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类的粗放经济体并不会因煤价下跌,而明显获益,甚至难说获益

【本文由“百里侯”推荐,来自《习近平: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摇光
  • 恕我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因此国际煤价下跌,对于印度这样处于工业化初期粗放阶段的经济体的发展,岂不是反而有利吗?

    所以我一直主张应该适当维持较高的国际能源价格,也就是原煤、原油的价格不应该太低。

    这样才真正能起到遏制诸如印度这样的国家的发展的用意,而不是相反啊。

    这就好比考试,如果试卷难度提高,对于学霸来说,往往不过是从100分降低到90分的后果,而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从60分到50分的不及格的前景。

印度之类的粗放经济体并不会因这样的煤价下跌而明显获益,甚至难说获益。

煤电成本不单只煤价,还有投资成本。中国停止赞助,意味着国际煤电建设的融资成本会明显上升,因为欧美本来也不喜欢投资基建,再加上环保政治正确约束,意味着西方资本很难放开手脚大幅投资煤电,至于其他穷国,就更没钱投资了。

整体煤电投资的缺少,会导致印度之类的经济体更难新建煤电电站。当然这会导致原煤市场萎缩价格下跌,实现和投资成本过高的对冲。

这样的对冲后,最终煤电成本波动变化可能有限,但是新建煤电项目这个“第一步”,无疑是更难了的。

第二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价导致和煤电逐步丧失竞争力,首先清洁能源已经开始具备价格竞争力,例如光伏最近在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已经低于煤电。

那么中国停止煤电投资,这大笔钱改投什么地方?第一优先考虑应该还是投资能源领域,然后中国一是有清洁能源产业的优势基础(中国在风电、光伏、水电、电网都实现了世界领先),二是国家环保领域是重点方向,那么往清洁能源投,既投资自己产业,又符合自己政策,何乐不为?

综合两个因素,停止投资煤电,导致煤电成本上升和清洁能源成本下降,利空煤电利好清洁能源,再考虑地缘环境,印度之类发展需要粗放式的煤电,而中国新发展阶段下,已经开始逐步减少煤电同时大幅增加清洁能源占比,并且在全球我们的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占领市场,优劣对比已经非常明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