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俄罗斯超级低温

500

文/沐沐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封面图:Shutterstock

每年进入冬季,一旦温度降到零下,大家都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围上围巾,出门的时候还抱怨:好冷啊。

真的有那么冷吗?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待上一阵,你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冷。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很多城市和乡村,冬季气温都会降到-50℃以下。

500

-50℃时的小狗

图:Amos Chapple/Smithsonian

一般情况下,当气温降到零下10℃时,人还可以忍受,甚至会感到十分精神;

零下20℃时,裸露的皮肤会像刀割般疼痛,如果流鼻涕,会迅速在脸上结成冰;

到了零下40℃时,裸露的皮肤会很快麻木冻伤,呼出的气体会结晶,掉落到地上;

到了零下45℃时,如果脸上带着金属框架眼镜,就会和皮肤冻结在一起,当取下眼镜时,很可能会连皮肤撕下来一块;要是在室外站一会,睫毛上很快就结了一层白霜,就像一排又冷又硬的冰刺,眨眼都困难。

那么到了零下50℃,又会怎么样呢?

500

-50℃时,在室外待上一阵子,人就变成了这样

图:rbth.com

500

广袤的冻土地带

制图:孙绿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气温达到零下50度的城市和村庄,并不少见,比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州的诺里尔斯克市、科米共和国的沃尔库塔,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上扬斯克市、雅库茨克市、奥伊米亚康村等,冬季温度都在零下50度以下,其中奥伊米亚康村,最低气温记录为-71.2℃,被称为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冷极”

500

西伯利亚的冬季气温

图:englishrussia.com

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当地人是如何生存的呢?尤其是俄罗斯东北部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面积几乎占据了俄罗斯五分之一的领土,这里常年只生活着几十万人口。雅库特的冬季十分漫长,每年的12月、1月,有些地区气温会降至零下50度以下,人们冻死冻伤是常有的事情。

500

如果温度极低,热水撒向空中会变成冰雪

图:Piu_Piu /Shutterstock

500

西伯利亚的冬季城市街道

图:Andrei Stepanov /Shutterstock

500

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交通灯

图:Spiridon Sleptsov /Shutterstock

这里生活的居民,称为雅库特人,如果不是土著,一般人很难忍受零下50度的严寒。然而,正是因为极度寒冷,雅库特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冰雪、驯鹿、生鱼片等等,也引来人们的好奇,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到雅库特,而且他们还专挑最冷的时间段来。虽然当地政府严厉提醒他们,不要轻易外出,但这些人还是喜欢到处乱走,在严寒中迷路受困,给雅库特人带来很大麻烦。

500

一位游客来到雅库特共和国的奥伊米亚康村,

这里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71.2℃。

图:jozefkrajnak.com

游客们在网上这样称赞雅库特:在这里,你将骑着雅库特马,从冰杯中喝伏特加,吃冷冻鱼片,享受俄罗斯热浴,然后享受——疯狂而有趣的雅库特之冷!

游客们喜爱雅库特,因为他们想体验一下这里的新鲜刺激,而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一点都不浪漫,而是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500

雅库特景观

图:Tatiana Gasich /Shutterstock

 [ 衣 ] 

皮毛制品常被认为是奢侈品,但在-50°C的天气中,皮毛大衣是生存必需品。对于欧洲人“保护动物,拒绝皮毛制品”的言论,俄罗斯人曾经气愤地说:那些欧洲人宣称保护动物,拒绝穿皮衣,那就让他们冬天来西伯利亚,住上一个月,看他们是保护动物,还是保护自己?

在雅库特的冬季,当地人大都穿着皮毛大衣,在这样的极端气候里,爱护动物就要另当别论。

500

穿着毛皮大衣

图:Tatiana Gasich /Shutterstock

除了皮毛大衣,人们还会戴皮毛帽子,不然你的脑袋在室外肯定要被冻坏,出现脑部供血不足,直接在严寒中晕倒,那就要回天乏术了。

500

毛皮帽子也是必不可少

图:Shutterstock

另外,腿部保暖也不能忽视,腿部要套上羊毛紧身裤和暖腿套,不然会把膝盖冻伤。此外,人的脚也是容易受寒的部位,雅库特人一般穿驯鹿皮靴来给脚部保暖。

500

雅库特人饲养的驯鹿,驯鹿肉是当地人的食物,

皮毛是当地人制作衣、帽、靴的材料

图:Tatiana Gasich /Shutterstock

500

驯鹿皮靴

图:Olga_Anourina /Shutterstock

 [ 食 ] 

