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颗韭菜在股票基金亏光之前,都以为自己是巴菲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李大大饼”
交易
是反人性的
Hey,大家好,我是大饼,今天说说个人投资相关的事儿。
自打去年股票基金市场一片大好,以白酒类目为首产生了很大的 “ 赚钱效应 ”,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进入了股票基金这个坑。
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大放水让人们能明显的感觉到通货膨胀,自己手里的钱似乎在贬值,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在不停地 “ 培养 ” 普通人去尝试理财,投资理财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这个浪潮在最近几个月愈演愈烈,很多人痴迷于研究股票和基金,甚至还把一些任期收益较高的基金经理当做 “ 明星 ” 来追捧,整出了饭圈文化。
基金经理张坤的粉丝群 ↓
结果昨天一波大跌,张坤所管理的基金单日大跌5%,直接搞的不少新入场的嫩韭菜哭天喊地,灵魂升天。。。
而买了白酒的兄弟们单日大跌 7.9%,直接被干自闭了 ↓
在基金的评论区,你可以看到不少嫩韭菜直呼 “ 把钱还我,我不玩了,再也不来了 ”
而买在最高点的直接表示 “ 山顶风好大 ”
这波啊,我只能说,希望人没事儿。。。
不知道大饼的观众们有多少会做股票基金相关的投资,但是感觉这已经是一场全民关注的理财运动了,应该跟大家说两句。
大部分人,并不适合自己做股票投资。
而知道自己不行,选择通过基金来投资的,也很难有足够的心性。
首先,大部分新入坑的人对股票和基金抱有不是很实际的收益幻想。
现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 “ 最牛基金大全 ”,“ 靠谱基金经理帮你整理好啦 ” 等文章。
这些基金经理的数据,基本都是这样的 ↓
张坤 8 (近似)年 796%,朱少醒 15(近似) 年 2261% 的收益率,让新入场的小白直接上头!
他们会天真的用收益除一下年限,折算成年收益,张坤是 99% 每年,朱少醒是 150% 每年。
他们看着这个数据,以为自己掌握的财富密码,即将走向财富自由,拿出微薄的积蓄,直接满仓往上干!
这些东西,给了小白们一个价值锚:“ 我自己拿出点钱投资,即便不用盈利这么狠,一年整个 30%~50% 总有的吧?”
说出来你还别不信,我身边很多刚接触这个的人认为年收益 30% 以上天经地义。
实际上,这些回报率并不能这么算,因为任期回报的算法是逐年复利的!
如果你想算出这些基金实际每年增长多少,应该这样算。
张坤的:(1+796%)开 8 的根号 - 1= 31%,远低于大家误以为的 99% 。( 由于 8 年是近似的,所以结果会有微小出入 )
朱少醒的:(1+2261%)开 15 的根号 - 1= 23.5%,远低于大家误以为的 150% 。( 由于 15 年是近似的,所以结果会有微小出入 )
你看,实际上两位明星经理的年化收益在 20~30% 的水平。
别认为他们菜,他们二人真的称得上是明星基金经理了,他们已经处于行业最高的水平,不信给你们看相关的数据 ↓
在这之中,能够贯穿时间,一直保持数据的人更少。
证券日报曾经做过一项统计,截至 2018 年,在任基金经理共有 1693 位,他们之中任职超过 10 年的人平均年化收益为 9.08%,能超过 20% 的只有寥寥 2 位( 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朱少醒 ),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所以,作为普通人,千万不要对基金股票投资的收益有不正确的期望,要建立合理的价值锚。
一年 20% 的收益真的很多了,不要被身边各种各样的财富神话所迷惑,那都是幸存者偏差,10 年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尚且如此,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巴菲特?
哦,对了,巴菲特近 50 年来的年化收益率也在 20% 左右
好,收益预期的事儿我们就说到这儿,下面我们再说心态的问题。
投资这个东西, 是反人性的。
理论上来讲,你买朱少醒的基金,是有可能一直坚定不移的持有 10 年的,但仅限于理论。
现在大部分的普通投资者,都没有财富自由,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一定会遇到缺钱的时候。
这个可能每一两年都会出现一次,那么他很有可能抛售掉持有的份额。
与此同时,涨和跌这个东西,太折磨人了。
前面我们说到,最高水平的年化收益也不过 20% 左右,如果出现昨天那种一下子跌了 7% 的情况下,你的心里能承受得住吗?
如果市场不景气,这个跌幅要 1 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补回,这几个月你的心情如何?
这尼玛太反人性了,花钱买罪受。
除此之外,交易,也是反人性的。
人是会贪婪的,也是会规避风险的,这是好事。
但如果你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性训练,这就变成了人性的缺点。
因为你瞎 JB 操作的概率非常大。
当一只股票或是基金涨价的时候,你总会想着见好就收,规避风险,于是你在涨幅不大的情况下卖掉了,错失机会。
当一只股票或是基金跌价的时候,人总会贪婪的图便宜去抄底,实际上他们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底,仅仅是自己认知中的底而已,结果就是继续跌,遂被套。
被套了之后,趋利避害的心情又上来了,他又想赶紧卖掉,遂错过了回补。
高抛低吸,在行业里叫做 T,很多散户热衷于搞这种事儿。
实际上,他们常常反向做 T。
我前阵子还看到个真事儿。
X股票一路从 100 多涨到 270 ,吸引了很多人入场,结果最近从 270 回撤到了 200 左右的水平,这是背景。
然后我在某财经大 V 微博下面看到一个人非常急切的提问 “ X 股 300 块的成本,有机会涨回本吗? ”( 非常抱歉我当时没截图,现在找不到了 )
这话给我看一愣,人家股价从来没涨到过 300,你这 300 成本咋来的?
后来我才明白,这哥们多半是自以为能高抛低吸,结果一顿反向操作,最后给自己操作成了 300 。
说出来挺好笑的对吧?这是很多刚参与进股票基金市场的人的真实写照。
我自己曾经也是,2014 年的时候我大二,刚好过了 18 岁,我妈给了我几万块,让我自己了解一下投资理财,我去海通开了个户。我当年买股票基本上就买成了上面这哥们的德行。
人是一种很容易被情绪左右的动物,股票每天涨涨跌跌,那可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跌了的时候撕心裂肺,涨了的时候又以为自己行了,收盘之前心情能起起落落好几遍。
没有受过相关训练的普通人很容易凭情绪瞎买瞎卖,几乎不会有特例,尤其是手头本来就没啥钱,拿出仅有积蓄过来搏一搏的年轻人。
所以,我劝每一个人最近跟风买股票基金的人,仔细思考一下:
你是否能心平气和的认同 20% 甚至 10% 的年化收益?
你能不能承受过山车般的波动而波澜不惊,一点也不操作?
承受这么多情绪,影响每天的心情,每年赚 20% 甚至 10%,你觉得划得来么?
想好这些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在股市这个 “ 大赌场 ” 里面淘金。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巴菲特。
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
能意识并接受到自己是个普通人。
随便聊聊:
说两句肺腑之言,劝刚入场和准备入场的兄弟们三思。
另外给大家提个醒,到现在为止,很多投行和机构对 2021 年大市行情的预期是震荡,所以大家今年的心理预期,要压得更低哦~
防杠声明:
1.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本文中所指的“基金”默认指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