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安克雷奇会晤开场白

由于美方官员的愚蠢,使得一些本该是闭门会议上才会说的话,意外的曝光在公众面前。本人只看到了ABC news的前66分钟画面,虽然网络上已经有全文,但是文字毕竟不如视频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因此我还是期待可以看到后面90分钟的完全视频。这个66分钟视频是在记者被清出会议室又被叫回前的。

事态是如何急转直下的,据消息称,原本双方的议程,开场白是8分钟,每方4分钟,这4分钟是否包括翻译不得而知,双方沟通应该不会遗漏翻译时间这种细节,所以我个人倾向于是包括翻译的。考虑到每方都是两位首长讲话,那么其实平均每个人只能说不到1分钟了。1分钟能说啥啊,无非就是我代表某方,欢迎你们来。我们回应,这是老大们确定的事情,希望能好好谈谈。这类不咸不淡,但是客客气气的话。我相信这是我方希望的,有一个细节,王毅外长的发言稿,是大号字体打印的,约三段,每段4-5行,这是媒体拍摄到的,显然不是后面他讲话的长度,因为他讲了足有8分钟,这个发言稿是事先用于开场白的,说明我们没打算讲那么久,是准备压在1-2分钟内的。不过,我们没意料到美国人上来就是开骂,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不过加上翻译,确实超时了,这应该就是外交部发言人说的严重超时的来源,既然你不仁,那我就不义了。我相信杨主任是直接把第一轮要讲的内容提上来讲了。仔细看美方发言,其实还是老生常谈,大部分是,但是,有一处,我觉得是明显激怒我方的,就是关于新疆香港台湾的部分,英语原文中竟然出现了 not merely internal affairs 这句,翻译翻的是,这不是一个国家的事,但是英语的字面意思呢?是:这不是单纯内政事务。我方首长都是懂英文的,杨在没翻译过来前就在记录。美国人居然说,以上不是你的内政,攸关全人类。这不是说教,这是在威胁,因为西方媒体讲新疆的事情称为种族灭绝,这四个字后面,在冷战后跟着的就是干涉了。美国人抖机灵,但是没想到一下子踢到铁板。

我方开始讲话,我相信是抛弃了原来的寒暄式的回答,而是代之以第一轮会谈的我方陈述,虽然有点冗长,杨主任语气也偏慢,但是调子越来越高。诡异的事情,发生在最后,当他说完,翻译在翻笔记准备翻译的时候,他突然问王,你要说点什么?王立刻回答,还没翻译呢。美人翻译也懵了,说,我还没翻译呢,还是翻一下吧。杨的反应是下意识的:还需要翻译吗?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么重要的议程和表述,他觉得不需要翻译?显然不是,潜意识里面,他觉得你美国人听不听的懂,根本没关系,因为媒体在已经够了,因为我说的,本不会公开,这点已经够了。其次,美方当场就知道在说啥,为何?沙利文的助手,坐在最边上的黑发白人女子,在我方说话的时候,就在记录,她是懂中文的,然后至少给沙利文递了三次条子。沙利文在我方翻译的时候,盯着这些条子看,临时叫住记者相信就是此时的决定。

翻译说完之后,杨的反击才刚刚开始,说了很重的话,三个不承认,不承认美国代表国际舆论,不承认西方媒体代表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人其实就是美国制定的国际规则,不认为西方制度是世界未来的方向,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不认同你们的普世价值。这段表白,是临机加入的,情绪非常强烈,大家可以找视频看一下。不承认和不认为,其实是踢翻桌子的话,在说到黑人问题的时,他用的是屠杀两个字,没错,就是屠杀。这段即兴的发挥彻底压制了对手,他们频繁传递纸条,组织回应。

美方开始二次回应,叫住散伙的记者。他们被强烈反弹打懵。临机组织反击显得比较软弱。国务卿布林肯主要是逐条反驳中方对美方的批评。沙利文则用火星车的例子说明美国的科技领先以及国际领导力。这些都是临场组织,没有先前那样咄咄逼人,但是也语带否认与威胁。布林肯说话时候的眼神,带有不屑意味,沙利文比较激动,有很多肢体动作,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在压力下面的反应。驱赶记者后的视频,ABC没有提供,其实是他们自己出去了……当然,美方踢到铁板,遭到更强硬的应对,这就先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我们说了啥。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