因为雅库特是永久冻土带,不能种植植物类作物,人们的生活依靠畜牧业,主要饲养驯鹿和雅库特马。人们的食物有冷冻生鱼、马肉、驯鹿肉,还有大块的冷冻马血,再搭配一些粗粮面包,在极寒地区,生肉不仅便于食用和储藏,而且营养丰富。

500

雅库特马非常耐寒,

它可以用蹄子从雪下挖出冰冻的草来作为食物

图:Piu_Piu /Shutterstock

除了自己喂养的驯鹿、马、牛等牲畜,雅库特人也到河里捕鱼。冬天在河里凿出冰洞,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钓上来,瞬间就变得硬邦邦。吃的时候,用刀子削成片,然后蘸着盐和调料直接吃。

500

传统雅库特食物:切片鱼和肉

图:Tatiana Gasich /Shutterstock

500

捕鱼

图:Alexandra Kovaleva /Shutterstock

500

雅库特人多食肉类,可以帮助御寒

图:kid315 /Shutterstock

500

在商店里,出售的食物是天然冷冻的

图:kid315 /Shutterstock

500

雅库特的一家市场

图:kid315 /Shutterstock

在雅库特的乡村,人们多食肉类,尤其是冬季,几乎不吃水果或蔬菜,因为他们没有,他们之所以没有营养不良,是因为牛奶中也含有微量营养元素,不过雅库特人吃的牛奶,是象牙色的牛奶冰坨,而不是一般的液态牛奶。

500

在奥伊米亚康村,一名男子从商店买了两块牛奶

图:jeremynicholl.photoshelter.com

 [ 住 ] 

在西伯利亚冻土地带,乡村的房子不是直接建在地面上,而是将木桩插入到冻土层里,将房屋建在木桩上,离开地面有一米左右,房屋内再铺一层厚厚的木板,这样地面的寒气就不会直接侵入室内。此外,在夏季冻土融化的时候,也不至于使房屋动摇。

500

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建在木桩上

图:jozefkrajnak.com/Jozef Krajňák

500

奥伊米亚康村的一个室外温度计,显示为-65°C

图:@sivtseva9452, Ykt.ru

500

在奥伊米亚康村,人们冬季取暖

仍然使用木材和煤炭

图:iliketowastemytime.com

由于极寒的天气和冻土地面,使得无法在室内铺设管道,当地人大都用室外厕所。在零下50度的时候,到室外上厕所变得十分痛苦,因此当地人都不爱喝水,甚至连汤都少喝,就是怕上厕所太麻烦。

500

一个奥伊米亚康附近的厕所

图:allthatsinteresting.com

在西伯利亚严寒的冬季,还有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就是人去世之后埋葬十分困难。比如在奥伊米亚康,这里气候恶劣,只有强壮的婴儿才能存活下来,所以这里的人身体都很健康,长寿的人也很多。老人在冬季去世之后,需要挖掘坟墓安葬,首先要在地面上点燃火堆,烘烤数小时之后,泥土解冻一点,赶快开始挖掘,挖掘十几公分之后,又到了冻土层,需要用火接着烘烤,多次反复,需要花费好几天才能完工。

500

冷冻的地面需要用火烘烤

图:allthatsinteresting.com

 [ 行 ] 

在雅库特地区,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极寒天气,所以,既使气温降到零下50度,人们的生活也不会停止。如果说在奥伊米亚康这样偏远的村子里,人们可以尽量躲在屋子里,但是在城市里,人们却依旧需要出门,上班上学。

500

雅库茨克的冬季,人们站在马路边

图:Oxana Mamlina /Shutterstock

在雅库特的首府雅库茨克,和其他城市一样,人们也是开车出门。到了严寒的冬季,汽车的发动机会冻住,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整个汽车会全部冻结,根本无法移动。所以当地人开车出门,如果下车办事,从来不熄火,否则片刻之后可能就无法发动了。

