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三国博弈,关羽成为了牺牲品
这才是真正的五虎将之武圣篇(8)
主笔:闲乐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大将关羽北上攻打襄樊,水淹七军(汉制一军为五千人),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等三万余人,一下子信心爆棚,于是将江陵后方的部队又调了不少到前线,对曹魏展开了全面战略进攻——其主力进围曹仁于樊城,困将军吕常于襄阳;并另遣别将远略伊洛之地的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梁县,乃至许都附近的郏县,都出没着关羽派出的敌后武工队,或者打着关羽旗号的杂牌游击队。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天下为之惊叹!而曹魏政权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连关中营帅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见《三国志 杜袭传》),曹操都不敢征伐,只能派人安抚;甚至曹操的统治核心邺城,竟也爆发了规模庞大的谋反活动:相国府西曹掾魏讽口才极好,浮华而能惑众,是邺城的意见领袖级的人物,于是忽悠了长乐卫尉陈祎及多名原荆州降臣张绣、宋忠、王粲、刘廙等人的子弟,竟意图起兵夺邺,响应关羽。幸被曹丕发觉,将其扑灭(注1)。
注1:正由于曹丕亲身经历了拥汉派士族在建安末年与关羽的活跃联动几乎将曹魏的统治毁灭,所以上位后便大量让渡权力给士族,并礼遇卫臻、杨彪等汉室遗老,收买人心;而最终促成曹魏内部拥汉派势力彻底沉寂并转化。证据就是汉魏嬗代后,曹魏便再未发生过一起以“复汉”为名的政变或起义,蜀汉也从此失去了最后的内外夹击曹魏的机会。
总之,曹魏的情况是非常危急,在襄阳太守吕常墓中出土的《横海将军吕君碑铭》,也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关羽)猖獗为寇,荡摇边鄙,虔刘(杀戮)民人,而洪水播溢,泛没樊城,平源十刃,外渎潜通,猛将骁骑,载沈载浮。于是不逞作慝,群歹凶鼎沸,或保城而叛,或率众负旌,自叩敌门,中人以下,并生异心。”可见当时荆北之地是一塌糊涂,曹魏各县纷纷投降关羽,包括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曹操分南阳郡西部而置,治今河南淅川西南的丹江南岸)傅方等曹魏高级官员也都临阵倒戈。只剩襄阳和樊城两座大水浸泡下的仍在苦苦坚持。关羽遂又写信给驻守上庸的刘封,让他发兵沿汉水而下,与自己夹击襄樊。当时上庸与襄樊之间的南乡郡已叛投于关羽,刘封此时西援没有任何阻碍!
襄樊枢纽江汉,砥柱江南,国之巨防也,一旦有失,关羽便可沿着宛襄古道直扑南阳(襄阳-邓州-宛城),然后再由宛洛古道(宛城-方城-叶县-襄城-许昌-洛阳)威胁中原(注2),如此则许洛之地危矣!而许下的屯田更是掌握曹魏及其军队之粮食供应命脉,绝不容有失。
所以曹操赶紧召集群臣商量救援事宜,并欲迁都以避其锋芒,否则万一被关羽抢了汉献帝在手,日后曹魏的政权合法性就要荡然无存了。
注2:荆襄、宛襄、宛洛古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道与官道,开发最早,也最为便捷。
可曹操手下两位新进谋士司马懿和蒋济却表示反对,并献策道:“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喜。可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危自解。
曹操点头称善。孙子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荆州显然就是衢地,伐交重于伐谋也。而鲁肃去世吕蒙上位后,吴蜀联盟矛盾重生,此时关羽又称雄于长江上游,孙吴必感严重威胁。如能借此机会诱使吴蜀之间开战,则我渔翁得利,岂不因祸得福?
说到底,所有军事上的联盟,都是利益的联盟。只要有利益,魏蜀吴三方中任意两方都可以随时联盟,也可以随时翻脸,不要太僵化,不要太拘泥。
而谁能够始终对此复杂的格局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谁就是三国的赢家。
于是,曹操一面派使者前往东吴,一面派出了救火队长、平寇将军徐晃,从宛城驰援襄樊。徐晃虽然没打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仗,但他为将三十余载,经验老道,有勇有谋,行事稳重,是曹魏诸将中少数还未曾打过败仗的良将。如今乐进被打爆,曹仁被打傻,于禁庞德也被擒被杀,张辽夏侯惇则远在合肥,曹操不靠徐晃,又还能靠谁呢?
另外一边,曹魏使者跑去一说,孙权果然动心了,政治本来就是个标准的娼妇,陪谁玩一把,那要看谁出的嫖资多,荆州之于东吴,犹如汉中之于巴蜀,若能得到,孙权愿意出卖灵魂,于是果断背叛吴蜀盟约,回信请求讨伐关羽,以为朝廷效力,但请求不要把消息泄漏出去,使关羽有所防范。
曹操微微一笑:好你个孙仲谋,真鬼,我还不知道你那点花花肠子:想把事情瞒的严严实实,然后让我先出兵攻击关羽的北进部队,待我俩斗个两败俱伤你再出兵,是不是?
