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俄罗斯[3]:普京的焦虑

500

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那年,22岁的普京通过非公开校招进了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新员工培训后他正式上班,低调工作到第9年被派往东德,1990年在柏林墙倒塌后他失业回到家乡列宁格勒,38岁转行进了政坛。今年普京整整70岁,算下来他混迹俄罗斯政坛已经32年,而苏联解体俄罗斯诞生是31年。

在老家混了6年,普京离开圣彼得堡去了莫斯科,又过了4年,也就是在2000年普京通过选举做了俄罗斯正式的总统,他的奋斗经历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老师、老乡、战友、同事的提携。从2000年到2022年的这22年里,普京想方设法一直掌握着俄罗斯的最高权力,至于他的头衔是总理还是总统,都不影响这一点。

俄罗斯法律对总统候选人的规定很简单:年龄至少35岁,在俄罗斯连续居住至少10年,必须是俄罗斯公民。仅仅看这3个条件,普京在余生中都是符合的。俄罗斯宪法还规定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以前超过两次后普京做了一届总理清零了他的连任次数,但是这种方法用第二次就不讲究了。2020年修改宪法时顺便通过了一项把普京的连任次数清零的议案,这是一个出乎地球人意料的新方法。

当总统当得久了,得到的关注也会攒得越来越多,每回临近大选,普京面对“这次会不会参选”的问题都有点不置可否,但是真到了候选人提名截止日期临近的日子,他总会半推半就地宣布参选。普京到底图什么呢?如果说他贪恋权力,倒也不冤枉他,这个既可以通过事实直接证明,他已经第4次做总统了;也可以通过反推间接证明,一个厌恶权力的人无法在那个位置兴致不减地坚持那么久,否则早像他的领路人叶利钦那样辞职让贤了。

500

(普京参加总统大选前登记身份)

但是仅仅以“贪恋权力”解释不了普京一再参选总统的行为。据考证,普京本人没有说过那句安在他头上的名人名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但是在每次竞选拉票时的讲话中,在每次当选后的就职演讲中,普京都有意思相近且态度诚恳的言论,在之后的工作中他也非常努力。作为一个纯正的斯拉夫人,他确实在重振俄罗斯,这是他权力欲之外的政治理想。

俄罗斯和我国有一个地方是相似的,那就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封建强权统治模式,普通民众只能选择服从和被安排,当然也早已习惯了服从和被安排,自由要张弛有度地慢慢释放,像被西方蛊惑的叶利钦那样把自由的进度条一次性拉满然后点“确定”按钮,俄罗斯社会反而会因为“醉氧”而出问题,这个是普京和他的团队认识到的问题。

所以在普京做总统的前些年,是让俄罗斯一定程度上苏联化和沙皇化的过程,俄罗斯变成了俄罗斯人熟悉的那个模式,这个模式虽然不利于创新和经济繁荣,但是好歹国家的稳定和完整保住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振兴,这个老难了。

在一个已经总统制化的国家里,反对派是法律允许且合法存在的,在总统联邦制下进行权力集中,就需要在克里姆林宫以及全国85个联邦主体的重要岗位上安排自己人,这就出现了“寡头制”的部分特点,这种时候如果不能抵制西方自由思想的攻击,民众如果不能从整体国家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而一味追求个人的自由主义权利,那么反对派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坏了大事。

俄罗斯人有维京海盗的血统,还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所以我们称他们是“战斗民族”,战斗民族并不安分,支持普京的人是他忠实的战士,反对普京的人又是他的麻烦。每逢重要的日子到来,全国各地总会聚集大量的青年男女站在街头摇旗反对普京,反对者中的部分领导者很有影响力,有些长期得到欧美的支持,反对派是法律允许的,这让普京很焦虑。

500

(被逮捕的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

那些著名的反对者后来都触犯了法律,有钱没钱总能触犯法律,然后进去反思几年,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几年出来后一般都会老老实实,如果出来后还是不老实,那就继续触犯法律回炉改造。还有一些屡教不改的偷偷跑到国外,在欧洲和美国的资助下将反对事业国际化,他们的命运会更惨一些,江湖上失传已久的神经毒剂会为了他们重出江湖,比如纳瓦尔尼。

