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不遇的大事故!联盟火箭怎么了?航天员何以避险?

来源:《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

北京时间10月11日下午4点40分,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一名俄罗斯航天员原本准备搭乘俄罗斯联盟号MS-10飞船,由联盟FG火箭发射升空前往空间站。但在发射后不久,火箭出现故障,航天员及时启动紧急逃逸系统并安全返回地面,所幸两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那么,此次事件中立功的逃逸系统是什么,有哪些方式?此次事件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逃逸系统堪称坚强后盾

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载人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设计并研制了多套应急方案和装备。而在发射任务的不同阶段,航天员的安全保障与逃生方式各不相同。

在发射之前,火箭发射塔架上有一根像软管样子的紧急滑道,当发生危险状况时,航天员可以通过紧急滑道迅速回到地面。

在发射初始阶段,火箭无论是在发射台上爆炸,或是在起飞后失控,都会危害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这时就需要逃逸塔来保障。逃逸塔的工作时间一般为发射前的半小时至起飞后的120秒内,工作高度为40公里以内,它可以迅速拉着飞船与火箭脱离,帮助航天员脱险。

当逃逸塔分离后,继续保障航天员安全的重任就交给了整流罩

如果火箭在高度为40~110公里之间出现故障,在整流罩上的高空分离发动机将开始工作,帮助航天员返回。

当整流罩分离之后,想要脱险就要靠飞船自己了。当飞船的逃生系统被激活后,整个飞船推离运载火箭,然后航天员所在的返回舱又与推进舱分离,并抛出降落伞安全着陆。飞船自身逃逸的决策分为指令模式和自主模式,既可以由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布指令逃逸,也可以由航天员自己按下按钮启动逃逸程序。

500

▲ 联盟-FG运载火箭的结构简图与发射程序图

其实,这次事件已是载人航天发射阶段逃逸系统第三次立功了。

第一次是在1975年4月5日,苏联发射联盟-18飞船,准备与当时的礼炮号空间站对接,在近150公里的高空,火箭二级与三级分离不成功,偏离预定轨道,之后实施了飞船逃逸程序,采用轨迹很陡峭的弹道式下降方式成功返回地球。

第二次是在1983年9月28日,苏联发射联盟T-10飞船,起飞前30秒,火箭助推器起火。指挥中心紧急下达指令启动逃逸塔,成功带航天员们脱离险境。5秒之后,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这也是载人航天中唯一一次使用逃逸塔。

▲ 央视新闻报道:发射失败或因联盟火箭组装误操作

此外,在美国在研的几艘载人飞船中,只有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使用了传统的逃逸塔设计,而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和SpaceX公司的龙飞船都将使用更为新颖的推式逃逸系统。这种推式系统是将逃逸发动机装在飞船上,飞船外部也没有整流罩保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将推着飞船快速脱离火箭。

 航天员都技能满满

如果你认为启动了应急按钮,航天员就没事了,那就小看了逃生这件事了。

在逃生过程中,航天员将承受几个、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g的加速度,这对人体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本次事件中,航天员当时承受了6~8g的加速度。而在前述1975年那次逃逸中,有人测算当时航天员最高经受了21~26g的加速度。1983年那次逃逸,航天员同样经受了15g加速度,并持续了5秒,航天员们只受到轻微伤,不需要特殊医疗护理。普通人如果承受几个g的加速度,很容易当场昏厥。从中可以看出,航天员得具有多么良好的身体素质,堪称是“钢筋铁骨”。

▲ 央视新闻报道:航天员回忆逃生一刻

当航天员返回地球,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果降落地点发生偏差,恶劣的环境仍然会成为救援抵达前最大的威胁。

此前,美、苏两国的航天员就发生过落入海中和森林中,导致十分危险的场面发生。所以飞船上会携带一定数量的食物、救生设备和药品、通讯与定位设备以及为海上着陆准备的充气救生艇,并需要航天员们练就多项技能。

航天员们除了学习航天理论知识、练习航天器操作以外,还要训练多项野外生存技能,并要在海洋、沙漠、丛林、荒漠野外等特殊环境中,进一步实践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另外,航天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关键,要求航天员无论面对什么环境、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冷静、沉着地处理危机。

此次事件中的两位航天员无论是在飞船中还是返回地球后,都显得非常淡定。

 此次事件影响不小

虽然此次事件再次证明了逃逸系统的重要和可靠,但也让航天界受惊不小。

针对此次联盟号飞船发射失败事件,俄罗斯已组建调查委员会调查事故原因,并有望在10月20日前公布信息,目前初步认为“元凶”在于联盟FG火箭4台捆绑助推器中的一台未能正常分离,并导致火箭芯级的破损

俄罗斯宣布对联盟号运载火箭进行彻查,在此之前暂停一切载人航天任务。但相关发射任务尚未正式宣布推迟或重排,这表明俄罗斯希望把对国际空间站运行和其他联盟号飞船任务所受的干扰降到最低。

500

▲ 联盟号飞船剖面图

一旦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这艘目前唯一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飞船停飞,将会对国际空间站工作计划产生很大影响。

本来空间站的任务就非常繁重,应该常驻5~6名航天员,并同时有两艘载人飞船对接到空间站上,此次发射任务中的两名航天员就是前往空间站进行支援的,但现在看空间站还得继续面临人手不足的窘境。

目前,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3位航天员,是搭乘联盟号MS-09飞船于今年6月初与空间站对接的。但由于联盟号飞船的在轨寿命只有大约200天,这意味着该飞船必须今年年底返回地面

如果年底前没有新人驰援,那么目前这3位航天员们要么年底前返回,让国际空间站成为“空巢”,要么就得再继续辛苦加班几个月。而美国瞄准空间站载人应用的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和SpaceX公司的龙飞船还处于研制过程中,预计2019年初才会开展试飞,最快也要2019年底才能正式载人飞行。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对世界上所有航天人来说,从事载人航天工作,无论在哪个系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必须严上加严、慎之又慎,才能确保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