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王濛,中国短道速滑队还出过哪些大魔王?

2002年2月16日,“冰上女王”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拿下了中国短道速滑首金,实现了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在本届冬奥会之前,中国一共获得过13枚冬奥金牌,其中9枚都来自女子短道速滑项目。

但还有一块金牌未被列入史册,它才是中国短道速滑的第一枚勋章。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改变短道速滑的女人

1988年的2月13日,第十五届冬奥会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拉开序幕。

22岁的李琰是当时冬奥会的“编外人员”,去年刚刚入选国家集训队,在世锦赛上的成绩并不理想。

没想到她上了赛场就一路领滑,毫无悬念地拿到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金牌、500米铜牌和1500米铜牌,还顺便破了1000米和1500米的世界纪录。

那是中国国歌,第一次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响起。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当时的短道速滑比赛,仅仅被列为冬奥会的表演项目,那枚金牌也不能被列入历史,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李琰被当时的加拿大人称为“神龙腾飞”。

回国后,她也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牡丹江体委给她举办了一个欢迎仪式,还整来一辆“拖拉机一样”的敞篷车,底下全是“向李琰同志学习”的群众标语,场面十分热闹。

在此之后,短道速滑被列为全国18个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在这一项目上的辉煌时代正等待她。

500

-李琰与教练辛庆山的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2年,冬奥会将短道速滑列为了正式项目。同一年在阿尔贝维尔,李琰的队友叶乔波收获了一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银牌,为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然而,当时中国体育方面的训练条件尚且不能与国际水平看齐,还要向日本、欧洲这些短道速滑强国学习,个人的天才也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

后来的两届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也没能再次拿到金牌,都是铩羽而归。

可惜的是在这一时期,李琰由于伤病,不得已摘除了半月板,遗憾退役。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退役后的李琰迷茫了一阵,后来远赴斯洛伐克和美国,担任短道速滑队教练。

在她的带领下,美国选手阿波罗在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上一举夺金,打破了韩国在短道速滑上的垄断。

500

(图片来源于腾讯体育)

都灵冬奥会结束后,美国冰协希望和李琰续约,中国冬运中心也通过杨扬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当时冬运中心给她的合同没有什么保障,随时可能终止合约,待遇也不如美国给出的丰厚,但在中国当教练一直是她的念想。

李琰去找了当时也在美国执教的好闺蜜——郎平,经过一番商量和权衡,2006年5月,李琰带着女儿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500

(图片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02

将中国短道速滑带向全盛的“双子星”

2006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初次参加冬奥会的王濛以0.029秒的优势,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21岁的世界冠军年轻气盛,对李琰这个空降来的教练并不服气,认为是她把自己的恩师伊敏教练挤走了,更不适应新教练在训练方式上的创新,以及对更年轻队员的关注。

种种摩擦下,2007年长春亚冬会,被寄予厚望的王濛最终只拿到女子1500米季军。

赛后采访时,她直接对着媒体说:“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我。”

500

(图片来源于东方卫视截图)

“炮轰”教练事件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王濛被禁赛3个月,李琰也被要求反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此一“战”,原本缺乏沟通的师徒二人,反而有了更多面对面相处的机会,也确认了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国家多拿金牌。

500

-后来王濛拿到的金牌-

(图片来源于BTV截图)

在2006到2010年之间的所有世界性质的比赛中,王濛七次打破世界纪录,只有一次没有拿到500米的冠军,大多数情况是500米和1000米冠军一起拿回来的。

队员都给她起外号叫“王大拿”,只要有她在,就能拿冠军。

曾受过李琰指导的美国名将阿波罗也说,只要有王濛在,女子500米的冠军就没有悬念。

500

-王濛“老大爷遛弯”名场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卫冕500米冠军后,向教练席的李琰连磕了两个头,接着两人抱在一起痛哭。

在那次国际盛会上,王濛一口气捧回500米、1000米和女子接力3000米的三枚金牌。

她的好姐妹周洋也打破了韩国在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上的垄断,是苏翊鸣之前的“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

500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周洋比王濛小7岁,还没进国家队的时候就把王濛当成自己的偶像,但被分到一间宿舍里见了面后,却觉得王濛“老吓人了”,都不太敢跟她说话。

后来王濛带着她一起训练、买吃的、磨冰刀,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密伙伴。

王濛看周洋染了好看的发色,会赶着去同一个店里染相同颜色,她的床头还摆了很多娃娃,大多都是周洋送的。

据说国家队在周洋老家长春比赛、训练时,王濛经常去周洋家做客,一起吃饭喝酒,把周洋爸爸都给“撂倒”了。

500

(图片来源于东方卫视截图)