500

一名男子用火解冻汽车的传动轴

图:allthatsinteresting.com

有些经常开车的人,为了避免发动机无法启动,甚至一天24小时都不熄火,否则每次开车出门时,先要用喷火枪给发动机加热,然后才能启动汽车。

500

用喷火枪加热发动机

图:id.rbth.com

由于雅库茨克是建在冻土层上,因此这里极少有带暖气的地下停车场,所以人们的汽车也大都是停在室外。到了冬季,当气温降至-50℃以后,发动机要启动极为困难,有些需要天天开车的人,就一连几个月不熄火。但即便这样,发动机也有自动熄火的时候,而且长期不熄火,会非常消耗燃油。

500

雅库茨克,一辆没有熄火的汽车停在室外

图:id.rbth.com

汽车发动机连续几个月不熄火,显然大多数人做不到,有人选择给汽车装上特殊蓄电池供暖,也就是在汽车上安装一个供暖系统,可以远程启动,加热大约一小时后,就可以启动汽车了。在雅库茨克,给汽车安装一个这样的供暖设备,大约要花费约35,000卢布(约合3000元人民币)。

500

安装了供暖系统的汽车

图:id.rbth.com

还有人给汽车穿上防冻外套,这些汽车外套是由合成保暖材料制成的,能防止汽车在严寒中被冻住,还有的用棉被盖住发动机保暖。

500

给摩托车套上外套

图:id.rbth.com

500

用棉被盖住汽车

图:id.rbth.com

不过,到了这种滴水成冰的季节,西伯利亚人有的就开始改乘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自己开车,因此开车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500

雅库茨克的公交车

图:rbth.com

雅库茨克市的公交系统非常发达,有许多条公交线路可供选择,车站之间间隔较近,并且设置了暖气候车厅,人们不必站在严寒中等待。候车厅里有显示屏,可以看到车辆到达时间,非常方便。

500

500

雅库茨克市的暖气公交候车厅、显示屏

图:rbth.com

在西伯利亚严寒地区,有很多城市都有类似的暖气候车厅,此外,有的公交车里面还配备了性能强大的供暖器,以及新型的加热地板。俄罗斯政府规定,在冬季,当室外温度降至-25°C时,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温度不得低于10°C;如果室外温度达到-40°C,则不得低于5°C。因此,在寒冷的雅库特共和国,即便气温到了零下几十度,人们依然会正常出行。

其实,地球上真正适宜生存的地方并没有很多,西伯利亚冰天雪他,而在赤道附近,又炎热似火,都不适合生存,然而无论环境再恶劣,人类只要定居下来,就总会找到一种方式,去应对这种残酷的环境,从而让自己生存下来。

500

图:Shutterstock

500

西伯利亚雅库茨克的女孩阿纳斯塔西娅·格鲁兹德娃(Anastasia Gruzdeva),在Instagram上发布了这张自拍照,-47°C的温度中,她的睫毛冻结了

