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女孩”颜红英:渡江战役摇船护送我军渡江,寻了50年终找到

在1949年的春天,一场浩浩荡荡的渡江战役中,有这样一位姑娘:她无畏敌人的炮火,划船前进只为护送战士们安全渡江,而她却只给世人留下了一张只有背影的照片。在五十年后,人们才知道了这位“背影姑娘”的真面目……
一、不怕死的“背影姑娘”是何人
众所周知,在渡江战役中,我军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事实上,这场战役的胜利得来丝毫不容易,仅仅度过登录岸上便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战士们要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江中前进,而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简陋不过的木船,可想难度之大。
因此,在渡江过程中也留下了一幕幕令人敬佩和感动的瞬间,诸如马毛姐的“渡江第一船”,又或是《新华日报》上当年刊登照片中,梳着大辫子姑娘的摇船背影。

前者马毛姐是巾帼小英雄,后者的“背影姑娘”也当仁不让。
在划船渡江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场景,岸上的敌人炮火密密袭来,船上的一名战士
便问“背影姑娘”道:“这么大的炮火,你怕不怕啊?”
而姑娘答道:“我不怕,我一定要将你们送过江,让全中国解放!”

这句话并非是说说而已,在“背影姑娘”划船的过程中,有一颗炮弹向他们袭来并爆炸在身边,一块弹片甚至将她的脸划破了,留下了满脸的鲜血……
可“背影姑娘”却依旧无畏,她前进的心更加强烈了,拼命地划船,一心只想尽快将战士送到岸上去。
这一幕正是被当年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给拍了下来,他被这个瘦弱却挺拔的背影深深地震撼了,于是才有了这一张为全国人民所看见的“背影姑娘”的照片。他一直想将这张照片亲手交给这位勇敢的小姑娘,却不想无缘想见。
直到50年后,人们才知道照片里的“背影姑娘”原来名叫颜红英,而这一年她19岁。

二、无畏生死的女英雄
颜红英,是江苏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人,家中是做船运生意的,多做的是货物的运载。
在1949年初,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为了打赢了这一战,解放军开始向附近的百姓们征集民船来运粮,准备渡江。
有着船运经验的颜家自然是个中好手,于是颜红英一家积极帮助解放军运粮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此后,当解放军招募船工渡江的消息传来时,身为长女的颜红英二话不说就去报了名,父亲知道后可谓是十分心急,毕竟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一个毫无经验和身手的姑娘如何能行。

对于父亲的担忧,颜红英自然知道,但她十分坚定自己的选择,她想要为国家为战士们做一点事情。最终,颜红英说服了父亲,就连妹妹颜根兄也加入到了这次的渡江大军中来。
在战役打响之前,为了保证能够让战士们顺利抵达岸上,船工们在扬中北夹江上进行了整整一个多月的训练,颜红英一家亦是如此。
随着 4月21日夜幕的降临,我军战士正式向南岸进发,与敌人一较高下。而国军战士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军战士成功上岸的,于是他们对沿江的解放军战士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势。一团团的火焰燃起、灭下,反反复复,似乎有“不死不罢休”的姿态。
而我军战士自然也是无畏的,上百的船只、数以万计的战士,接连沿江而去。而颜红英一家便是驾驶这上百条渡船中的一条,她与父亲、妹妹三人轮流摇橹、掌舵,船上载着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出发。

颜红英一家随船队从江都中段出发,向长江南岸的丹徒县伏园乡渡口驶去。
惊险的是,在前进的过程中,颜红英不幸被炮弹所伤,流血不止。但颜红英却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反而是更加有冲劲了。很快,颜红英一家人相互扶持,成功将战士们送到长江南岸,光荣地完成了使命。
因此,在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颜红英一家人因突出表现而参加了我军在扬州举办的庆功大会,并在会上获得了首长亲自颁发的江“渡江支前二等功臣证书”以及渡江战役胜利纪念证。
这对于颜红英一家人来说都是十分引以为豪的事迹,可除了心中自豪之外,他们却再无向旁人多说一分,似乎在颜红英看来,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何颜红英在这次庆功会后便再杳无音讯,直到50年后。

三、功成便身退,遗传的红色基因
1999年4月27日,在南京解放50周年之际,电视台特意推出了与之相关的纪录片,其中便有帮助解放军渡江的“背影姑娘”。这一纪录片被播放出来后,颜红英的女儿认出了母亲,这才有机会让“背影姑娘”的真面目公布在世人面前。
那么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颜红英又去了哪里呢?为何多年来悄无声息呢?
事实上,颜红英是一个不居功的人,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无需旁的奖励或是名声。因此,在全国解放后,颜红英便回归了自己低调的生活。
1951年,颜红英与大10岁的董培年结为夫妻,并在不久后迁居到吴江县菀坪乡,两人共有7个子女,一家幸福地生活着。这也就是为何当记者想要去找寻颜红英时却一无所获了。

在70年代初期,为了响应政府开垦太湖滩涂的号召,颜红英一家人主动从安定下来的村落迁到了菀坪乡农场村去定居务农,助力国家的建设。
在1999年7月时,吴江曾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心中十分挂念同胞们,哪怕安全无法保证,她也不顾一切地赴抗洪一线去看望抢险的军人们。这一幕似乎与当年渡江时的场景重叠起来,她似看到了几十年前不畏生死向前冲的战士们……
已经年迈的老人眼里闪烁着泪花,将自己带来的新毛巾一一递给了每一位救灾战士的手中。
而颜红英身上的红色基因也悉数遗传给了自己的外孙陈亚运,他于2009年入伍当兵,成为了一名十分优秀的武警战士,并多次在国外保卫中国大使馆,曾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标兵称号。

无论是颜红英,还是陈亚运,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以及对国家深深的爱。
小结:
光阴飞逝,当初长江边的枪炮声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再难以看到战争所留下的痕迹。可这场战役中所涌现出来的英勇战士何曾会被人们遗忘呢?如颜红英一般为了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老百姓亦是不会被忘记。
渡江战役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正是靠着军民一心,战士们勇敢向前,百姓们也可全力支援。我想,这是这场战役中最令人感动的事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每一位解放军战士、每一位帮助战士们的百姓致敬,他们都是拥有“勇敢灵魂”的人。
革命的岁月已然过去,但革命的精神却依旧适用新的时代,我们后辈更应该继承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用拼搏勇敢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勉励前行,传承革命先辈们的红色基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复兴民族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