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遇到诸葛亮,恰如郭靖遇到了黄蓉

刘备一直是个枭雄,只是在46岁那年,才百折不挠等到天命。

有点类似于郭靖笨笨的,却是个好孩子,直到遇见黄蓉。

刘备骨子里是个平民豪侠。不爱读书,喜欢声色犬马,喜欢交结豪侠。跟他的人,有山西杀人犯关羽、河北豪侠张飞和赵云、流亡诸侯马超、老兵黄忠和魏延,而少士大夫。

张鲁曾经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刘备麾下,曾长期缺少文化人:张昭这种名士、王朗这种经学家或者荀彧这种名门后裔,刘备是结交不上的。后期勉强凑了个许靖:问题是,刘备还公开讨厌许靖,得亏法正哄了他才用。

刘备在小战场很能打,天南海北到处打。但他无法交结勾兑上层,没有可靠的战略与外交,所以常年跟人打工。田楷孔融公孙瓒陶谦,刘备到处当活雷锋。好容易拿了徐州,收容了吕布,吕布跟袁术一勾兑,就把他给干了。然后归附袁绍、投奔刘表。

一直到46岁,刘备都是打工仔。他没有大战略布局,只是靠着能打、讲义气,有一群好哥们跟他到处奔走。曹操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看中的就是他坚韧而有度量。但度量不等于战略。所以许多人都说刘备日后必然成事,但什么时候成事呢?

刘晔对刘备的形容最准确:“有度而迟。”

刘备度量极大,续航能力超强,百折不挠打不死,但反应不快,确切说,不狠。

46岁那年刘备遇到27岁的诸葛亮。诸葛亮给他来了一套战略:拿下荆州,联络东吴,拿下西川,然后宛洛与秦川一起向中原。

诸葛亮还做了些勾当:他跟刘备站队,站了刘表的儿子刘琦。

但刘备又是“有度而迟”,关键时刻不忍拿荆州,于是在当阳进了绝境。

诸葛亮这时又做了件关键的事:去东吴跟孙权勾兑了一个孙刘联军:是联军,而非刘备归附孙权。拿下赤壁之战后,刘琦以刘表儿子的身份被推为荆州牧,刘琦一死,刘备自然接管了他的名义,拿下了1/3个荆州。

自有诸葛亮始,刘备才有像样的战略规划和外交,不再是到处帮人打架的老兵油子了,这才拿下了1/3个荆州,构成刘备的基本产业。

先前说过,刘备手下都是豪侠将领,缺少士大夫。刘备拿下1/3个荆州后,庞统为首,蒋琬、马良、伊籍、陈震这些文士来了,大大丰富了刘备的干部队伍。

刘备再拿下成都,三足鼎立;拿下汉中,跨有荆益巴蜀,到手了。

500

刘备的一生遭际,其实都在八个字:百折不挠,有度而迟。

因为有度,所以人缘好。

因为迟,所以在得到诸葛亮的战略布局前,常年抓不住机会——甚至诸葛亮让他拿荆州,庞统让他急袭成都,他都犹豫。

有位伟人说刘备,“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说白了,就是因为好感情用事,所以迟。

但也因为百折不挠,所以能在错过许多次机会后,后发制人,得了1/3个天下。

相比而言,袁术和吕布就明显急躁无度。所以这二位前期比刘备风光得多,但人缘散尽,倒霉得也快。

打个比方。刘备这种宽宏但略钝的性格,好比遇到黄蓉之前的郭靖:成吉思汗、哲别拖雷、江南七怪、马钰丘处机王处一,人人都喜欢他,但他练了十二年,武功还是不太高。

遇到了黄蓉这个诸葛亮,帮郭靖从洪七公那里哄来降龙十八掌,让他遇到了周伯通得了《九阴真经》,武功一路飞天。

所以郭靖遇到黄蓉,一如刘备说他遇到诸葛亮的话:

“如鱼得水”。

你可以说郭靖(刘备)只有度量,却不够聪明英略,似乎是少了英雄天赋。

但反过来,如果郭靖(刘备)不是这种敦厚持重、开诚布公的性格,也不会招得来黄蓉(诸葛亮)了,不是么?

拥有能吸引到黄蓉(诸葛亮)的性格,本身就是一种天赋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