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这一仗,必须胜利
看图说话,这就是当年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爆发之时的整个朝鲜半岛的军事态势!麦克阿瑟,不光只有狂妄,还有出其不意的取胜计谋——他一反包括美陆战第一师师长在内得美军将领的将包括美陆战第一师在内的美第10军与第8军合兵一处的普遍意见,坚持安排海军在朝鲜东海岸咸兴、兴南登陆,在西部第8军进行圣诞攻势的同时,美第10军通过长津湖地区的高山峡谷通道包抄我西部志愿军侧后方。因此前者看似稳妥,但是不能迅速取胜,而后者一旦配合成功,确实就是结束朝鲜战争于鸭绿江边的“全面胜利”,从这点上来看,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就并非只是狂妄之语,只不过有点说得太早了,而已!
此阵势摆开,着实凶险异常,因为西线我志愿军6个军已经无兵可分,但是长津湖必须一战打退麦克阿瑟的“神机妙算”,因此毛主席调动了本来在华东集训用于解放台湾的9兵团3个军紧急北上入朝,一路不停车,甚至都来不及换上北方的冬装——福建冬天去东北哈尔滨的小朋友就知道,同样的羽绒服,南方的根本就没用,何况70年前,只有美军才有羽绒服,我军只有棉衣。出奇制胜,讲究速度,而这时候,美第10军的陆军出身的军长,正在与其主力,海军出身的美陆战1师的师长正在内部“斗法”。当然,后来麦克阿瑟被总统撤了职,美军战史高度赞叹美陆战1师师长的小心翼翼,包括在长津湖的南面修建了一个机场,后来撤退的时候,起到了运输物资与后撤伤员的重要作用,但是从战争出其不意的角度而言,无条件执行麦克阿瑟命令的10军军长,此时则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其可能真的不懂,但是那个时候志愿军9兵团还在赶路中,第10军可以先期全部占领长津湖,而不是后来的被动钻进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设下的巨大口袋。
历史,没有假设!正如毛主席说过的,一下子敌我双方就把牌打出来了,东线美军确实走的小心翼翼,但是又不得不前行,因为上面有麦克阿瑟的严命催促。。。这一点,在西线的沃克的美第8军可就干脆多了,一口气冲进了口袋,被38军大胆穿插,一口气就兜了底,而东线第10军那个一字长蛇阵,刚打了一个蛇头,吃了北极熊团,后面就开始后撤了,三炸水门桥都没能挡住,最后时刻还是让其冲出了包围圈。所以,电影《长津湖》没有拍出我军的那种意犹未尽的无奈,当然作为一部电影,普通的观众甚至连长津湖战役是咋回事,都是头一回知道,打得好看就行。既然,一口气吃不了,那就一路追杀,这在朝鲜战争尚未结束的1952年,美国拍摄的《永不退缩》这部电影中有真实的表现。美陆战1师,从长津湖一路撤退,志愿军一路追杀,直到兴南港的海边,美军上船从海上逃跑,至此长津湖战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