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俄罗斯汽车工业复苏的,不是市场规模太小,而是汽车工业产能严重过剩

【本文来自《普京真有雄才大略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晨枫

    俄罗斯的汽车工业与中国不能这样比较。俄罗斯是从有到无,中国是从无到有。你说的这些汽车厂是否都还在,我没有核查,我只能说,在俄罗斯的时候,不管是在圣彼得堡,莫斯科,还是在雅罗斯拉夫尔和更小的城镇,基本上没有看到过俄罗斯自产的新造轿车。看到最多的拉达是在哈瓦那,但都是老车,仿造菲亚特的那款。

    中国汽车工业有很多地方必须吐糟,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了,这才是中国汽车的前路所在。俄罗斯则索性缺席,也根本没有想法要占有一席。这样下去,要不了10-20年,剩下的俄罗斯汽车工业也要基本消失了。

    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有独特的地方,但在苏联解体后,发展极大减速。个人认为,现在已经处在中国航发赶超俄发的门槛阶段了,10年内超过应该没有悬念。对了,中国也是从无到有,而俄罗斯即将从有到无。

俄罗斯还是想在新能源汽车上有所作为的,2012年俄罗斯制定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战略,目前俄罗斯在生产纯电动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包括伏尔加厂、嘎斯厂、卡玛斯厂等。其中拉达纯电动汽车在国产纯电动汽车中名列第一。

但俄罗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与主要汽车消费大国比极不顺利,2020年俄罗斯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只有20万台,不到北京市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一个零头,而且大部分为特斯拉等高端国际品牌。而基建落后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因素。

截止2020年,全俄罗斯电动汽车充电站仅有不到5000个,充电桩总数不到5万个。而仅北京截止2020年充电桩总数已突破21万个。同时,俄罗斯汽车市场潜在体量太小,严重阻碍俄罗斯自主汽车技术的发展。

就我所看到的多个国内企业做的俄罗斯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最乐观的估计,在未来5年内俄罗斯乘用车市场的存量规模也不超过400万台,按这个数值比例预估的话,2030年之前俄罗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体量最多也不超过50万台,这个规模不足以支撑一个自主产业。

阻碍俄罗斯汽车工业复苏的最大因素,是与市场规模相比,俄罗斯的汽车工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未来俄罗斯汽车工业的发展路线不是扩产扩规模,而是加速整合和产业升级,但自主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机会,

虽然表面上看,俄罗斯市场上纯进口乘用车和组装进口品牌乘用车的占比在不断下降,但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际车企的产品设计输入,用我看过的一篇报告的说法就是,俄罗斯进口车占比虽逐年降低,但自主品牌已名存实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