图:Instagram

热门评论 4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19
最热 最早 最新

  • 太湖樵子 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尔......
    全部楼层
           某人、某些人背后的主子们非常非常恐惧!!一个充满自信,拥有中华民族铮铮傲骨血性、坚韧不拔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奋力前行,有着中华英雄英烈勇敢精神和无惧牺牲英灵加持的民族,一个内生凝聚力无比强大、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国家和人民,将永远成为殖民霸权帝国和现代新纳粹法西斯势力挥之不去的噩梦!
          因此,中国人当年在朝鲜半岛上那场立国之战,成为了美丽奸人合众国必须“遗忘的战争”!
  • 全部楼层
    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了,你需要了解三个问题,一是启动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区别,二是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区别,三是卷绕式低温启动电池中的王者奥普铁马和国产双登
  • 成华大道
    吃的方面,为什么不需要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一点没解释,这可不是牛奶就能解决的。
    那就是可以从生肉(主要是红肉,比如文章里的鹿肉马肉)里摄取维生素。
    烹饪的原因就是为了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寄生虫,但这同时也会破坏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流失量超过90%。
    而在-50度这样的环境下,烹饪难度太大,并且这些微生物是没有繁殖的机会的,所以不但发展出吃生肉的习俗,还无需吃蔬菜水果。
    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传统也是如此吃生肉喝生血不吃蔬菜水果的。
    狮子老虎等纯肉食性动物不需要吃素的原因也在于此,当然它们有极强健的胃和体魄可以无惧食物中的大多数病菌。
    我们常温下的人类还是算了吧,一没那种低温环境,二没野兽般的体魄,老老实实吃烹饪过的肉和蔬菜水果吧。
    胃里面有未消化完的草,可以直接吃
  • 说起来北方中国人生理结构其实比俄罗斯的斯拉夫人更适应北亚的极寒气候。图里的雅库特人换身打扮说是中国人谁能分的出?
  • 太湖樵子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还有比南极洲更寒冷的地方,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极端超低温到了摄氏零下70多度的地方,居然还有人类居住!!  一边读文章,一边自我脑补想象当地居民在严寒...额...不对,是极端酷寒条件下顽强生存的各种“场景”,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燃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元首军队精锐在苏联冬季冰天雪地作战,必须同时面对酷寒和苏联军队顽强作战两个“强大而可怕”敌人的情形,尽管“竭尽全力”+‘苦苦撑持’,最终还是被冰雪冻成了意志全无的“僵尸大军”、无可奈何败阵下来的悲催情形!!至于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历史故事’,更是“毋庸赘述”!!
           对比之下,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半岛上爬冰卧雪历尽艰辛,那些宁愿冻死、牺牲在阵地上也不后退半步的勇士们,他们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那一座座志愿军勇士血肉之躯化成的冰雕,他们那无比刚毅的神情、依旧保持着的战斗姿态,彰显出中国军队何等的英雄气概!!
          老朽青年时代读过一位美国战地记者撰写的《黑雪》一书,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当尖利的号声响起,大量中国军队就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蜂拥而至,这支衣着单薄手持日制旧式武器的军队凶悍无比,就像是‘杀不死’的!...... 战斗结束后,我从士兵和下级军官眼里看见的,不是经历恶战之后的疲惫与消沉,而是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包括少数下级军官在内的很多人都崩溃了”......
           这是一支什麽样的军队啊!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胶鞋、有的头戴大檐帽,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严寒之下实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只能用洗脸毛巾包裹着露在外面的脖子和脸庞......他们的食物给养奇缺,很多时候只能啃着冻得硬邦邦像石头一般的土豆充饥!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将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加强营的重火力装备超过我一个军,装备有重型坦克,制空权在握,“空地支援”配合‘炉火纯青’到了间隔35米都不会误伤自己人地步的“超级现代化”军队+联合国军,打得披盔撂甲哭爷唤娘狼狈不堪!!他们才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记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在检阅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们说过的那段值得让所有华夏儿女和后代子孙世世代代刻骨铭记的豪迈话语:~~“任何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架上几门大炮就可以吓唬住中国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朝鲜半岛那场血与火、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昂首挺胸迈入世界大国之列!!
           朝鲜半岛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每当寒冬来临,在12月23日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依旧满怀崇敬与骄傲之情穿越时空,遥望朝鲜北方‘死鹰岭’上的冰雪覆盖的阻击阵地,那一具又一具志愿军英雄战士血肉之躯塑成的伟岸冰雕,仿佛就在眼前!!
           每当11月2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我们满怀崇敬、骄傲与感激之情,向整整十九万中华民族的优秀致以崇高的敬意!!
