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为什么比不上鲁迅的和曹雪芹的?
我是不怎么爱读书的,先读的金庸,然后是《红楼梦》,现在在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和《呐喊》。
只能说人的阅读品味会逐渐提高的,金庸最擅长的还是人物描写和多人物场景(光明顶之战,少林寺之战)的刻画。技巧性很强,趣味性很高,但思想性不高,不现实,很虚幻。读一遍感觉很好,读第二遍第三遍,就觉得闲笔太多了。
而《红楼梦》的趣味性,人物描写,多人物场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抄检大观园)的刻画都比金庸的作品强。而且《红楼梦》无闲笔,草蛇灰线。情节安排也更精妙,立体的人物也更多。更重要的是《红楼梦》的思想性和现实性实在太高,是血泪所著,这样的作品才能不朽。
鲁迅的作品我刚开始读,只读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猫鼠狗》,《阿长与山海经》。小时候读过《阿Q正传》。虽然读得少,但就像只听内功高手的呼吸,就知道那人的水平绝对是第一流的。
我现在的感受是迅哥的作品趣味性、人物描写、技巧性都很高,而且无闲笔。思想性和现实性实在太高,简直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就比如狂人日记中: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看我的面色)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我是破坏封建旧规则的革命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我以为真正最一流的作家是敢于去揭露或解决社会中最本质问题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能用最生动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反思觉醒,是以一腔热血,执刀斧之笔,怀菩萨心肠的卫道士。而像金庸这样,只描写以武功为资本的强者故事,而不关注底层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不触及最本质的社会问题的作家。是粉饰太平的,是麻痹人民群众的,是不够勇敢和负责的,自然是注定不能像曹公和迅哥一样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