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影史经典?它被骂了整整25年

作者|  大表妹

来源|  影探

前阵子表妹关注了一档音乐节目。 

乐坛实力唱将和新生代歌手代表齐聚一堂,送上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 

有一幕挺有趣。 

陈小春手提红色礼袋,春风满面走到休息室门前,却误把开关当作门铃。 

字幕说:  
   这是憨厚大叔进城。     
 

500

曾经桀骜不驯的山鸡哥,此时成了过年走亲戚的可爱大叔。 

他是节目中的“笑点担当”,也很难让人再将他和那个喊着“我叫山鸡,鸡*的鸡”的形象挂钩。   

恍然间,表妹才意识到,原来那个友情岁月,已经过去两纪了。 

500

500

今年是《古惑仔》系列上映的25周年。   

借这机会,表妹来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作品。 

一个文化符号的建立和毁灭。 

《古惑仔》   

1996.1.25 香港

500

>>>>建立  

1996年1月25日,香港尖东华懋戏院。 

戏院内,明星们正接受着媒体的采访。

而戏院外,上百名手持棍棒、上身裸露的古惑仔们高呼着“陈浩南”。   

500

《古惑仔1人在江湖》首映礼上的郑伊健

500

《古惑仔1人在江湖》

第一部《人在江湖》,只拍了15天。

没有大牌明星助阵、没有好档期加持,却斩下2000万港币的高票房。   

光庆功宴,就开了十场。 

500

《古惑仔3只手遮天》

电影主要围绕陈浩南和洪兴社展开。   

陈浩南
 (郑伊健饰)
 因小时候被流氓欺负,立志要加入黑社会出人头地。 

投靠洪兴门下,成了黑道炙手可热的新星,却也和靓坤
 (吴镇宇饰)
 结下矛盾。 

而后因他投靠的大佬B被灭门,陈浩南决心找靓坤报仇雪恨。 

500

靓坤、靓女、大佬B、陈浩南

电影中还有其他几位重头人物:

好色的山鸡、冲动的大天二、怕事的包皮、有责任心的巢皮。   

他们五个兄弟赤裸上身、手持刀棍的照片,也是
 学校门口便利店里销量最高的海报。

500

第一部的横空出世震撼了香港影坛,平地惊雷般撞开了普罗大众和黑帮电影间的高墙。   

那时候的观众们猛然发现,原来香港电影人也能拍黑帮。 

投资方打爆了制作团队的电话,要求趁热打铁再来一部。 

11天,剧本创作拍摄剪辑一条龙,第二部《猛龙过江》制作完成。   

1996年3月30日,《猛龙过江》上映,此时距离第一部上映仅仅过去2个月。  

500

为了赶速度,编剧文隽直接在现场写剧本,拍一幕戏的间隙,就把下一幕戏的本子写出来。 

主演郑伊健因为身上还有别的商务约,故第二部的主角换成了由陈小春饰演的山鸡。 

500

《猛龙过江》讲的是山鸡到台湾发展,最终成为堂主的故事。 

遗憾的是,为了追求速度,这一部的人物关系混乱,故事没头没尾。 

手持摄影机虽拍出了江湖气息,却也给这个系列打上了四字招牌:  

粗制滥造。   

500

但观众们的热情挡不住,上映后票房比第一部还高  
 (2250万港币)  。   

于是团队又马不停蹄赶出了第三部《只手遮天》。 

1996年6月29日,  
   距离第二部上映仅过去3个月
 
 ,《只手遮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映,卖了近2000万。 

浩南重归当主角,和大反派东星乌鸦
 (张耀扬 饰演)
 对决。 

500

从1月到6月,三部电影对市场的连续性轰炸,炸醒了萎靡不振的香港电影市场,炸出了超过6000万的票房成绩。   


影评人曾经说过,《古惑仔》的成功原因有二,  够快,也够糙  
 。 

500

快速度的制作上映,给颓靡的电影市场注入了能量,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收获一大批忠实簇拥。 

粗糙的制作模式,把本就说不清摸不着的黑帮故事加了个滤镜。

让观众看到香港霓虹灯下的暗流涌动,和隐藏在街头巷尾里的杀戮与忠义。    
 

500

500

观众嗅到了江湖气,品到了兄弟情。 
          

 