           为了所有的中国人,为了所有海外赤子和我们的后代子孙都能够挺直了腰杆,有尊严的活着,他们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英魂,永远的留在了三千里江山的青山峡谷之中!......
           所有中国人和后代子孙们,请世世代代记住他们!请记住这支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叱咤风云的英雄军队!!
    莫斯科的寒冷和西伯利亚没有可比性,也就是相当于哈尔滨的温度。
  • guan_15653509092212
    雅库特就是乌梁海吧?中国的飞地
    抱歉,搞混了。得到了三个“踩”,我活该。
  • 米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成华大道
    吃的方面,为什么不需要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一点没解释,这可不是牛奶就能解决的。
    那就是可以从生肉(主要是红肉,比如文章里的鹿肉马肉)里摄取维生素。
    烹饪的原因就是为了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寄生虫,但这同时也会破坏大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流失量超过90%。
    而在-50度这样的环境下,烹饪难度太大,并且这些微生物是没有繁殖的机会的,所以不但发展出吃生肉的习俗,还无需吃蔬菜水果。
    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传统也是如此吃生肉喝生血不吃蔬菜水果的。
    狮子老虎等纯肉食性动物不需要吃素的原因也在于此,当然它们有极强健的胃和体魄可以无惧食物中的大多数病菌。
    我们常温下的人类还是算了吧,一没那种低温环境,二没野兽般的体魄,老老实实吃烹饪过的肉和蔬菜水果吧。
    一本正经的胡说,红肉里最多的是铁。你直接来个C你是搞笑的?
  • 太湖樵子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还有比南极洲更寒冷的地方,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极端超低温到了摄氏零下70多度的地方,居然还有人类居住!!  一边读文章,一边自我脑补想象当地居民在严寒...额...不对,是极端酷寒条件下顽强生存的各种“场景”,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燃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元首军队精锐在苏联冬季冰天雪地作战,必须同时面对酷寒和苏联军队顽强作战两个“强大而可怕”敌人的情形,尽管“竭尽全力”+‘苦苦撑持’,最终还是被冰雪冻成了意志全无的“僵尸大军”、无可奈何败阵下来的悲催情形!!至于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历史故事’,更是“毋庸赘述”!!
           对比之下,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半岛上爬冰卧雪历尽艰辛,那些宁愿冻死、牺牲在阵地上也不后退半步的勇士们,他们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那一座座志愿军勇士血肉之躯化成的冰雕,他们那无比刚毅的神情、依旧保持着的战斗姿态,彰显出中国军队何等的英雄气概!!
          老朽青年时代读过一位美国战地记者撰写的《黑雪》一书,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当尖利的号声响起,大量中国军队就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蜂拥而至,这支衣着单薄手持日制旧式武器的军队凶悍无比,就像是‘杀不死’的!...... 战斗结束后,我从士兵和下级军官眼里看见的,不是经历恶战之后的疲惫与消沉,而是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包括少数下级军官在内的很多人都崩溃了”......
           这是一支什麽样的军队啊!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胶鞋、有的头戴大檐帽,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严寒之下实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只能用洗脸毛巾包裹着露在外面的脖子和脸庞......他们的食物给养奇缺,很多时候只能啃着冻得硬邦邦像石头一般的土豆充饥!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将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加强营的重火力装备超过我一个军,装备有重型坦克,制空权在握,“空地支援”配合‘炉火纯青’到了间隔35米都不会误伤自己人地步的“超级现代化”军队+联合国军,打得披盔撂甲哭爷唤娘狼狈不堪!!他们才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记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在检阅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们说过的那段值得让所有华夏儿女和后代子孙世世代代刻骨铭记的豪迈话语:~~“任何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架上几门大炮就可以吓唬住中国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朝鲜半岛那场血与火、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昂首挺胸迈入世界大国之列!!
           朝鲜半岛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每当寒冬来临,在12月23日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依旧满怀崇敬与骄傲之情穿越时空,遥望朝鲜北方‘死鹰岭’上的冰雪覆盖的阻击阵地,那一具又一具志愿军英雄战士血肉之躯塑成的伟岸冰雕,仿佛就在眼前!!
           每当11月2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我们满怀崇敬、骄傲与感激之情,向整整十九万中华民族的优秀致以崇高的敬意!!
           为了所有的中国人,为了所有海外赤子和我们的后代子孙都能够挺直了腰杆,有尊严的活着,他们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英魂,永远的留在了三千里江山的青山峡谷之中!......
           所有中国人和后代子孙们,请世世代代记住他们!请记住这支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叱咤风云的英雄军队!!
    居然有人点踩!
  • 阿武ZSW
    电动车骂骂咧咧的退出了这个区域。
    这个地区使用电动车,估计要用火加热电池组。
