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化的“加勒比海盗”
《加勒比海盗》是迪士尼出品的电影,但海盗们在历史上确有原型。最早期的海盗世界上普遍较为公认的是北欧维京人,而“维京”在英语中本身就有海盗的意思。维京人是现在北欧挪威、瑞典、丹麦的祖先,别看现在这些北欧国家富得流油,可是在古代他们生活很困难,属于欧洲比较穷的地方。而且他们有个规矩,只有长子才能继承财产,这意味着其他兄弟姊妹连个子儿都分不到。于是非长子不得不外出讨生活,然而生活不易,他们发现只有劫掠来钱最快。事实上,在希腊罗马人眼中,高卢、日耳曼、凯尔特人、维京人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人都是森林草莽中讲鸟语的野蛮人——蛮族。
欧洲的发家史源于地理大发现及随之而来的掠夺。1492年哥伦布首次在巴哈马群岛登上美洲,掌握了通往美洲的航线。在这里,西班牙人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金矿和银矿。加勒比海成为当时欧洲商船返回西班牙的必经航道,是全球最大的财富运输线。英国、法国、荷兰不甘落后,丹麦和爱尔兰也加入了竞争,相继在加勒比海岛屿建立殖民地,英国在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仍然无法彻底击溃强大的西班牙,于是就颁发私掠证,允许武装民船打击敌对国的商船,所得的利益由私掠船主和英王室平分,作为回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港口会暗中允许这些私掠船停靠补给,对等的,私掠船也绝对不能允许攻击英国的任何船只,否则将被列为真正的海盗,被通缉至死。在《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中,英国皇家海军就以授予杰克船长私掠许可证为交换条件。英国海盗活动“合法化”之后,其它国家也纷纷效仿。1691年至1723年加勒比海地区出现了30年的海盗“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海盗活动在商业航线上,有说法称:“全英国就是一大群海盗,伊丽莎白就是最大的海盗头子”。事实上西欧的好多国王王室的祖先都是海盗。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推崇的许多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也做过海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这个时期的海盗使用的武器主要为短火枪和水手弯刀,还配有近距离战斗的匕首、登船斧、火枪,可以发射单颗大铁球或是同时发射多颗小炮弹的大炮等。他们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旗帜和标志,其中诞生了不少“名人”。船长杰克斯派罗的原型是白棉布杰克。著名的骷髅海盗旗就是他设计的。他的两个著名情妇玛丽·德里和安妮·邦尼也是海盗,这应该是女主角的原型。杰克船长醉醺醺、邋里邋遢、娘里娘气的样子说不定在现实中也有根据,因为白棉布杰克船长和他的全部手下包括两个情妇最后被抓获,船长被执行绞刑,临刑前,安妮·邦尼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你当初像一条汉子一样战斗,现在就不会像条狗一样被挂起来了。”
在加勒比海盗的黄金时期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人尽皆知的大海盗——爱德华·蒂奇,人称黑胡子。传说中的黑胡子是不死的,因为他就是死神!黑胡子不仅疯狂,还特别残忍。那时候的加勒比海盗也算是“盗亦有道”,投降的俘虏一般是不杀的。可是黑胡子一旦劫掠一艘船,会将船上所有人都杀掉。不光是杀掉,还常常使用各种残忍变态的方式杀掉,黑胡子似乎很享受那种血腥。黑胡子的胆大包天还不止于此,1718年他竟然攻击英国殖民地北卡罗来纳的港口,将这里抢掠一空!结果当年他就被英国皇家海军砍头后挂在旗杆上,他生前劫掠了一座城池,战利品加起来据说有一亿英镑。他曾说,这世界只有魔鬼和他本人才能找到藏宝的地点。
一直到18世纪初期,1713年之后,取得英西海战胜利,夺得欧洲海上霸权的英国才撤掉了私掠许可证,转头严打海盗活动。于是大部分私掠船退出海洋,而留下的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加勒比海盗。这个时代的结束以一生掠夺数百艘船只的海盗头子,“黑色准男爵”巴沙洛缪·罗伯茨的死为标志。《加勒比海盗》的故事发生在1713年之后,杰克船长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有海盗被杀死示众,以儆效尤。《加勒比海盗》确实极大的美化了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真正的加勒比海盗不会像电影中海盗那样拥有崇高的理想——为了所谓的Freedom(自由),实际上他们唯一的驱动源泉是财富!为了钱他们杀人放火,劫杀商船甚至小型军舰,甚至集结起来进攻居民地。除了打劫商船,不少海盗还兼职搞人口走私,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航线上几乎所有奴隶船都是海盗,区别只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在西方文化中,他们的海盗祖先代表了所谓的“民主权利”(海盗内部才有)和“反抗精神”(用伤害平民来反抗?),这在被叫作礼仪之邦的中国是不可思议的,当然电影并没有就海盗的烧杀抢掠的形象进行美化,而是美化其浪漫,自由,情谊等形象罢了。但杰克船长之所以冒险和自由精神的代表,跟这一历史背景是相关的。因为英国当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海盗看来确实很不厚道。跟欧洲的各国政府比起来,杰克船长的恶就显得不是那么恶了。
中国也有海盗的,但跟西方海盗有点不一样。《加勒比海盗的》的青木夫人,原型是清朝海盗郑一嫂;郑一嫂出身风流场所,后来被海盗掳走,在海盗船长去世之后,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当上了船长。郑一嫂纪律严明,如强奸妇女者,将被处死;任何窃取公共财物或是在乡民中偷盗者,也以死罪论处。郑一嫂及其干儿子兼情人张保仔全盛时期有部属7万多人,大小船1000多艘。大船装有大炮,备有不少短刀、长矛等,小船装有旋转炮,横行南海海域。 劫掠对象以过往的官船、洋船为主,郑一嫂还在1809年痛击了广州内河的英国船只,俘获一艘英舰,斩杀数十英国士兵,令英军震惊。而此时,广东水师的兵力和船只,仅为海盗联盟的四分之一左右。清政府多次派兵剿灭,均遭失败,后来投诚,任副将。1822年,张保仔病死在任上。以张保仔为首的海盗帮派被招安或被剿灭后,清政府未能抓住这一向海洋发展的良机,仍然执行内收性海洋政策,将掌控海洋社会权力的胜利果实丢弃掉。1840年,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翻起张保仔的旧案,在林则徐的建议下,朝廷褫夺了郑一嫂“命妇”(朝廷命官之妻)的头衔。鸦片战争爆发时,郑一嫂仍然积极抗战,为林则徐抗击英军出谋划策,她的事迹还于上个世纪80年代被香港电影人搬上了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