       粤语中特有“古惑仔”,成为香港迷惘时期的都市传说。      
   

 

500

那时候陈浩南可是太红了。 

“单纯得像张白纸”的郑伊健一时间成为了全民偶像,放今日来说就是“顶流爱豆”。   

500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也都烂熟于心。 

譬如浩南哥的那句: 

“我陈浩南能混这么久,全凭三样东西:够狠、义气、兄弟多。”   

7个字,却足以概括《古惑仔》系列和陈浩南辉煌的揸Fit人生涯。 

500

对敌人要狠,刀光剑影,斩草除根。 

对兄弟要义,连肝胆,同骨肉。

500

讲义气、兄弟情深,镇得住小弟,稳得了军心,做话事人得凭真本事。   

凭借以上两点,“陈浩南”带着“古惑仔”,
 从偶像变成一种符号。

500

导演刘伟强在拍《古惑仔》之前是给王家卫当摄影师的。 

他太懂怎样用镜头感表现故事了。 

虽然制作糙,但他还是用一个个极具张力感的镜头,塑造了许多经典名场面。   

500

有一场戏,陈浩南带着兄弟们在铜锣湾走路,因为太过于逼真,就连当时巡逻的警察都围过来看热闹。 

还有场戏,一帮古惑仔拿着家伙从货车上一跃而下,慢镜头的调度将原本混乱无序的暴力包装成具有美感的动作戏。   

个中酸爽,看过便知。 

500

不同于过往港式黑帮片,《古惑仔》着重描写的是年轻人初入江湖的稚嫩,被社会毒打后的成长蜕变。 

继承了港式黑帮片道德标准,尽忠义、两肋插刀,也突破了港式黑帮片瓶颈。   

英文片名Young and Dangerous,一语道破天机。

500

年轻  
 (young)  是资本,江湖却很危险  
 (dangerous)  ,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得与失,善与恶,糙却不失理,快但能走心,
 这便是电影最为特别的一点。 

500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电影中对反派角色的塑造。 

洪兴社靓坤、三联帮丁瑶、东星双虎乌鸦……   

500

好的电影绝不只是将主角捧上天,而是大程度将正反两派的对决张力表现出来。 

表妹至今都还记得乌鸦那病态又放肆的嘴脸,每每想起都会打冷颤,着实是童年阴影之一
 (另一个是《陀枪师姐》的鲍国平)
 。 

一场砸关公像的戏码,又狠又毒,又癫又狂。 

500

当然最让表妹心水的,是粗犷却不失浪漫的情节。 

兄弟情义固然动人,但陈浩南和小结巴
 (黎姿 饰演)
 的爱情故事更为赚泪。 

500

小结巴于浩南,早已不是“马子”那样简单的身份。 

她是爱人知己,是至亲红颜,是浩南在这个江湖闯荡岁月里最柔软的回忆。   

500

浩南义无反顾走向奄奄一息的小结巴。 


他的身后是一把对准他的手枪,可是他并不恐惧。 

小结巴直到惨死的一刻,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她最爱之人的名字:南哥。 

而小结巴的离世,又像是一个信号。 

陈浩南要发生改变,《古惑仔》也要变了。   

500

>>>>毁灭  
  

1997年上映的第四部《战无不胜》里有一场戏。 

浩南哥一本正经站在讲台上,对着底下学生来了这么一句话: 

“走错一步,永远回不了头。”   

500

这时的他身着白衫,除了发型还是一如既往的飘逸,身上却少了些古惑仔的气息。 

面对台下一群把陈浩南当成偶像的学生,他反问到:

“你有没有砍过人?你有没有见过死人?你知不知道他的大哥被砍死?他亲眼看着他的女人死了却救不了……”    
 

