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有没有什么逆天的军事行为?
今天逛某乎,看到这么一个问题——世界历史上有没有什么逆天的军事行为? 有一个答主回答了这个一个答案,得到了将近3000个赞。
“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毛泽东
哈哈哈,所以纵观世界历史,1962年的三哥是真正的逆天。
由于我知识水平不高,对于某乎上内容的真实性不敢乱下判断,于是我就去查了一下相关的消息,发现这事竟然是真的,毛主席真的说过这句话。下面这篇文章来自人民网。
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毛泽东将印方小口蚕食的“前进政策”形容成赖皮战术,提出了16字对印方针:“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武装共处,犬牙交错”,以此来反蚕食。可以说,直到此时,毛泽东仍然不愿意刺激印度,希望印度收手。
1954年10月,毛泽东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的招待会,欢迎印度总理尼赫鲁(左)访华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建国之初,共同倡导不结盟运动、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中印两国是“好兄弟”,这也是印度领导人尼赫鲁的原话,在抗战时期印度给了中国很多帮助,中印两国的亲密合作为什么会演变成印度持续的军事行动,直至两国开战?“为什么尼赫鲁要搞我们?”这个问题,不但普通中国人难以理解,毛泽东也十分费解。
尼赫鲁的美好幻觉
中印两国从来没有明确地协商过边界线,尼赫鲁不愿主动向中方提出这条中国人根本不承认的边界线,他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跟中国人提这个要求,因为他从来都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并深信不疑。他在印度议会上明确地说过:“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绝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尼赫鲁认为,如果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明确提出边界线的话,肯定会使中国加紧对西藏的控制,并与印度发展出敌对关系,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单边确定又回避双边协商,结果只能是客观上搁置了争议。
这段时间,中印在国际上合作也远多于分歧,经常互相帮助。尼赫鲁努力与中国发展友好的国家及领导人私人关系,他认为维持与西藏地区和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是保证印北边疆和平稳定的最经济办法,否则与一个敌对的近邻保持如此长的复杂边境线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应该说尼赫鲁的做法足以显示一个政治家的不凡眼光,他也确实做到了,尼赫鲁与毛泽东、周恩来都有深厚的私人友谊,中国政府也同样希望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维持现状,使中国有一个平静的西南后方。中国的反应让尼赫鲁认为中国人已经在部分地默认“麦克马洪线”。尼赫鲁的真实想法是既能团结中国实现他的国际抱负,又让中国政府逐渐默认他的领土要求。他并不想与中国开战,但他的处理方式显然高估了中国人与他的默契程度。
西藏问题反转了中印关系友好局面
1959年西藏武装叛乱,解放军开进西藏,武力平叛。尼赫鲁认为既然中国“拿走”了西藏,作为对印度的补偿或者安抚,中国至少应该承认他所主张的边界,以此来回报印度先前对中国的友谊和帮助。但从“一寸河山一寸血”拼杀过来的中国人守土有责、身土不二,完全不能理解尼赫鲁的奇特想法。中国人在领土问题上的毫不退让使尼赫鲁产生被“背叛”了的感觉,中印双方领导人也就从这时起开始频繁地来往书信,隔空对话。
1959年3月,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总理,用一张印度单方面画的边境地图向中国提出总共为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
1959年5月13 日,毛泽东亲自修改了中国外交部关于印度外交部外事秘书的谈话,不惜自亮底牌:“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在东方,美帝国主义在台湾、在南朝鲜、在日本、在菲律宾,都有很多的军事基地,都是针对中国的。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不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切国家??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西藏叛乱的平定和进行民主改革,丝毫也不会威胁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
但是尼赫鲁的回应完全没有国际谈判的灵活,毫无商量余地,一意坚持其领土要求。
以更加强硬来迎合选民
中方的建议注定不会得到回应。印度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但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英式政党选举制。选举制对外交最大的影响是容易造成政治人物向民粹屈服。民族主义高涨的印度民众认为,尼赫鲁应该像印度古代英雄一样披荆斩棘,而不是像个生意人一样与“敌人”讨价还价,人民向来都喜欢对外强硬的政治家,这一点在选举国家再明显不过。
印度政治复杂,执政党国大党内部左右翼斗争激烈,因为尼赫鲁的社会主义倾向,左翼如国防部长梅农、印度情报局长马立克、陆军参谋局长考尔、外交秘书德赛等比较得势,构成了尼赫鲁的核心圈子。而右翼也有不同政见的内政部长潘特、财政部长德赛、粮食与农业部长潘特尔等人,这些人平地都要起三尺浪,边界问题更成为右翼抨击左翼的活靶子,右翼通过攻击国防部长梅农和印国防政策来达到政治斗争的目的。
据同济大学邱美荣教授研究,印度除了执政党外还有4个反对党:1. 社会主义党要求“采取坚定的不妥协的立场,积极行动,拒绝 1954 年中印友好协议,拒绝承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地位”;2. 自由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共倾向的大资本家保守党,政见接近国大党右翼;3. 印度人民联盟是一个印地民族主义政党,经常谴责政府没能驱逐中国的“侵略”,认为“印度的中国政策是极为可悲的灾难”;4. 印度共产党是声调最高的反对党。印共没有因为与中共同气连枝而友好,也高扬民族主义的旗帜。几乎所有主要印度政党都在表达自己的强硬立场,很明显,越强硬、表现得越像个爱国的英雄,选票越多。
偏偏国大党的铁票仓是在印度北部,如印度毗邻西藏的北方邦:阿萨姆邦(Assam)、孟加拉邦(West Bengal)、山地邦(Bihar)和乌塔帕拉德什邦(Uttar Pradesh)。山地邦和乌塔帕拉德什邦还是印度最大的邦,对选举尤为重要。北方邦对边界问题最为敏感,叛乱后逃到印度的西藏人更加剧了他们对所谓“中国威胁”的直观感受。西藏平乱后,内地与藏区的经贸联系加强,再加上边境管理加强,北方邦与藏区的贸易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不少北方人的收入,因此这一地区“普遍好战”的态度也使国大党深受影响。
印度国内政治越来越主导尼赫鲁的外交行动。政治家不得不以更加强硬来迎合选民。国防部长梅农认为,在边界问题上的任何一点妥协都别想指望得到印度国内舆论的谅解。尼赫鲁政府的政治回旋余地几乎没有了,他只能摆出比民众更强硬的姿势来处理这个问题。
- 下一页
热门评论 6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9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请问印度不这么 自不量力,今天中印边境线在哪里?
请问印度不这么 自不量力,今天中印边境线在哪里?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