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基奇和恩比德,再碰上湖人会怎样?
约基奇很想拿到人生第一个50分,在掘金领先爵士20多分的时候,他还留在场上,比赛只剩下三四分钟,和他对位的戈贝尔早已不在场上。
可惜,猛打猛冲去得分,并不符合约基奇的性格,两三分钟内他只得了2分。直到最后1分39秒,马指导觉得实在不好意思,才把他给换下去。
掘金终结了爵士队的11连胜,约基奇个人新高47分,把最近很热的一个话题又推向高潮:这个赛季,MVP会不会重归大中锋?
恩比德、约基奇、戈贝尔、弗切维奇这些传统型的5号位中锋,这个赛季异常走红。他们不仅是球队的战术核心,而且多数让队伍的战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最近几年的小球潮流中,传统中锋的地位曾一落千丈,但这些有着出色技术的中锋,多数能里能外,进化成为新一代全能型中锋,并成为联盟的一股主导力量。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根本不用三十年,大中锋们就已经回来了。
上一次5号位大中锋拿到MVP是什么年代的事了?2000年,是奥尼尔。
在那个十年,奥尼尔、姚明、霍华德这些明星中锋,不用跑到三分线外投篮,照样吃香喝辣。但随着NBA的攻守转换节奏越来越快,姚明跑不动了,他跟奥尼尔说:我们这样的中锋,就像恐龙一样,要灭绝了。
擅长奔跑和跳跃的霍华德还能坚持一阵,2011年,MVP选票的第一名位置上,有3个人写了霍华德的名字,但有113人写的是罗斯。这是传统的5号位中锋最后一次出现在选票首位。四年后,以“水花兄弟”为代表的小球,拿到了总冠军。
我这里列出了自2011年以来,MVP投票得分的每一届前10位球星(标蓝色的是4、5号位内线)。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5号位中锋,不管技术特点如何,离MVP最近的只能排到第四,分别是2014年的诺阿和2019年的约基奇,邓肯、阿尔德里奇和恩比德排到过第七。
约基奇、恩比德、戴维斯和阿尔德里奇这样技术好的中锋,在前10排位中逐渐上升,频次增加,代表着一种趋势:技术型中锋杀回来了,他们在小球潮流中杀出一条血路,重新为大中锋争得了聚光灯下的位置,MVP回到他们手中,也是早晚的事。
所以,用“传统中锋”来形容他们并不确切。恩比德、约基奇这一代中锋,既有传统中锋身上的优势——个子高大,篮下有统治力——同时还有前辈们没有的特长,他们大多会中远投,视野广阔会传球,虽然速度不快,也还可以运球上篮。
现在,至少有几支队伍是以大中锋为战术核心——76人围绕恩比德,约基奇是掘金的组织中锋,魔术队靠弗切维奇,在森林狼是唐斯。有的球队仍以外线为核心,但优秀的大中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爵士队的战术都从米切尔和戈贝尔的挡拆开始,太阳队有艾顿,小牛队是波尔津吉斯,骑士队还没有出让篮板王德拉蒙德,阿尔德里奇是不是打,对马刺的输赢影响很大。
当然,必须让球队的战绩有本质改变,明星大中锋的地位才能得到承认。
上周NBA评出的东部最佳球员是恩比德,西部是约基奇。这是恩比德生涯的第五个周最佳,在76人队历史上,只有巴克利和艾弗森曾拿到5次以上。我们从恩比德同时对付小加索尔和戴维斯,可以看出他如今的统治力是多么可怕,他既可以像过去尤因和奥拉朱旺那样,跟对位中锋在篮下硬扛,还可以像后卫那样,运球到篮下玩反手拉杆。
当恩比德像后卫那样,从外线往篮下用出欧洲步时,我们就知道如今的顶级中锋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恩比德再过一个半月才满27岁,他的黄金岁月才刚刚开始。
我很早就曾经说过:一个中锋的峰值年龄是28岁,也就是在这个岁数之前,大中锋可以一直在进步,28岁以后,大多数中锋会走下坡路,就像爬到山顶要下山一样。超级优秀的中锋,如果能够自律,可以把山尖变成平台,在顶峰留很长时间,比如奥拉朱旺、奥尼尔和邓肯。
恩比德只是把76人带到东部排名的第一,而且是暂时的,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优秀而全面的大中锋得到重用,并非为了对付小球。恩比德是2014年进的NBA,小球还未大成气候,如果不是因为伤病风险,他在任何一年都是状元的绝对人选。约基奇是2014年第二轮入选,掘金上来就看中了他的传球和投篮技术,2017年,掘金在约基奇和努尔基奇之间选择了前者。