站在巅峰的陈浩南亲自打碎古惑仔表面威风的彩色琉璃,让观众意识到风光背后的现实与残忍。    
 

500

从刀光剑影到西装革履;从鲜衣怒马到深明世故。 

虽然只过去了一年时间,但是系列的创作者们已经开始试图毁灭从前建立的文化符号。 

只因一字:恶。   

500

《古惑仔》可以被称为香港黑帮电影的二把手。 

前有80年代吴宇森  《英雄本色》  
 (1986)
 开创先河,后有千禧年杜琪峰  《黑社会》  
 (2005)
 的重新定义。 

500

《古惑仔》恰好赶在了时代的尾声,像一个响炮,炸醒了观众心中不安分的灵魂。 

同时也炸毁了许多年轻人的大好前程。   

500

500

《古惑仔2》致敬《英雄本色》

毫不夸张,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深受《古惑仔》电影文化的影响, 

他们幻想自己是铜锣湾的风云人物,渴望身边有小弟们的簇拥追捧。   

会唱几句《友情岁月》和《乱世巨星》,讲仁义,谈情义,热血方刚、男儿气概。 

“翻天覆地,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   

他们想要成为规则的建立者,同时又渴望打破常规。 

500

只可惜,他们没能分清现实和影像中间隔着的,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崇拜变成了盲目,电影主张的止战于殇也被误解为张扬跋扈。  
  

心智不健全的年轻人纷纷模仿起电影中的暴力行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最后走向不归路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最为典型的,就是97年的秀茂坪童党烧尸案。   

500

案中多名被告受黑社会电影和漫画的暴力情节影响,霸凌、虐打、烧尸,冷血且癫狂。 

心理学家点出,青少年因心智不成熟,较容易模仿影像情节。   

话虽委婉,却也有指向性。 

案件发生后,社会舆论将矛头指向《古惑仔》,咬定是电影和漫画将这些花季少男少女带向了违法犯罪之路。     
 

500

根据该案件改编的电影《三五成群》

2000年,郑伊健出席TVB儿歌金曲颁奖礼时,自嘲为什么电视台不邀请自己参加儿童节目做嘉宾。 

有段时间他更是被封杀,接不到戏,也没商务邀约。   

香港警方还邀请郑伊健去警局,说服教育那些辍学的古惑仔从良。 

500

那时候的他也很郁闷,自己只是个演员,本职工作是拍好作品,这也有错吗? 

他需要为角色的社会影响力负责吗?   

500

500

500

部分受古惑仔电影影响的犯罪案件

郑伊健有次在内地参加活动时,收到一封来信。 

信上写着:求你们不要再拍了,真的教坏很多人。   

500


电影中的台词也成了大陆青少年的口头禅,模仿发型、衣着打扮者更是层出不穷。 

电影也直接被教师和家长视为伤风败俗的“文化毒瘤”。   

《古惑仔》已经不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电影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社会风气。 

如网友所言,这确实是影响整整一代人的黑帮电影,年轻人想出去混很多都是因为这部电影。   

500

500

事态逐渐走向失控,从前说着“我们是在拍戏”的导演刘伟强,也开始重新审视电影价值观的输出。 

从第四部《战无不胜》开始,古惑仔里的社团开始讲起了秩序和道义。   

500

《古惑仔4战无不胜》

500

《古惑仔5龙争虎斗》

第四部《战无不胜》中,大佬蒋天养回到洪兴后,试图以商人和政客的形象重塑黑帮。 

更是出现了前文提到了那颇为讽刺的一幕——陈浩南教育学生不要进黑社会。   

第五部《龙争虎斗》里,陈浩南脱下皮裤,西装革履笑脸相迎,当起精英带社团。 

片名“战无不胜”和“龙争虎斗”成了赤裸裸的讽刺。   

500

《古惑仔》因时代巨轮的前进成为了一部主旋律作品,向善不作恶,谈义不动刀。   

从1996年《人在江湖》的一飞冲天,到2000年《胜者为王》的黯然退场。 

只是四年,物是人非。 

或许是为了反省电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郑伊健2001年参演了电影  《九龙冰室》  
 。 

虽没挂古惑仔之名,也未讲陈浩南之事,但观众都懂,这部电影是在洗白过去所为。     
 

500

《九龙冰室》

郑伊健饰演的九纹龙,本是社团闻名的大哥大。

在经历江湖恩怨后,成了瘸子,他浪子回头,决心不再问江湖事。

他开起了冰室,却总被兄弟或仇人打扰。

500

电影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古惑仔的落魄样子,绝不是过去《古惑仔》电影所刻画的那般嚣张跋扈。   

九纹龙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江湖大佬,厌恶了剑棍拳脚,渴望有家的生活。

500

《九龙冰室》


导演更是设计了九纹龙被乱刀捅死的画面来警示大众,告诫着年轻人们不要再误入歧途。 

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也因现实因素走向了毁灭。   

就如九纹龙在临终前恍惚听到父亲的痛骂:  “你扛,你扛得起吗?”   

