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杰克·伦敦?我认为他充分体现了人的两面性和历史局限性
【本文来自《一个世纪前,已有美国人描绘如何灭绝中国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我不是老胡
看过杰克伦敦的小说集,还向儿子推荐阅读呢,当年他的作品一块牛排上过中学课本的白皮书,后来看写狗写狼的作品还非常欣赏。居然不知道他还有这样的作品!
辨证看待杰克·伦敦。
这位美国近代小说家充分体现了人的两面性和历史局限性:
1、杰克·伦敦仅仅16年的小说生涯,总体文笔风格粗犷、刚强、朴素、真实;但同时也体现出粗蛮、偏执、充满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种族偏见和局限性。所以在他的笔下,1903年-1904年能写出《野性的呼唤》、《海狼》的同时,也写出了《黄祸》;1907年-1910年写出《热爱生命》、《马丁·伊登》的同时,也写出了《中国佬》和《空前绝后的入侵》。
2、纵观杰克·伦敦短暂的16年小说生涯,他是被当时社会的名利洪流逐渐吞噬的,他变成了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商业作家,他是世界上有记录的第一位通过写小说成为百万美元富翁的作家。所以他高产的作品中有许多是为出版商定制而写的东西。通俗说就是现在的“恰饭文”。
也由此,他的文笔风格越来越粗蛮、偏执,越来越充满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莽劲,因为这些恰恰极端迎合当时美国社会大众的阅读口味。而在这过程当中,他自己和作品也迅速凋零,40岁时他死于吸毒过量。死在他购置的豪华农场中,死在他穷奢极欲后急速垮掉的身体上。
3、杰克·伦敦最终活成了他自己笔下的《马丁·伊登》。我问过好几名英语为母语的白人朋友,知道他们最喜欢杰克·伦敦的哪部小说吗?他们最喜欢《毒日头》和《星游人》。
4、那么我对杰克·伦敦怎么评价呢?我认为,杰克·伦敦是描写兽性的巨人;是描写人性的残废;杰克·伦敦成为商业作家之前,他是《毒日头》、《海狼》一般天神般的存在;杰克·伦敦成为商业作家之后,他被当时社会的名利洪流困住了、困死了,他在精神上想成为《星游人》一般的存在,但冷酷的现实彻底碾碎了他的身体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