嘿嘿,那不如就来个将计就计,看谁鬼过谁?
于是,曹操表面答应为孙权保密,暗中却连忙派人将孙权书信用快马送至前线徐晃处,让他觅机泄露给关羽及曹仁欣赏。
另外,曹操还发了一道诏书,命令江淮部队也来驰援襄樊。关羽实在太可怕了,襄樊也实在太重要了,而且打了这么多败仗,曹军实在不能再输了。否则民心士气将无可挽回。
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江淮的曹魏主力部队都撤走了,孙权才会放心大胆的调遣其东部的军队,倾兵去偷袭江陵嘛!
但这也是非常惊险的一招,江淮部队是曹操最后的本钱了。这里不仅有张辽与夏侯惇的主力中央军,还有扬州刺史温恢、豫州刺史吕贡、兖州刺史裴潜所率领的地方部队(见《三国志 温恢传》),也就是说,曹操几乎将整个北国的力量都调去救荆州了,此时若孙权突然变卦在合肥发难,也许东面的半壁江山将不归曹魏所有。
但很可惜,孙权并没有像我们这样去算账,原因有二,一则此前逍遥津之战孙权已被张辽打傻了,二则吕蒙跟孙权分析说:“徐土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后世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也说:“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孙权这也是两害相权而取其轻,没有办法的事情。当然,孙权如此选择之后,也就注定他只能做一个割据东南的军阀,而永远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资格。所以顾祖禹又说:“孙氏东不得广陵,西不得合肥,故终吴之世,不能与魏人相遇于中原。”等到邓艾经营淮河,在此屯田驻守,孙吴的末日也就到了。
另外,关羽的一些所作所为,也让孙权有了背叛联盟的把柄。至少在天下人面前,可以稍稍说得过去。
原来,当年荆州南三郡之争与联盟重要推手鲁肃的去世,让孙刘的联盟关系面临危机。这时孙权突然心生一计,主动提出要与关羽结亲,希望为世子孙登迎娶关羽之女,若此事得成,关羽之女日后有可能成为东吴的皇后甚至太后,这样一来,关羽就成了孙权的自家人;这是一种收买,也是一种勾搭,总之,硬刀子不行就来软的。当年曹操就让自己的儿子曹彰娶了孙权堂兄豫章太守孙贲的女儿,曾使孙贲在赤壁之战前颇为动摇。
而且孙权也不是第一次用婚姻关系行阴谋之事了。当初孙刘初盟,孙权将妹子嫁给了老男人刘备,说起来是吃亏了,但刘备娶来才发现,这孙小妹不但“骄豪刚猛”,手底下还有数百全副武装的侍婢!可见孙权表面上说是“进妹固好”,其实分明就是来监视刘备的;后来还想夺了阿斗去东吴做人质,简直丧心病狂!关羽若让女儿嫁去东吴,以后估计也没啥好下场。
所以,面对孙权的软刀子,关羽自然应当婉拒。但问题是,关羽为人太过“刚而自矜”,竟“骂辱其使”,这就让孙权太丢面子了。
还有一件事,关羽俘虏了于禁三万多人后,将他们安置在了江陵。这让后方的后勤负责人南郡太守糜芳压力陡增,于是“擅取权湘关米”,暂且渡过难关。这又给了孙权出兵的借口。
而与此同时,徐晃也率领了一支先头部队抵达阳陵陂(在樊城西北约八里),由于曹魏的中原兵力在汉中之战与水淹七军中基本败光,如今只能凑一些新兵给徐晃,所以徐晃虽深知如今樊城危在旦夕,但仍不敢向前逼近。
徐晃和关羽一样,也是河东郡人。关羽从前在曹营时和他交情还不错,互相有多少水平也相当清楚。徐晃明白,就凭自己这些新兵,还不够给关羽塞牙缝的,所以还是先别去丢人了,先等等后续援军吧,另外也好等洪水退掉。
不久,将军徐商、吕建率第二波援兵来到阳陵陂与徐晃会和,并带来曹操的命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曹操与徐晃的意见是一致的: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可战也!而且决战时机也得跟孙权配合得刚刚好。所以目前徐晃仍须以静观变,随变而动,待战机到来,再相机行动,及时出击。
并且,他们也一致相信,曹仁虽然只有数千人,但一定能守住樊城!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而外有强救,则樊城必不失也!
