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首个跨区域药品集采结果出炉,大批注射液降到地板价!
地方集采向注射剂“开刀”
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
全文1815字,阅读需6分钟
2021年首批跨区域药品集采结果出炉。
春节假期前夕,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平台2月8日公布《“六省二区”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明确包括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兰索拉唑、曲克芦丁注射液在内的12个品种成功入围。
此次“六省二区”的跨区域集采共涉及17个品种,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有五个品种流标,分别是咪达唑仑注射液、熊去氧胆酸口服常释剂型、间苯三酚注射液、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烟酸注射液。
在入围的12个品种中,健识局注意到,注射剂已成为本次省级集采的重点: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平均降幅也达到58.05%。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多个注射剂被纳入药品集采,相关品种市场竞争格局料将发生变化,国内企业有望借助集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药企面临选择题
拼命降价力保市场份额
所谓“六省二区”是指:四川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根据商务部2017年的数据统计,“六省二区”集采药品年销售量已达到2500亿的市场规模。无疑,如此庞大的市场占有率,都是每家药企的必争之地,不少企业都不遗余力展开“价格战”。
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为例,此次集采最高的有效报价为49.49元,而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则直接报出12.37元的低价,降幅超过75%。
事实上,在药品集采的报价之路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75%显然不是企业自主报价的最高降幅。健识局发现,硫辛酸注射液在此次的最高有效申报限价是16.69元,亚宝药业则以1.39元中标。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健识局登陆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网查询发现,亚宝药业生产同等规格、剂型的硫辛酸注射液零售价格是24.83元。按此计算,亚宝药业的降幅达到94%。
在企业自主降价的背后,是对其固有市场的捍卫。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硫辛酸注射液的终端市场销售额达到17.60亿元。亚宝药业已24.7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重庆药友、福安药业和现代哈森,分列二三四名。
此番亚宝药业大幅降价,无疑是要抢占“六省二区”的市场份额,一旦集采试点全国扩围,直接利用价格优势,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而在“六省二区”集采文件答疑中也明确,优先使用中选产品,未报名参加本次省集采的企业,联盟省区医疗保障部门将对涉及产品予以重点监测。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六省二区”集采涉及的市场规模超千亿,将促使一大波降价潮已兵临城下,无论降价换市场,还是选择放弃争抢剩余市场,无疑是摆在药企面前必须要做选择题。
瞄准临床大品种
地方集采向注射剂“开刀”
注射剂集采,已经成为药品集采成败与否的关键。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注射剂市场规模突破6300亿,TOP20产品合计销售额超1000亿。
显然,若想药品集采发挥更大的作用,彻底改变中国医药市场现有格局,就必须向注射剂产品“开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药品集采已是医药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今后那些采购量大、金额高的药品,无论是口服、注射剂都可能在集采的范围内。”
就在刚刚结束的第四批国家集采中,首次将注射剂纳入其中。尽管只有八款注射剂,但无疑传递出政策信号,有分析人士指出,注射剂与口服药不同,几乎都会在医疗机构内使用,注射剂纳入集采,将会让跨国药企的原研药做出改变,市场格局也会发生根本变化。
此前,曾有山西、湖南两省分别举行了注射剂和抗菌药的药品集采,江苏吴中、山东罗欣、石药银湖等多家药企都为中选产品报出了行业新低的价格。这也被业界视为开展注射剂带量采购的政策推进器。
2月5日,重庆明确将探索针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费用排名前500位的药品品种,规范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这是全国首个省份正式宣布针对“500个品种”进行带量采购,正式打响省级集采的第一枪。
按照国家医保局此前划定500个品种清单来看,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型、依达拉奉注射剂型、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剂型等多款临床大品种被纳入其中。
事实上,随着省级集采陆续开展,京津冀、三明联盟等跨省市联盟集采也陆续启动。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品种、时间都变得有迹可循,医药企业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否则将会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