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别太剧本化,所谓许多地主也有好人,想想怎么来的?

【本文来自《沈醉曾讲解放前去西北参观时,穷人没裤子穿,很多姑娘一丝不挂在地里劳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土豆大战马铃薯

    ……解放前能种地已经算好的了吧?大多数情况要么是已经饿得没力气种地,要么就是田税已经预征到几十年后,种了也白种根本就不想种了……

也别太剧本化。解放前,强壮的劳动力还是很受欢迎的,地主对这样的劳动力也会比较好,这也是所谓许多地主也有好人的故事由来。

但整个社会来说,大多数土地已经被兼并,拥有土地的农民也会随时因为天灾人祸失去土地沦为赤贫,劳动能力不强、家庭拖累重的家庭再失去土地,很可能就全家沦为长工或被饿死几个。

同时,因为外来经济冲击和买办、土匪、地方豪绅等综合压迫,小的地主富农的日子也很不好过,随时破产!

民国期间人口时常负增长,与建国后的人口爆发相比,民国期间的人增长总体非常缓慢。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1

  • 全部楼层
    首席老农
    你说的地主,不是纯粹的经营地主,而是财阀,但财阀在民国特别多,其他朝代地主根本不能拥有军事级别武力,因为那是灭九族的。
    地主在没有武力的情况下,要造福乡里的,利用自己的宗族和佃户们形成动员力让其他势力想自己的家产的时候,要掂量一下,这叫财散而人聚,所谓乡贤,有此原因。
    地主有了武力,无所顾忌了,那就坏得很了,象苏北鲁南的民国地主,开始搞初夜权,国内其他地方也不少,连礼义廉耻的儒家道德(其阶级生存的基础道德)都不要了。
    但我回的第一个回复,明显人家讲的是经营性地主。
    你不了解那个时代的基层状态。小的地主和地主也不是一个概念。即便小地主,靠省吃俭用和辛苦经营有了上百亩耕地,这时候开始,没有一定能力,你租子都收不上来,这种级别的地主基本上就是地方保长水平了,如果没一些手段,苛捐杂税就就能让你破产,其他的豪强地主分分钟能吞掉你的整个家业,地方上的横穷家族照样也要拿捏你!民国时期的地方是没多少官方直接影响力的,是靠实力维系生存的。
    指望靠宗族力量,你首先也得有这个力量,别以为只有小家小户的才是穷人、雇农,在农村,同宗族的剥削是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中国震撼世界》里面就提到过,地主看上了自己同宗族雇农的儿媳,直接带着管家上门去强奸,然后大大方方的离开。全家依附于地主,还能讲什么尊严?!寺庙也可以是大地主(比如当年的少林寺),每年“议租”的时候只允许雇农派女人去,根据女人的情况谈一年的地租,这时候你去谈宗族教化?
    不要被十几年前给地主翻案的网文洗脑,地主办学修路是历史上常态,但地主同时垄断着地方上的一切资本,包括土地决定的人身依附,包括宗族关系的控制,包括教育和读书的道德解释权!是全面的控制,是可以深入到灵魂的控制,也是中国和全世界革命的艰难所在!当今的印度为什么地主和种姓制度还实质存在?就是基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这一系列控制没有被真正打破,它没经历暴力革命,它偷懒了,它当时没有流足够的血,然后就得几十年上百年的继续还这个债。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