影视工作者们扛不起社会舆论的指责,更扛不起教唆青年人走上歧途的帽子。 

毁灭这个符号,是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的。   

500

>>>>现实    
 
  

2020年4月30日,连载了28年的漫画《古惑仔》完结。   

新冠疫情沉重打击了报刊业,而且读者们似乎也不再钟情于漫画故事了。 

吉尼斯“全球最多期数长篇单元故事漫画”
 (2335期)
 的纪录保持者,正式退出江湖。 

500

故事的最后。

山鸡被杀手扔下高楼身亡;十三妹移民加拿大;蒋天生患上肝癌痛苦不已,跪求陈浩南保护好自己的女人;大飞哥隐退江湖,做回市井小民。     
 

而“乱世巨星”陈浩南,在经历了全家惨死、儿子反骨的重创后,决心离开香港,不再过问江湖。 

腥风血雨,江湖恩怨,也落下帷幕,成了南柯一梦。 

铜锣湾再无陈浩南,江湖再无《古惑仔》。   

500

早些年郑伊健、陈小春参加综艺节目时,就有被主持人问到《古惑仔》相关的问题。 

他们坦言后悔接下电影。  

只见陈小春一脸严肃,对着镜头说道歉:“确实我们 (的角色)是坏人,给人带去了负能量。 ”    
 

“但我们只是演员”。   

500

500

郑伊健告别陈浩南后,接演了不少电影,喜剧也有、动作也有,唯独黑帮题材片少了点。 

哪怕有,也是演着劝人从善、放下恩怨的角色。 

但郑伊健再没有塑造出比陈浩南更加经典的银幕形象。   
    

500

《中华英雄》

陈小春变身绝世好奶爸。   

那个嘴里讲着粗鄙脏话的鸡爷,其实是个唱着“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的情种。 

他没有角色般的花心,同妻子应采儿的爱情故事让许多人感动。   

还带着儿子Jasper上综艺,圈粉无数。 

500

导演刘伟强告别《古惑仔》后,拍出了香港影史十佳的《无间道》。 

反向输出好莱坞,连老马丁都夸他会拍黑帮情仇。 

这些年也是在内地风生水起,《建军大业》和《中国机长》证明了他作为导演的掌控力和场面调度能力。 

懂得都懂,能力这回事,他着实也是从《古惑仔》的拍摄中学来的。   

500

随着《古惑仔》系列
 (漫画和电影)
 的黯然退场,我们记忆中那些热血青春和友情岁月,也在和我们挥手作别。 

如郑伊健在得知漫画完结后所言那样:一切随风。     
 

500

有时会怀念过去和三五好友溜进录像厅看电影的日子。 

怀念勾肩搭背唱着“叱吒风云我任意闯万众仰望”的愣青时光。 

但一切也只剩怀念,故事已经完结,演员早已放下,我们也已经长大。   

浩南哥不再叱咤风云、山鸡哥和靓坤成了奶爸、乌鸦吃牢饭、大天二成了Laughing哥。 

500

如《友情岁月》歌中所唱的那样:  “所有故事像已发生飘泊岁月里”。   

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被建立,却因现实因素被毁灭。

戏中的不羁少年现实生活中是稳重男人,赚钱养家,兢兢业业。 

曾经热血的古惑仔,如今成了勤恳的打工人……     
 
 

而现在的年轻人,也有许多不识陈浩南的名号,更不知铜锣湾的往事。

不禁感叹: 

青春就是一场梦,梦醒了,人就长大了。    

从前的江湖恩怨也只存在于影像之中,想要征服世界的我们却被世界所改变。 

青春只能用来怀念,我们还是得走向前。 

来忘掉错对

来怀念过去
 

曾共度患难日子总有乐趣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