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去上补习班也是“身不由己”,做为过来人,说说我的做法
【本文来自《关于教育的焦虑,不是谴责两句就可以消散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实际上是被裹挟进去的。看到别的孩子纷纷上补习班,生怕孩子不上会造成成绩落后。做为过来人,是否选择让孩子上补习班要看看孩子的学习能力。
对于成绩中上等水平的孩子来说,上补习班是比较好的选择,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如果孩子成绩差,中下水平,是不应该补习的,基本的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还做不到,没有学习兴趣和习惯,补和不补是差不多的。普通孩子,只要做到认真听讲,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至少是中游水平。对于尖子生来说,有针对性的,拔高性质的补习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的焦虑来大多来自于对自己孩子认知不足,并不清楚孩子的能力在哪里,也不清楚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于是在一些朋友和社会舆论的裹挟下,盲目的让孩子去补习。
小学生的补习我是这样看的,应该从兴趣角度出发,孩子喜欢什么就去补什么,强度不宜过大,以培养方法和习惯为主,培养特长为辅。不去补习的话也没多大关系,懂得正确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长,足以引导孩子做到顺利的成长。
普通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条不到10度的上升直线,这样的孩子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后劲足,在逐级的跨越中孩子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跳跃式发展的孩子只适用于极少数天才,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即使短期内冲上去也难以在后续的学习中保持住,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人生是一场长跑,耐心的对待孩子的成长,有针对性的根据孩子特点,进行教育规划是家长应该尽早做的预案,焦虑没有必要,每个孩子都不同,因材施教是关键。自我感受是,活拨顽皮一些的孩子西方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比较好,循规蹈矩的孩子国内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好。但,二者共通之处是孩子在童年能形成良好的习惯。玩的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考的习惯,不管什么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