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了,你在用啥听音乐呢?

500

“你用什么听音乐?”

“手机。”

最近我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17位路人,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得到了17个相同的答案。

手机听歌在数字化的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在太平洋的对面,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最新发布的《2018年度上半年音乐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在美国音乐唱片行业,流媒体音乐服务(类似虾米音乐、QQ音乐、网易云等)带来的34亿美元收入,占据了整个音乐行业收入的75%,已经远远超过了实体CD、数字下载和授权播放产生的收入总和。

连钞票都已经数字化的今天,传统格式唱片的颓势更是让人越来越看不到明天。

500

从听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一直觉得经历过80、90年代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完整地经历了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过程。

小时候,我们最早在家里接触到能够“发出音乐”的东西,是老式录音机。

500

而播放音乐的媒介,是磁带。

500

▲这些磁带都是当年流行音乐代表的风向标

录音机的历史要追溯到1888年, 磁带的普及出现却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先,1920年代,德国科学家弗里茨.波弗劳姆(Fritz Pfleumer)发明了磁带技术,二战时,德国为了更好地广播希特勒的讲话,于是工程师在磁带录音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革命性进步。战后美国把这个研究技术的原样拿了过去,并运用在了当时的美国流行音乐领域中,磁带很快就成了和LP唱片(黑胶唱片)一样广受群众欢迎的又一个音乐载体。

相比起黑胶,磁带录音更加方便可靠,成本不高,出来的质量又好,不仅让音乐的传播更加“亲民”,也让很多小投资的录音公司得以生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录音公司为1950年代的独立唱片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小型录音公司+独立唱片公司的联合发展,直接催生了现代摇滚乐的诞生。

更有意思的是,到了1960年代,RCA发明了可以在汽车上使用的八轨磁带(8-Track),这个发明立刻吸引了众多以前不买唱片的人——因为播放音乐的方式多元化,美国的音乐销售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直线上升。

1970年代,很多年轻人发现在高速行驶中的车里听更加“重型”或节奏感更强的摇滚乐非常爽,因此还造就了70年代重金属的流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AC/DC、深紫(Deep Purple)等等乐队的磁带销售往往会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如果我是活在那个时代搞金属的音乐人,我肯定会很努力的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毕竟我仅仅通过音乐就能获得非常可观的收入,哪怕我搞的是金属乐。

500

音乐磁带的普及出现,以及它本身的价格、体积、播放优势,直接将老式唱片时代划下了一道时代分水岭。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中国内地从走私录音机和走私音乐磁带,到正版发行和引进,已经是80年代。八十年代,中国唱片公司发行了第一盘盒式音乐磁带《喜洋洋》,当年的流行女王张蔷还创下了发行两千多万盒磁带的纪录。

500

音乐磁带真正在全国普及开来是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播放设备已经逐渐从录音机转型到更加小巧便携的随身听。

80后一代基本上都是从初中、高中学英语时开始,就像买小霸王从来都不是学习一样,那时候我有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是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缠着爹妈买一个随身听,然后用来悄悄听音乐,有时还背着爹妈把英语磁带翻录成了港台音乐和国外的摇滚乐。

500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唱歌,唱着唱着停下来,翻了个身,然后又开始继续唱歌。

朋友问:唱歌就唱歌,你干嘛还要翻身?

他回答说:笨!唱完A面当然还要唱B面啊!

经历过磁带时代的人是看得懂上面这个笑话梗的,见过、听过盒式音乐磁带的朋友现在也都人到中年了。双卡录音机、二八大杠自行车、爆炸头、交谊舞、迪斯科,这一切构成了80时代的流行和经典符号。

500

▲双卡录音机

在你的记忆里,一定也在某盘盒式磁带上,藏着只属于你的,一首久远的歌。

500

1982年8月17日,全球首张CD由SONY与Philips两个公司共同提供技术,并在德国汉诺威的Philips工厂诞生。

500

▲1981年,SONY与Philips正在研制CD

听过磁带的朋友都知道,磁带反复听多了会损害磁带的质量,还会伤害到录音机磁头,并且有时候还会出现卡带、搅带这样的情况。用笔插进磁带旋转收回磁带条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回忆。想精确快速地播放上一曲或者下一曲需要一点点倒带测试,更是麻烦至极。