  • 太湖樵子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还有比南极洲更寒冷的地方,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极端超低温到了摄氏零下70多度的地方,居然还有人类居住!!  一边读文章,一边自我脑补想象当地居民在严寒...额...不对,是极端酷寒条件下顽强生存的各种“场景”,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燃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元首军队精锐在苏联冬季冰天雪地作战,必须同时面对酷寒和苏联军队顽强作战两个“强大而可怕”敌人的情形,尽管“竭尽全力”+‘苦苦撑持’,最终还是被冰雪冻成了意志全无的“僵尸大军”、无可奈何败阵下来的悲催情形!!至于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历史故事’,更是“毋庸赘述”!!
           对比之下,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半岛上爬冰卧雪历尽艰辛,那些宁愿冻死、牺牲在阵地上也不后退半步的勇士们,他们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那一座座志愿军勇士血肉之躯化成的冰雕,他们那无比刚毅的神情、依旧保持着的战斗姿态,彰显出中国军队何等的英雄气概!!
          老朽青年时代读过一位美国战地记者撰写的《黑雪》一书,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当尖利的号声响起,大量中国军队就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蜂拥而至,这支衣着单薄手持日制旧式武器的军队凶悍无比,就像是‘杀不死’的!...... 战斗结束后,我从士兵和下级军官眼里看见的,不是经历恶战之后的疲惫与消沉,而是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包括少数下级军官在内的很多人都崩溃了”......
           这是一支什麽样的军队啊!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胶鞋、有的头戴大檐帽,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严寒之下实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只能用洗脸毛巾包裹着露在外面的脖子和脸庞......他们的食物给养奇缺,很多时候只能啃着冻得硬邦邦像石头一般的土豆充饥!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将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加强营的重火力装备超过我一个军,装备有重型坦克,制空权在握,“空地支援”配合‘炉火纯青’到了间隔35米都不会误伤自己人地步的“超级现代化”军队+联合国军,打得披盔撂甲哭爷唤娘狼狈不堪!!他们才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记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在检阅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们说过的那段值得让所有华夏儿女和后代子孙世世代代刻骨铭记的豪迈话语:~~“任何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架上几门大炮就可以吓唬住中国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朝鲜半岛那场血与火、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昂首挺胸迈入世界大国之列!!
           朝鲜半岛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每当寒冬来临,在12月23日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依旧满怀崇敬与骄傲之情穿越时空,遥望朝鲜北方‘死鹰岭’上的冰雪覆盖的阻击阵地,那一具又一具志愿军英雄战士血肉之躯塑成的伟岸冰雕,仿佛就在眼前!!
           每当11月2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我们满怀崇敬、骄傲与感激之情,向整整十九万中华民族的优秀致以崇高的敬意!!
           为了所有的中国人,为了所有海外赤子和我们的后代子孙都能够挺直了腰杆,有尊严的活着,他们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英魂,永远的留在了三千里江山的青山峡谷之中!......
           所有中国人和后代子孙们,请世世代代记住他们!请记住这支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叱咤风云的英雄军队!!
    专门登录点赞并回复。
    昨晚才看了一年前的《长津湖》,非常震撼感动。
    可惜这样好的正面题材由于过去的很长时间由于各种因素而被抑制,但是网络上对抗美援朝的污蔑确从来没有停止过,导致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歪曲的历史充斥在耳间。
    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历史,更不能忘本。
  • 全部楼层
    bjpc
    谁告诉你辐射散热很慢?举个例子讲,热水瓶胆,为什么要镀银?你不镀银试试,光靠瓶胆抽真空能保温?透明的玻璃瓶胆能保温?在太空低温环境下,辐射散热是非常快的,所以航天服中必须有一层反射辐射层,否则无法保证航天服的保温能力。
    嗯嗯,你说的都对,了不起
  • 深白色_ 一鲸落,万物生。
    全部楼层
    bjpc
    燃油车上的电池咋没跟电动车一起骂骂咧咧的退出了这个区域呢?
    说的好。
  • 深白色_ 一鲸落,万物生。
    阿武ZSW
    电动车骂骂咧咧的退出了这个区域。
    所以我们该庆幸能使用电动车
  • 全部楼层
    bjpc
    那我问你,太空中的卫星、空间站怎么办?也“骂骂咧咧的退出了这个区域”改用燃油发动机24小时不熄火?你认为太空中的温度是热带温度?
    在天空怎么烧油?
  • 全部楼层
    治皮匠
    所以你要搞清楚生活和科学探索的区别,别杠了,也别回我了,真累。
    你耐性真好😂
  • 全部楼层
    治皮匠
    所以你要搞清楚生活和科学探索的区别,别杠了,也别回我了,真累。
    科学探索是为了什么?目的不就是为了人类的生活么?脱离了人类的生活,科学探索有什么意义呢?
  • 全部楼层
    bjpc
    只要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为什么没意义?照你这么说,我又要举太空的例子了,若论不适合生存的环境,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也比外太空不知好多少,我们不也要走向宇宙么?不也要去外太空进行资源开发和进行不适于在地球上进行的生产活动么?毛主席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所以你要搞清楚生活和科学探索的区别,别杠了,也别回我了,真累。
  • 全部楼层
    &背景辐射
    太空中,各种人造设备的挑战是如何散热,而不是保暖。