恩比德、约基奇、弗切维奇这些国际中锋的技术,始终让美国篮球界羡慕,有没有小球的盛行,这些中锋都会被招到NBA,区别在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改变NBA的风格和阵容形态。如今,恩比德的76人已经排在东部第一,约基奇率领掘金杀进了西部决赛。
这说明,小球潮流仍在演化中,渐渐地,五小阵容将不再那么吃香,毕竟篮球是高个子运动,只要技术全面,速度不是太慢,五小首先会被“一大四小”取代,然后个子高大的大中锋、二中锋重归传统地位。和以前的区别,是他们都会投篮、运球、传球。
火箭的“极致五小”已经死亡,现在他们有了伍德打5,这个赛季平均每场23+10。伍德虽然瘦高,不如约基奇和恩比德强壮,但他的技术让塞拉斯得以继续自己的“五外”战术特色。
但是论技术之全面,非约基奇和恩比德莫属。看约基奇打戈贝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戈贝尔太高,移动更慢。爵士打的是“一大四小”,所以用博扬·博格达诺维奇去防约基奇,戈贝尔对位的是米尔萨普。即便如此,约基奇也让自己的进攻选择充满各种可能。
这场终结了11连胜的对决,戈贝尔7中4只拿到12分和8个篮板。戈贝尔是过去传统中锋中的一类——野兽派,没什么投篮技术,但人高马大,爆发力出色,擅长保护篮筐。
约基奇不是一个出色的盖帽专家,因为他比较懒散,运动能力不算出色,但现在多数球队的阵容较小,约基奇防后卫突破上篮,也能占到一点便宜。
如今评价中锋防守不能再只盯着篮板和盖帽,能不能换防,脚下移动速度如何,都成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现在联防在NBA很流行,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第一,既能攻又能防的大中锋并不多,只能降低高度,尤其是4号位的高度;第二,小阵容的盛行,削弱了保护篮下的能力,不得不借助联防的区域保护特色。
像戈贝尔这样只能守不擅长进攻的中锋,使用价值在降低。
首发的时候,掘金队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控卫,组织战术的是约基奇。对爵士这场比赛,约基奇助攻12次,此前他曾一度平均三双,现在助攻降到每场8.6次,排在哈登、卢卡、保罗和特雷·扬之后,列第五。这是助攻榜上的一道奇景。
自从当年迪瓦茨、萨博尼斯在NBA展示传球技术,美国人就一直佩服欧洲中锋的这项绝活。如今魔术队的弗切维奇也会这一招。
大中锋水平高低,在季后赛越来越能决定球队的命运。
有些球迷认为我是一个老派的“得中锋得天下”论者,其实是误解了。我从来不会将中锋的作用绝对化,只是在季后赛和总决赛这个层面,当各个位置已经都打造得很精致,最终决定成绩的很可能就是5号位中锋。
这样的判断屡试不爽。火箭对湖人,球迷来问结果会如何?我说火箭没有大中锋,所以看好湖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有”和“无”。掘金碰上快船,结果会如何?我感觉是掘金,因为祖巴茨和哈雷尔不如约基奇,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优”与“劣”。掘金碰上湖人,结果会如何?我认为是湖人,因为戴维斯是“万能钥匙”。其实,戴维斯真的和约基奇一对一,还是挺吃力的,所幸他们还有霍华德,他是解决约基奇的功臣。
这个赛季大家都在想办法解决5号位的问题,这跟恩比德、约基奇这一代中锋成长起来有绝对关系。湖人的办法是找小加和哈雷尔,配齐了大中小三种不同高度和类型的中锋;快船的办法是找伊巴卡,把祖巴茨赶到板凳上。你再问我湖人和快船碰上如何,我觉得是湖人,因为湖人有三种不同的中锋可以选择。
湖人用三个中锋制衡了恩比德,让他只得28分6个篮板,起决定作用的就不是中锋了,“得中锋得天下”不适用,最后的关键人物是托比亚斯·哈里斯。
如果湖人在总决赛碰76人,依然如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5号位,恩比德、戴维斯、小加和哈雷尔,只是对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