与大大咧咧的王濛不同,周洋性格比较内向。冬奥会夺冠后,王濛出国留学,孙琳琳和张会两名老将退役,短道队希望周洋能充当队里的领头羊。

这给了她很大的压力,状态下滑,精神上也有点抑郁。

紧接着,2011年女子短道速滑队内波折不断,先是“丽江事件”又是“青岛打架”,王濛被开除出国家队,长期禁赛,周洋力挺王濛,甩出一句“我也不干了”,一度退出国家队。

事件发生后,温哥华夺冠四人组相聚在王濛家里,没怎么劝王濛,反而都在安慰哭泣的周洋。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濛离开后,周洋失去了亲密战友,腰伤又很严重,险些放弃体育生涯。

当时不止是周洋想要放弃,国家队也差点放弃她,还是李琰力排众议,让她留了下来。

2012年10月,王濛回到国家队,依然牢牢把控着短道速滑500米“濛时代”的统治权,周洋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了。

两年后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前,王濛发生意外,右脚内外踝骨双骨折,周洋带着队长的梦想,出战冬奥。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子1500米的短道速滑赛场上,李坚柔被其他选手带倒,滑出赛场,剩周洋一个人对抗剩下的3名对手,但这时的周洋已经成熟了很多,也稳当了很多。

她在最后两圈时“绝地反杀”,完成了对韩国选手的超越,最终以2分19秒140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了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位卫冕女子1500米项目的运动员。

500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如今,王濛和周洋都已因伤病退役,但她们依然为中国的短道速滑事业努力着。

03

一朝圆梦的“三朝元老”

都说中国短道速滑是10年一个周期,当年王濛因为李琰重点关注年轻队员而闹矛盾,现在那批“年轻队员”之一的范可新,也称得上一声老将了。

能被李琰寄予厚望,是因为范可新也是天之骄子。

2010年,时年17岁的她刚进入国家队,就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夺得女子500米冠军,同时还拿下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女子个人全能第四,一鸣惊人。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索契冬奥会之前,她手里已经握着5枚女子500米的世锦赛金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就差一枚冬奥会金牌,就能像师姐王濛和周洋一样,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但就是这一枚金牌,让她等了12年。

500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2014年,范可新虽然获得了1000米的银牌,但作为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夺冠大热门,却在半决赛时意外摔倒,最终无缘金牌。

四年后的平昌冬奥会,更是成了她的噩梦。

在当时,周洋已经因为伤病,成绩下滑,范可新就是短道队的领头羊。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她却先是在500米比赛中犯规,成绩被判无效,接着又在3000米接力上出现重大失误,交接时碰到了对手,导致中国队的成绩被取消。

巨大的期待化成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又变成了巨大的遗憾。

范可新曾经在采访中说,平昌冬奥会根本不敢提,一想起来就哭得不行。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已经是29岁的范可新第三次参加冬奥会了。

虽然在女子500米比赛中被带出赛道,未能晋级半决赛,但不管是压力还是遗憾,范可新都顶住了。

2月5日,范可新与队友们一起拿下了2000米混合接力的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的北京冬奥首金,也是她人生中的冬奥首金。

500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上周日,短道速滑女子3000接力决赛落幕,范可新与队友曲春雨、张雨婷、张楚桐一起,拿下第三名。


中国奖牌榜上的数字又往上涨了一位,而范可新的北京冬奥会之旅也就此结束了。

比赛结束后,心愿得偿的范可新滑到冰场中央,跪地亲吻冰面上的“Beijing”,然后微笑离场。

面对网友的鼓励和疑问,范可新说:“我才29岁,只要国家队需要我,我永远都会站在冰面上。”

500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从李琰、叶乔波到杨扬,再到王濛、周洋、李坚柔,最后到范可新、张玉婷。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一代代选手入场又离场,中国短道速滑的冬奥金牌数量从0到1,再从1到12。

李琰曾在国家队的训练计划上写了一句英文:“It’s not four years, it’s every day.”

将其奉为座右铭的王濛在解说席为后辈加油,大喊着:“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范可新在接受采访时感谢了教练、感谢了队友,也感谢了师姐在场外的应援,她解释道:“因为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

参考资料

她年薪比肩郎平更早回国执教 当最强教母奥运夺6金

八年执教居功至伟,大悲大喜时也命也

李琰回忆夺1988冬奥金牌 从头领滑夺冠破世界纪录

中国女子短道队42年之路:李琰成“开创者”王濛创“濛时代”

王濛:短道四金“濛主”的霸气人生

周洋和王濛的那些故事

王濛,不止“喜剧人”

范可新赛后跪地亲吻冰面,愿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范可新又哭了:这枚金牌我等得太久了!

老将范可新:“我吻的是北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