    太空没有热传导介质,只靠辐射散热是非常慢的。

    你也是官网老人儿了,经常看到你的评论。这次有点想当然,不过不是你的错,因为这类知识反常识。
    谁告诉你辐射散热很慢?举个例子讲,热水瓶胆,为什么要镀银?你不镀银试试,光靠瓶胆抽真空能保温?透明的玻璃瓶胆能保温?在太空低温环境下,辐射散热是非常快的,所以航天服中必须有一层反射辐射层,否则无法保证航天服的保温能力。
  • 太湖樵子 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尔......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没想到还有比南极洲更寒冷的地方,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极端超低温到了摄氏零下70多度的地方,居然还有人类居住!!  一边读文章,一边自我脑补想象当地居民在严寒...额...不对,是极端酷寒条件下顽强生存的各种“场景”,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燃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元首军队精锐在苏联冬季冰天雪地作战,必须同时面对酷寒和苏联军队顽强作战两个“强大而可怕”敌人的情形,尽管“竭尽全力”+‘苦苦撑持’,最终还是被冰雪冻成了意志全无的“僵尸大军”、无可奈何败阵下来的悲催情形!!至于拿破仑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历史故事’,更是“毋庸赘述”!!
           对比之下,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半岛上爬冰卧雪历尽艰辛,那些宁愿冻死、牺牲在阵地上也不后退半步的勇士们,他们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那一座座志愿军勇士血肉之躯化成的冰雕,他们那无比刚毅的神情、依旧保持着的战斗姿态,彰显出中国军队何等的英雄气概!!
          老朽青年时代读过一位美国战地记者撰写的《黑雪》一书,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当尖利的号声响起,大量中国军队就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蜂拥而至,这支衣着单薄手持日制旧式武器的军队凶悍无比,就像是‘杀不死’的!...... 战斗结束后,我从士兵和下级军官眼里看见的,不是经历恶战之后的疲惫与消沉,而是恐惧!无处不在的恐惧!...包括少数下级军官在内的很多人都崩溃了”......
           这是一支什麽样的军队啊!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胶鞋、有的头戴大檐帽,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严寒之下实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只能用洗脸毛巾包裹着露在外面的脖子和脸庞......他们的食物给养奇缺,很多时候只能啃着冻得硬邦邦像石头一般的土豆充饥!可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将武装到了牙齿,一个加强营的重火力装备超过我一个军,装备有重型坦克,制空权在握,“空地支援”配合‘炉火纯青’到了间隔35米都不会误伤自己人地步的“超级现代化”军队+联合国军,打得披盔撂甲哭爷唤娘狼狈不堪!!他们才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记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在检阅凯旋归来的志愿军将士们说过的那段值得让所有华夏儿女和后代子孙世世代代刻骨铭记的豪迈话语:~~“任何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架上几门大炮就可以吓唬住中国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朝鲜半岛那场血与火、钢铁与意志的较量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个崭新的中国,从此昂首挺胸迈入世界大国之列!!
           朝鲜半岛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每当寒冬来临,在12月23日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依旧满怀崇敬与骄傲之情穿越时空,遥望朝鲜北方‘死鹰岭’上的冰雪覆盖的阻击阵地,那一具又一具志愿军英雄战士血肉之躯塑成的伟岸冰雕,仿佛就在眼前!!
           每当11月2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我们满怀崇敬、骄傲与感激之情,向整整十九万中华民族的优秀致以崇高的敬意!!
           为了所有的中国人,为了所有海外赤子和我们的后代子孙都能够挺直了腰杆,有尊严的活着,他们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的英魂,永远的留在了三千里江山的青山峡谷之中!......
           所有中国人和后代子孙们,请世世代代记住他们!请记住这支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叱咤风云的英雄军队!!
  • 全部楼层
    bjpc
    那我问你,太空中的卫星、空间站怎么办?也“骂骂咧咧的退出了这个区域”改用燃油发动机24小时不熄火?你认为太空中的温度是热带温度?
    太空中,各种人造设备的挑战是如何散热,而不是保暖。

    太空没有热传导介质,只靠辐射散热是非常慢的。

    你也是官网老人儿了,经常看到你的评论。这次有点想当然,不过不是你的错,因为这类知识反常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