两周动作。

每一点点进步,都是用身体上的伤换来的。

他的肺摔破过两次。

脑震荡三次。


嘴唇缝10针。

他的成绩越来越好。

但距冬奥会却越来越远。

因为他是一只独行的“孤狼”,没有组织关怀。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选拨、训练、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跟他没关系。

只能靠自己。

——冬奥规则,东道主国家有个特权名额,但要求选手拿到50分国际雪联积分,并且参加一场世界杯比赛。

张嘉豪只能考虑这个机会。

20岁的张嘉豪,组织起一支队伍。

医护,厨师,后勤——全都是他自己。

只身携带一面五星红旗,开始人生征战。

第一站瑞典。

第二站加拿大。

第三站智利。

第四站瑞士。

每到一地,就参加联赛,积累分值。

这是一次艰难的征战,不只是形只影单,孤军奋战的凄凉,偏巧赶上疫情,每到一点隔离不说,比赛还动不动因为疫情而取消。

语言不通,比赛后体力耗尽,还要省钱自己做饭,从20岁到26岁,这段孤寂的荣誉之路,他走过7年。

积分39.95,还在智利夺得一金一银及两块铜牌。

大跳台及坡面障碍,他的积分,排在中国男子运动员第3名。

去年11月,他抵达荷兰。

这是他最后一战。

也是他人生最后机会。

500

张嘉豪

如果赢得胜利,他将获得参赛北京冬奥会的资格。

比赛开始了。

他起跳,摔倒了。

失败了。

26岁的他,从此无缘冬奥会。

——然而又有谁知道,一位少年糕点师,走出厨房,孤身一人迎战整个世界,这个故事有多悲壮。

(06)

相比于天才少女谷爱凌,张嘉豪的故事,更贴近于我们人生。

第一个,张嘉豪9年的孤寂之旅,实际是个成功者的故事。

当我们讲述张嘉豪时,目光聚焦在他最终无缘冬奥会的结果上。

然而即使他有缘入围冬奥会,也只是锦上添花。

事实上他的人生,已经成功。

——他的起步点,是父亲时代厨房中的方寸之地,但是勇敢的张嘉豪,却敢于突破自己,挑战家族成就天花板。此时他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世界,而且他刚刚26岁,当下一轮人生赛事开始,整个世界就是他的新起点,所以你知道他最终会走出多远。

世界不过是个大型积木游乐场,所有的成就终归风吹云散,所有搭好的积木,最终都会被后人拆除。历史流传的不是某个积木搭得多么漂亮,而是玩家们的的热爱与沸腾的激情。

在张嘉豪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那种激情。

——当张嘉豪赴各国参赛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没有一个人关注,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走过漫长而孤寂的人生?

唯有热爱。

唯有激情。

张嘉豪孤寂征战,实际是一种极高的荣耀,这种荣耀就是高处不胜寒。当你向高处行进,陪伴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张嘉豪以一已之力,把自己的人生推向至高点,此番成就,用伟大来形容丝毫也不夸张。

第二个:所有人的人生,终将失败谢幕。

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我还想再活500年。

皇帝渴望再活500年。

普通人也有这个梦想。

这是因为多数人,行至人生暮年,恰恰是事业最高点。刚刚找到点感觉,命运导演却说下去吧狗日的,该轮到别人上场了。

所以大家不甘心。

然而失败才是人生唯一序曲,我们为一个行进的人喝彩鼓掌,就是因为所有人的资源都是等同有限的。生命就这么短,时间就这么少,一个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人生向前推动一大截,这就是值得傲骄的成就。如果人的寿命无限,你花两个小时完成的工作,我花2亿年追上你,就让一切努力失去意义。

所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只是看单位时间的“成就与付出比”。以此衡量,如果人的寿命无尽,那么他这点成就根本不算什么,但如果人的寿命有限,他就是那个取得辉煌进展的盖世英雄。

第三个,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张嘉豪,而每个事业家,都有过张嘉豪的经历。

张嘉豪孤身备战冬奥,冲刺失败,留给世人的似乎只是个孤寂背影。

然而,只要你曾经努力过,哪怕结果很卑微,但你会很快发现一个规律性现象——事业人的行进,是这样子的:

第一阶段开始,你身边人很多,有人鼓励你,有人说风凉话,因为大家容易参与,所以有这种现象。

第二阶段行动,这时候别人就无法参与了,你发现你孤零一个人,好寂寞。

第三阶段有进步,大家又全来了,有的夸你进步不小,有的贬你进步太小,总之大家又能参与了。

第四阶段你持续前行,这时候你又寂寞了,就比如张嘉豪转战五国夺取冬奥会资格,你如果不给他投资,又不愿意为他“无私奉献”,就只能看他一个人渐行渐远。这就是张嘉豪孤独寂寞的原因,不仅是他,所有处在这个阶段的事业行进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500

所以,做事业最能够让一个人成熟,你看多了人们多变的脸,你看明白了事业行进的规律,你的目标就明确了,心境就淡然了,做事更从容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点击「雾满拦江」阅读原文  (ID:lwwuwuwu)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