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载美国制度与乔治•华盛顿其人的汉语文献
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节选)
熊月之
1817 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銛在向朝廷报告有关外国船只问题时,称美国来华货船较多,亦最为恭顺,并谈到美国没有国主,头人四年一换:
“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事务,任听各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这是迄今所见中文资料中,中国官员第一次注意到美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但是,没有提到华盛顿的名字。
1819 年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南洋所写中文读物《地理便童略传》中,对美国政体有所介绍,内称 “花旗国无王,只有一人称总理者治国家的事,期在任四年,然后他人得位。”书中也没有提到华盛顿名字。
1820 年至 1821 年间,英国传教士在南洋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刊载米怜《全地万国纪略》,介绍了美国情况:“花旗国,其京曰瓦声顿。此国原分为十三省,而当初为英国所治。但到乾隆四十一年,其自立国设政,而不肯再服
英国”。这个国家虽为新国,但土地广袤,其民人年年繁殖加增,“日后此国谅必为亚默利加全地之最大者。盖其人有智有力,其今所有之地为宽大,好为耕织,又盛产各物,又其海边之港为多”。这份杂志提到的是华盛顿其地,还是没有提到华盛顿其人。
直到 1830 年代,华盛顿的名字才开始在中文出版物中出现。
1837 年,传教士所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杂志,第一次明确述及华盛顿。杂志在一篇题为《论》的论说中,介绍美国情况,称其国行宽政,以仁义建国,民人富庶,国势强盛。文中称赞“华盛屯”(华盛顿)有尧舜之德,能解救人民,不贪恋权位。
1838 年 2 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刊载一篇题为《华盛顿言行最略》的文字,比较具体地介绍了华盛顿的事功、道德与历史地位。
同是 1838 年,美国传教士高理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日后署名“裨治文”)在新加坡出版《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各方面的情况,对华盛顿的历史功绩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