徐晃曹操胆子好大。当时,樊城的城墙已被洪水浸泡而处处崩坏(注3),有的地方甚至离水面仅数尺高,狂风刮来,大的浪花已能飞入城内,人在城下,观城外江水,犹如悬在头顶,蔚为奇观;而关羽的大船就在城外如饿狼般逡巡,帆樯林立,旌旗蔽天,里三圈外三圈,重重封锁,搞得樊城内外断绝,粮食欲尽,一时人心惶惶,诸将遂劝曹仁:“今日之危,非力可救;可趁敌军尚未合围,乘舟夜走,虽然失城,尚可全身。”只有汝南太守满宠坚定不移,表示:“眼下是山洪暴发,来得快去也快,岂能长久?不旬日即当自退。听闻关羽已遣别将北上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而其所以不敢轻进者,是恐吾军袭其背后也。今若弃城而去,黄河以南,恐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
注3:中国古代的城,很早就包砖了,考古发现北魏洛阳城的阊阖门就已经包砖,另外根据文献北魏邺城也是包砖的(据《水经注》:“其城东西七里,饰表以砖”)。但三国时尚没有砖墙,只有夯土墙,长期浸泡,就会软化坍塌。
曹仁也明白,襄阳对于天下全局拥有决定性意义,关羽手下战将已经将兵锋推进到了许昌旁边的郏县,之所以没有长驱直入,只因为有襄樊的掣肘,若此处丢失,关羽必趁势北进,横扫许洛。所以曹仁根本没有退路,要么坚持到活,要么坚持到死,总之不能跑,咱们跟关羽拼啦!满宠更会来事儿,竟学高祖刘邦做白马之盟,将白马沉入河中,与将士们盟誓:愿同心固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关羽此时,非常焦虑,人曹魏的援军徐晃都来多久了,我的援军刘封咋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为今之计,只有赶紧阻击徐晃了,于是挤出部分人马在阳陵坡东南约五里的偃城一带占领阵地,堵住徐晃南援之路。可徐晃兵多根本不怕,他竟派一支工兵绕过偃城,声称要在蜀军背后挖一条沟堑,以断其归路。蜀军闻讯大惊,连忙烧营撤走。这时洪水也渐渐退去,徐晃于是进占偃城(在樊城西北三里),两面连营,稳扎稳打,慢慢向关羽军营逼近,并一直逼近到距离只三丈远,这才打住。
离得这么近,徐晃还是不急于开战,而是派人偷偷挖了条地道,通过地道越过关羽军营来到樊城下,然后用箭将孙权的书信射入樊城内,并故意射落到关羽军营中,樊城军民闻之,自然更是志气百倍,日夜修补城墙,示以坚守。关羽则陷入了犹豫纠结之中:这是曹操的退兵之计,还是孙权真的背盟?我应该前功尽弃撤围回保、还是不顾一切继续攻城?
其实,关羽若是现在赶紧撤围,当可回去与吕蒙能有一拼,这样虽然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却能保住南郡,也算是见好就收。然而,关羽想了半天,觉得东吴那是不足为虑——
首先,关于蜀汉与东吴荆州这笔烂账,此前已通过谈判得到了最后的解决,约定双方以湘水为界,为此蜀汉方面还将湘水以东的长沙与桂阳二郡无偿割让给孙权,为两国抗曹统一战线做出了牺牲。
其次,就算东吴无耻背盟,那江陵、公安也都是天下坚城,绝非孙权旦夕可拔。要知道当年周瑜打江陵,打了一年多才拿下,何况这些年来关羽一直在增修江陵城,使其坚固更胜从前,哪有可能轻易被东吴拿下。
况且,自鲁肃死后,吕蒙到任陆口,便“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陆逊也多次写信表示仰慕关羽,“称其功美”,还说什么“虽昔年晋文城濮之师,淮阴(即韩信)拔赵之略”,都没有超过将军您呀,又“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一顶顶高帽子,戴的关羽爽歪歪。所以关羽觉得,双方之间虽有些龃龉,但并未到联盟破裂的地步,或许,这些书信只是曹魏方面的计谋?
而就在这时,曹操的第三波援军又到了,为平难将军殷署与将军朱盖等率领的十二营兵马(汉制一军为五营,一营为千人)。至此,徐晃才有了可以与关羽一战的实力,于是立刻发动了进攻。
此时,樊城外尚有积水,关羽军主力在一个大土堆上(围头),其他围城部队则分别部署在另外四个高地上(四冢),成犄角之势。孙子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所以这一仗,徐晃就用一个“声东击西、引蛇出洞、围点打援”之计,假装要攻打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高地;四高地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关羽闻讯忙率步、骑兵五千人出援,结果正好碰上徐晃在半路等着呢!
