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莫斯科战役,德军已经消灭了几百万苏军,为什么苏军还能反攻?
莫斯科战役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光是1941年底, 苏军死伤和被俘的人数就超过了30万,那会儿苏联全国人口在开战时约1.8亿,不过半年内丢了大片领土,莫斯科战役时苏联实际控制人口也就一亿上下吧。根据后来苏联官方的统计,整个莫斯科战役中,苏军共阵亡60多万人,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可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苏军依然能够牢牢守住莫斯科,并进行了成功有效的反击。
那么苏联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现在很多史学家主流的观点是认为恶劣天气导致了德军的战斗力下降,包括德军司令古德里安也在后来把失败归咎于寒冷的气候。简单的说法就是莫斯科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占了上风,然后第二阶段被泥巴困住了才救了莫斯科。而事实上还有赖于援军的及时赶到,据称莫斯科战役之前在前线已经出现英国坦克和美国战斗机了。
战役结束后,败退的德军撤过顿河。巨大的人员与物资损失使得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前都没能再回到战略进攻的姿态。 莫斯科战役期间,斯大林一直坐镇,没敢离开过,他知道的前线情况都是看电影或听报告的。 而且当时的情况是苏联也对莫斯科的存亡已经不抱太大期望了,属于能顶多久顶多久, 象征意义太大而已,而且主要机关部队指挥系统早已后撤。幸好关键时刻得到了物资与兵源的补充。据统计,从1941年8月到年底,苏联共收到英美提供的物资36万吨,1942年245万吨。而当时莫斯科城内的新兵基本上训练个几周最多两个月三个月就拉上战场去了,兵源也得到一定解决。在天时地利的帮助下,德军的败退是有理可据的。
这个“没敢”是什么意思?
是嘲笑斯大林胆小不敢上前线?
还是赞扬斯大林胆子大不撤离大家都不看好的莫斯科?
还是作者鸡蛋里挑骨头也要黑一把大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