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当当”的饭圈与“跌跌撞撞”的吴亦凡
很多人说,前天是吴亦凡过得最差的一个生日。
因为我们的Kris Wu又双叒叕被嘲了。
不同于之前与虎扑直男们的大型Battle,这次梅格妮姐姐们的主战场在海外。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事件经过。
10月2日,吴亦凡的个人首张专辑《Antares》率先在海外音乐平台发行,上线不到五个小时就登顶美国iTunes四榜Top1,专辑的14首歌均打入了iTunes总榜Top80,创造了华人歌手在iTunes榜单的新纪录。
面对如此辉煌的战绩,不仅粉丝腰杆挺直,吴亦凡本人也发布了微博庆祝。
11月2日,吴亦凡发微博庆祝
工作室更是做出了长图来纪念这场出圈之旅。
吴亦凡工作室发布长图
说实话,粉丝打海外榜给爱豆镀金这种事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之前蔡徐坤粉丝也为他的《WaitWaitWait》打出过iTunes总榜第1,pop榜第1的成绩,虽然之后也被清榜,并引发海外网民#Kun is who#的疑问和对#Chinese Bot#的讨论,但并未引发这次这么大规模的群嘲。
这次吴亦凡的刷榜事件之所以发酵的如此迅速,导火索还是A妹发歌了。
获得过两座全美音乐奖、四个格莱美提名Ariana Grande在美国音乐市场的地位无需赘述,对于国内听众来说,就算再不听英文歌的人也应该知道那首《Bang Bang》。在这次的新歌《Thank U,Next》中,A妹提及了自己的几个前男友,所以不论是参照之前3张专辑几乎次次空降冠军的情况还是这首歌本身的高话题度,《Thank U,Next》怎么也得是榜冠。
Ariana Grande新歌《Thank U,Next》
但直到四号,A妹的这新单还是被吴亦凡的三首新歌压在了第四名。这不仅引发了歌迷的不满,海外网民对这个不知道的名字也是一脸懵,推上#Kris Who#和#Chinese Bots#也成为了热搜词。
A妹经纪人疑似发布了Diss吴亦凡的微博,质疑吴亦凡使用Chinese Bots来进行热度造假,A妹本人也点赞了讽刺吴亦凡的微博。
经纪人随后发布微博,称这条微博并不是自己发的,但被网友质疑
A妹点赞微博
随后,iTunes对吴亦凡的专辑数据进行了清榜,这不仅引发了国内的大规模讨论,也引起了粉丝的不满,对于粉丝来说,为爱豆“打榜”是天经地义,对国内网民来说,这是一次丢人丢出国民的数据造假,在双方的骂战中,饭圈文化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下一页
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在批判饭圈文化的同时,却也兜售了欧美更注重“内容”的宣传,文中甚至还有这样的话,“我们需要的,也不仅是不“丢人丢出国门”的面子,还有“诚实与品质”先行的里子”——原来在作者眼中因此事中国人的“诚实与品质”都要大打折扣了?真能上纲上线啊!
对于多数观网网友而言,西方控制文化传播搞双重标准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中的一些细节(如西方根本不宣传中国的电影节)更是被边芹女士所深刻剖析过。长期以来,娱乐文化上我国都是以被动接收为主,外国娱乐文化传入中国的多,而中国反向传入外国的少——因为西方娱乐媒体通常就不会去报中国的新闻,而中国娱乐媒体却喜欢报欧美和日本的新闻,想想这公平吗?一方面批判中国饭圈文化的不健康,另一方面却去反向吹捧西方如何重视内容,暗示西方的大明星们如何有水平有能力,这又何谈公正?
事实的真相是,中国娱乐圈缺乏行业自律,商业资本野蛮扩张造成种种乱象不假,但西方则更有看不见的手在商业利益之外对行业加强控制,而他们的目的可不是单纯为了保证内容品质,而是有着保障政治导向控制话语流向的根本任务(西方如何评奖如何制造话语流向,边芹女士早已分析得很清楚)。
现在的情况则是,中国的国家实力在增强,中国的娱乐资本也同样在扩张。名利的诉求自然而然地会推动中国娱乐资本对外发展,渐渐地打破以往那种西方明星地位高而中国和华人明星地位低的格局,就像近些年来中国大陆的娱乐圈纵有万般不是,但也打破了以往大肆吹捧港台明星却对大陆明星吹毛求疵的潜规则一样……吴亦凡这个外籍华人且不谈,以后在资本力量推动下,大陆本土明星同样会越来越和西方娱乐圈争人气抢风头的,而且别看这次事件饭圈用了西方的政治正确,以后中国的政治正确(如反台独反藏独)同样会被中国的娱乐产业消费者们作为硬性标准加之于那些想到中国赚钱的西方明星和娱乐企业身上!
回到前面的话题,善于抱团作战的饭圈,其实更接近于初级形态的宗教组织,党同伐异之强甚至连国家政权都有点投鼠忌器,想想看要是没有崔永元牵头,先带起一波人人喊打的社会舆论来,娱乐圈的偷漏税也是没那么好查的。但在另一方面,饭圈文化组织得当也同样可以为国效力,只要利用得好这也可以为扩大中国影响力提供契机,非官方的饭圈文化其实是有利于打破西方封锁,促进中外民间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