500

当然,现在想来也并不是件坏事,至少这能“强制”让人完整的听完每首歌,音乐人的作品也能够完整的进行表现。

但无论如何,CD的出现注定会结束老式唱片和磁带的统治时代,成为随后主宰全球音乐市场30年的又一个传奇。

500

▲1982年,Philips召开的首张CD发布会

和磁带与唱片完全不同, CD已经是一种数字化的音乐载体,迄今为止全球共卖出的音乐CD已经超过2500亿张。

500

▲世界上第一张音乐CD:ABBA-《The Visitors》专辑(1982年8月17日,由Philips公司发行)

CD时代的到来,与之而来的就是催生出新型播放设备的变化,随着磁带的渐行渐远,卡带录音机也逐渐被淘汰。磁带随身听早已被用来吃灰,因为我们有了更加“洋气”的播放设备——CD随身听。

500

1982年,飞利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CD,大法则是推出了自主生产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CD播放器——Sony's CDP-101。这个CD播放器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所以型号中的“101”来自二进制数字0、1的组合,101就是5,也表示CDP-101只是大法的中级产品,但售价却高达900刀,按当时的汇率来算,将近8000人民币。

那时候我每天的饭钱大概只有6块钱,但宁可自己少吃一顿,或者索性不吃饭,也要存够钱去买一张我喜欢的CD。音乐CD也继承了音乐磁带的特点,因为花几十块钱买到的不只是一盘储存了音乐的光盘,还有更具有收藏意义的封套和内页。购买正版CD的习惯,一直到今天我还在延续。


500

这是现在的数字音乐根本比不了的另一种音乐体验。

CD内页大多数都是专辑的“歌词本”,比如拿Coldplay前几年的专辑《A Head Full of Dreams》内页为例:

500

500

还有很多音乐爱好者都看过的电影《ONCE》,CD内部是这样的,设计完美的契合了电影内容:

500

押尾光太郎2005年专辑《Panorama》的Back Front:

500

Adele在2008年发行的专辑《19》内页的最后一张,是她从小到大的照片:

500

这些都是你在网上听歌绝对看不到的东西,也是绝对获得不了的,来自音乐的延伸体验。

拿我自己来说,前些年发的专辑,封面也是投入了不少精力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500

对我来说,音乐专辑好比一本书,如果说歌曲是书中内容的话,那专辑封面就和书的封面是一样「完整」的存在。也因此,至今我都不看电子书,依然购买纸质的书籍。但这张专辑当时我只发行了除内地之外的全球,原因我会在后面说到。

实体音乐唱片所包含的也有平面设计的力量,它可以传达给听者超越音乐的信息,使得这一张音乐专辑更加完整与具体。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小时候从音乐CD的海报、封面封底、内页设计上也感受到了很多平面设计的启蒙。

CD的出现还催生了VCD的诞生,音乐人纷纷开始通过拍摄影像来将自己的音乐更加具像化。那时候,不仅要买CD,还要买有MV的VCD,才算得上是拥有了这张专辑的全部。

回到没有Wi-Fi,也没有微信微博的90年代,人们晚上都是怎么过的呢?那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套家庭卡拉OK装备:一台VCD(晚期升级到了DVD)、两个到四个音箱、一台功放、一台OK机、一套话筒,基本上就是标配。

500

96年,我爹去广州人肉带回一套家庭卡拉OK设备和几大箱VCD,从此每天晚上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一家人在家里唱卡拉OK。不仅仅我们,那时候全国很多家庭晚上的主要娱乐活动都是在家唱上两曲,也不会担心扰民,因为可能整幢楼都在唱歌,有时候邻居之间还会互相交换有好听歌曲的VCD,通过音乐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倒是现在不管晚上走到哪个住宅区,都是静悄悄的,家家户户紧闭房门,也紧闭心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生疏。

那时候不仅是家庭,在街上也有很多唱卡拉OK的小摊,一元钱一首,人人排队等着可以唱一两首歌,没有人显摆自己唱得有多好,也没有人嘲笑谁唱得不好。

500

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很单纯,一切都只有唱歌,只有音乐。

500

CD、VCD繁荣的那些年,一个音乐人只要有好的音乐作品,一张专辑发行出来销量随随便便就能上百万。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在唱片店很容易就被卖断货。实体音乐繁荣的那些年,开唱片店、做唱片生意的基本上都发了财。

唱片店在之前,在国内还叫做音像店,但你我都知道,音像店现在基本上已经全部死掉了。

像这种全场6折见钱就甩的,还算好,保住了实体唱片的最后一丝尊严:

500

像这种,就实在是太惨了……

500

几年前我在伯克利外面逛唱片店,还能看到这样繁华的店铺,但现在唱片店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在接踵而至地关闭ing……

500

上世纪90年代是全球唱片市场的辉煌期,国内也是。新街口那会儿是北京著名的淘碟一条街,最多的时候一条街上就有二三十家音像店。现在,全北京的唱片店加起来也就10来家了。 

在祖国另一边的香港,唱片店也依然逃不过数字时代带来的“劫难”。

500

500

不仅如此,有92年历史的全球连锁音像销售门店HMV在2013年也宣告破产,与HMV齐名的Virgin更是早在2007年就关门大吉,另一边的Tower Records也陆续关掉了全球门店,实体音像店的消亡似乎是世界性趋势。

1999年,朴树的首专《我去2000》卖出了百万销量,独立音乐的实体销量在此后迎来寒冬;2000年,羽泉组合的《冷酷到底》专辑卖出了145万张,中国流行音乐的辉煌十年,恰好处在全球唱片工业蓬勃发展的末代狂欢时期,一不小心,就在千禧年开端,就此画上句号。

500

中国唱片市场和音乐市场的起步都晚了,完整健康成熟的市场体系还没搭建好,就与全球唱片市场一起迎来了衰退。从90年代末以来,国内的唱片销量每年都以40%左右的份额下降,到了2005年直接迎来了持续6年的负增长。

简单说来,不管是CD还是磁带、黑胶,唱片已经卖不出去了。

为什么呢?


500

因为音乐数字化了。

时代的进步,人们听歌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像当年只能用唱机播老式唱片到开车放磁带也能听音乐一样,CD机之后虽然出现了短命的MD播放器,但那时候的我们,听歌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和自由——MP3所代表的音乐数字化时代来到了。

500

五号充电电池+充电器,128M容量的MP3是当时最时尚的听歌方式。那会儿我还在上学,教室里前后只有四个插座,上面永远都插着给五号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听音乐一直都是刚需。

有了MP3还不够,得去网上下载歌曲。所有的歌曲到了这个时代,都变成了电脑中的一个个文件,一首音质稍微好一点的歌曲,要7、8M,这也就意味着每次只能拷10来首歌。所以下一次“换歌”的时候,这10来首歌一定都已经听得滚瓜烂熟了。

后来,推出了能看到画面的MP4。

500

在这之后,就是全民手机听歌时代正式开启了。

500

国内的互联网环境那会儿已经搭建起来了,在网上下载歌曲非常方便,比如某狗,某度等网站,从安装软件到下载歌曲到MP3里,一切都免费。

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盗版,因为那些音乐平台上的歌,超过半数都是通过爬数据得来的,而非向音乐人购买版权;多年后当我自己成为一个音乐人时,我才知道,免费下载和盗版使用这件事对音乐人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灾难。

500

磁带翻录对音质的损失巨大,复刻CD对音质的损害要小得多,成本也极具低廉。90年代内地刚刚兴起的唱片市场,到了中后期,就已经开始被盗版大面积侵蚀了。到了数字化时代,复制、盗版音乐更是不需要任何成本。

这样的行径损伤的是整个音乐市场,并且一定会断送音乐市场的未来。

500

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音乐市场的源头是什么?

无论你的答案多么不一样,但不可否认,音乐市场的源头是音乐作品。

如果没有音乐作品,这个市场是不存在的。

音乐作品的来源则是音乐人。

500

我们按现在的形式来看:假设一个音乐人,他为了要做出好的音乐,首先要花数十载时间和大量的学费进行音乐学习;其次,为了让音乐的质感更加好,听众听起来也悦耳,他可能还要花费数十万去购买好的设备;然后经历了无数个日夜,作曲、作词、编曲、录音、混音等,终于创作出了一个成熟的音乐作品。

然后这个音乐作品,上传到某个网站,被人免费下载和传播,以及商业使用。网站获得了可观的用户流量,用户也得到了来自音乐的慰籍,作商业用途的也获得了收益,但最终这位音乐人可能一分钱都得不到。

就好比你买来一张专辑,然后通过音频格式打包好,进行全网分享。其他听众是免费获得了音乐,但生产这个音乐的人呢?连带这个音乐背后的各行各业呢?

音乐人也是人,如果自己连饭都吃不起、连房租都交不起,还谈什么音乐?

