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津湖之水门桥》一些感触
昨天晚上看了长津湖的水门桥,有一些感触。
最大的感触就是钢铁意志要和钢铁物质结合、统一,达到物意和一。
当时中国如果有好的工业基础做支撑的话,仗会打得更顺、更快、更畅快。从战争的战略、技能、技巧方面来讲的话,美国人是远远赶不上中国人的。从战略上,杜鲁门是无法和毛主席比较的,杜鲁门的谋士们也是远远比不上那么多开国元勋。从战役层面,入朝的彭总和几大兵团领导都是极富战争经验,从战斗组织及战术(如穿插、迂回等)战斗员和战士的技巧和胆识比美军强太多了。但无奈美国人的装备比较好,他可以进行饱和攻击,进行比较完整的炮火覆盖。
所以抗美援朝让中国的领导人更真切的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意识到了没有工业基础就要挨打,所以更加坚定了发展重工业的决心,坚定了独立自主发展武器装备的决心。
但无论在任何时候,中国人的这种精气神是必须要保持的,从最高领导到具体每名战斗员。
在现在国家工业基础这么强大,在武器装备条件这么好的基础上,我们有像抗美援朝时候的精气神,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同意,那这样在宇宙就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