两军正面决战在即,马上就要你死我活,徐晃却忽然提出要和老乡关羽聊聊天,叙叙旧。
如此兵凶战危之际,两位老友,却在万余将士的注目礼下,含着阔别的思念,但说平生,闲话家常,笑谈往事。英雄对战,果然别有一番风度。
关羽为刘备五虎将之首,平生傲慢,睥睨天下,就连孙权、黄忠、马超这样的牛人都没看在眼里,所以天下豪杰士大夫中能入他法眼的,全中国也没有几个。而徐晃虽临危受命而来,但如今只是曹操手下的平寇将军,在曹魏五子良将中排名最末,其无论地位、名气都远逊关羽,但关羽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想
当年,关羽陷于曹营,只有老乡张辽与徐晃(同为河东郡人)对他最好,三人常常在一起对饮,那段时光,倒也让关羽相当怀念。《蜀记》上说:“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相爱二字,尽显战火之下的英雄情谊。
身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所谓同乡情谊了。但在汉代,由于国家大力提倡复兴儒家乡礼,当时地方的宗族活动与乡饮酒礼都非常兴盛,导致两汉以降,以“郡”为单位的同乡意识越来越重要。比如学者胡宝国就发现,《史记》记述人物籍贯大多用县名,而《汉书》就主要用郡名了。而学者刘增贵发现,汉代的同乡关系主要有“乡里”与“州里”两个层次,“乡里”指同郡人,“州里”指同州人,但重要性不及乡里。关羽和张辽都是并州人,属于“州里”;而徐晃与关羽都是河东郡人,属于“乡里”,关系自然要更为亲密。而同乡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在居乡时还不十分明显,但在汉末的离乱背景下却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当二人开心的聊完天叙完旧,关羽还沉浸在美好回忆中时,徐晃却突然面对魏军,高声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
关羽大惊失色,高呼:“大兄,是何言邪!”老哥你咋这么无情呢?
徐晃正色道:“此国之事耳。”我俩即便情深似海,今天也要你的命!
关羽摇头长叹,什么“宿相爱”,这都是啥塑料兄弟情啊!于是一马当先,直冲晃阵,又要来个万军从中取上将头颅。徐晃和关羽这么熟,当然早有准备,令旗一挥,五百弓弩手同时发射,关羽被箭雨挡住去路,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忙拨马跑回,徐晃趁势率大军掩杀,蜀军一时扎不住阵脚,纷纷往后退,关羽干脆命令全军撤回本营坚守,那营前有战壕十条、鹿角十重,除非他徐晃有装甲坦克,否则绝冲不进来!
图:古代的防御工事:鹿角徐晃当然不打算硬冲,壕沟和鹿角都是骑兵的天敌,硬冲那是找死!所以必须步兵先上,让他们在盾牌和弓弩的掩护下冲到围前,一面拔鹿角,一面搭浮桥,且战且前,接连突破了十重防线,终于打开了一条通路,然后让骑兵立刻冲锋,长驱直入,中间开花!
而城内曹仁、满宠见关羽鹿角已破,阵势松动,也赶紧率军冲出重围,来个内外夹击!
而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江陵守将糜芳竟然不战而降东吴了!
什么?关羽万没想到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世上谁投降都有可能,这糜芳怎么可能投降呢?他可是汉中王的小舅子,堂堂南郡太守啊!蜀汉元勋,投降东吴?这也太刺激了吧!
但事已至此,关羽再也无心与徐晃、曹仁恋战,赶紧撤退南归!
关羽虽退,但仍派战船封锁汉水,以隔绝樊城与襄阳之通路。回头等打败了孙权,再回来跟曹军玩儿!
曹操听闻关羽退走,赶紧给徐晃曹仁发信,要他们千万不要随后掩杀,否则,关羽、孙权若在情急之下再度联合,形成前次赤壁之战的局面,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就让关羽去跟吕蒙恶斗吧,最好斗个两败俱伤,就算没两败俱伤,我军也只能隔岸观火,切切不可争功,哪怕孙权灭掉关羽夺得荆州也没关系,总之一定要让孙权杀掉关羽而撇清我们,如此刘备必与孙权不共戴天,吴蜀将化矛盾为仇恨,爆发全面战争。到那时就是曹魏完成统一大业的好机会!
曹仁徐晃得信,不由暗赞曹操心思缜密、谋略深远,不贪心、知进退、能止盈,有此老板,真乃我大魏之福也!
其实,关羽水军还控制着汉江航道,曹军哪里有办法渡江追击,这一切,不过是曹魏史官借机再吹嘘太祖一把罢了。总之,接下来,就是关羽和东吴的对决了,徐晃已完成了他的使命,于是引兵北归,同时派一支部队收复南乡郡,堵住上庸刘封东援关羽的通道。
徐晃多虑了,刘封压根就没空管关羽,他和他的搭档孟达正斗得火热呢!
但不管怎么说,徐晃胜利了,他在最危急的时刻保住了曹魏的江山,于是曹操“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对他厚加封赏。曹操死后,徐晃升任右将军,一直留驻荆州战区养老,直至太和元年(227年)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