500

你可能会说,音乐人可以用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版权基本权益。

对不起,这条路在国内是走不通的。

以前我也小打小闹发过EP和专辑,最初在国内上传,但不设置下载。于是很多人来问我,为什么你的歌不能免费下载?我也觉得好笑,我为什么要让你免费下载?所以后来我大部分都委托唱片公司在国外发行,哪怕一首歌都没人买,但我还是很开心,至少国外成熟的版权体系会保护我,不会让我觉得被欺负。

我们看到的那些「知名」音乐人,好像个个都能靠着音乐发财,但这些只占据了全部音乐人群体的 5% ,还有95%的音乐人基本上不能靠自己的音乐养活自己。

500

于是越来越多的音乐人,纵然对音乐有着无尽的爱,但也不得不放弃音乐,然后谋一个能够让自己有稳定收入的工作,让自己稍微过得像一个人,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感到自信。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原创音乐离完蛋的时间就不远了。剩下的就是标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毫无感情、毫无价值、毫无内核的音乐作品。但是音乐商人是不会管这些的。他们明明知道长期让听众听品味和审美很差的音乐,听众永远都会是一个样,这就好比把听众当成猪一直喂相同的猪饲料一样。但音乐人的审美和商人的审美很难平衡,对于商人而言,毕竟榨取眼下利益显得更为重要。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一首歌,你觉得它难听得要死,但是它能让你挣钱,你会不会因为它难听和俗得令人发指就不去推广它?就不去花钱找人联络各方资源包装它?

还有各种音乐类选秀节目,他们本来就只是一个娱乐节目,出发点只是想利用音乐来赚得满盆满钵。怎么可能去期望一个音乐环境在不需要积累的情况下,仅凭一个娱乐节目就能成为“救世主呢”?没有基础音乐环境,哪怕在一时被捧到了至高点,也一定会迅速摔下来的。

500

其实,随着我们现在的音乐市场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想成为音乐人的门槛看似也越来越低,只要你有作品,无论好坏,上传到平台,秒成认证音乐人。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么多音乐平台,这么多歌曲,真正对这个时代有意义的歌曲究竟有几首呢?

对于我来说,我从不觉得音乐有好坏之分,不同的音乐慰籍和滋养的是不同的心灵。就好比《学猫叫》,我觉得它不存在好和坏,因为它的确有着它自己的音乐功能性。但如果大家看到《一起来学猫叫》能挣钱,就都来做这样的音乐。

这才是问题。

审美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仅是音乐人、商人的审美,还有每个人自己的审美。和美术、建筑、平面设计不同,音乐是最能反映审美的元素,往往一个群体的审美能够直接决定当下音乐的模样。

好的内容,永远都是全民审美的结果。

500

500

所以,现在唱片卖不出去,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正在不做音乐,好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少,终究还有一个更为源头的事实,只要想清楚了,自己就能安慰好自己了。

这个源头就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失败。

500

上个月我回到四川老家,惊讶地发现,小学到高中,全部取消了音乐课,改为语数外。如果有需要上音乐课的班级,须全班同学集体同意后再向学校申请,然后由语文老师代上音乐课,每周45分钟,内容为全班唱歌。不唱歌的同学可以做其他科的作业。

教育不再需要音乐了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年就被“取消”的美术课,也同样想问吧。我问过一些中学教师,无一例外的都说:没办法,要应付考试,“想学音乐以后再去音乐学院学习”。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谬论。难道我想学中文只有去大学中文系才能学到?

所以,教育只是为了考试?还是应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的,多元化的个性个体,还是为了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同一种人?

就像学吉他按和弦,到底是应该让学生就按这个手型按?还是应该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按?

500

一二线城市大部分还是有音乐课的,但上什么内容,是否是音乐课应该有的内容,不得而知。我不知道其他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是否像我老家一样,我只知道这个事情需要令人引起注意。因为基础音乐教育是失败的话,到了未来,音乐在这片土地上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所以你现在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知道贝斯的作用是什么,这很正常;

所以你也能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必须要有人唱歌才算是音乐,这也很正常;

500

所以,我现在想做的,也不是音乐,而是去普及音乐。因为只有当人们了解到音乐的多元化之后,那些多元化的音乐才会有生存的市场,这不是仅靠维护版权和每天怀念过去忧愁现在就能解决的。

所以,我也觉得,不管是用黑胶、磁带、CD还是手机听音乐,

都比不上用心去听音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