2020年12月22日,一条上下议院通过的法案送到了普京的办公桌上,普京毫不犹豫地签字让它生效,这条法案规定:总统卸任以后,除非犯下叛国这样的大罪,否则他本人及其家人不能被任何人起诉,也不能被逮捕甚至搜查。这条法案的出现不一定表明普京2024年打算退隐江湖,起码在他连任失败的时候,不至于遭到生不如死的羞辱和清算,或者连夜带着亲人跑去叙利亚隐居,这个法案让普京来自国内的焦虑少了一大块。

个人职业生涯的稳定与退休后的安危只是普京焦虑的一部分,国家的处境和未来更让他焦虑,因为普京有政治理想。俄罗斯从来都没有打算做一个守着大片土地卖农产品过日子的三流国家,而是要以自己庞大的国土为中心,先整合前苏联时代的东欧国家和中亚国家,然后向欧洲和亚洲扩展自己的宗教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最后在欧亚大陆形成一个庞大的联盟,而它自己是那个联盟中心的主宰者。

2015年元旦节,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起和推动下成立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听名字这应该是个跨大洲的经济组织,该组织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亚经济联盟”成立时只有3个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7年过去了,该组织的成员国变成了5个,另外加入的两个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而且都是2015年加入的,之后的7年再没有任何国家加入。要是看“欧亚经济联盟”来顾名思义的话,应该把欧洲和亚洲全包进去,但现实很骨感。

2016年6月份,普京又提出了“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这个计划更厉害了,它设想的是把欧盟、东盟、上合组织全部包括进去,在整个欧洲和亚洲所有国家之间,建立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核心当然是俄罗斯,目标除了实现共同体之间经济互通和政治互助外,还有对抗美国的想法。这个计划实在太大,囊括的国家太多,至今还停留在概念和草图阶段,尽管普京在不同场合屡次提及,但一直无法落实。

500

(普京接见军队高级将领)

任何类似牵扯了其他国家的计划,推动起来都是复杂、漫长以及进展缓慢的,尤其是涉及经济方面的计划,推动进展跟发起人自己的经济实力关系很大。大家或许也注意到了,不论是我国发起的“上合组织”还是“一带一路”计划,隔三差五总能看到一些进展和动向,而俄罗斯发起的“集安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大欧亚伙伴关系”,多数时候都很安静。

在新年之交,哈萨克斯坦发生严重暴乱的时候,“集安组织”抽调人马组成安全部队,在俄罗斯的主导下进入哈萨克斯坦平息战乱。或许这是很多同学第1次听说“集安组织”,也就只有出现这种级别的事情时,我们才能看到这个非秘密组织的身影。“集安组织”全名“集体安全组织”,2002年成立,已经有20年时间;它是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独联体”在合同到期后升级而来的,而独联体成立于1992年,所以算下来这个组织已经整整30年了,但它就是让人感觉陌生。

普京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在振兴俄罗斯的想法面前,他尝试推出了一些让俄罗斯成为世界中心的大战略,可是自身实力的差距让这些战略步履维艰,这太让他焦虑了。相比以前的苏联和沙俄时代,现在的俄罗斯只剩下军事影响力,所以比起那些空洞的庞大计划,普京2014年拿下克里米亚,2015年介入叙利亚冲突,2021年屯兵乌克兰边境,倒是在扩大俄罗斯全球影响力方面效果显著。军事手段虽然越用越香,可是带来了美国和欧洲的封锁和反制,让俄罗斯更加孤立无援,普京的政治理想乃至国家存在,都因此更加依赖我国这个战略协作伙伴的支持。

普京的个人能力很强,他解决了自己职业生涯不能长期持续的焦虑,解决了反对派让自己工作不稳定的焦虑,解决了退休后不能安度晚年的焦虑,却解决不了俄罗斯进步迟缓面临在头部国家掉队的焦虑,它受限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又受限于他改造后的国家制度,制度几乎是为他自己量身定制的,换了别人大概率玩不转,可是他又不能向天再借500年,终究还是得换一个人,这太让人焦虑了。

【参考资料】:

[1]温俊轩.地缘看世界[M].中信出版社.2021年2月.第4章:西伯利亚与东欧平原

[2]土肥恒之.摇摆于欧亚间的沙皇们[M].八旗文化.2018年2月.第四章:女皇时代

[3]闻一.俄罗斯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九章:卫国战争

[4]张豫.一个人的振兴-直面普京[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三章:走向权力中心,第八章:“双翼外交”

[5]毕洪业.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及影响[J].俄罗斯研究.2018年第2期

[6]马蔚云.俄罗斯人口低生育率初论[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2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