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新广告被日本网民怒喷:我们没有种族歧视

【文/观察者网 陈聪】

11月27日,耐克日本(Nike Japan)上线了一支新广告。不过,广告的内容却刺激到了日本网民的敏感神经。

原因在于,日本网民认为,广告内容暗指日本社会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丑化日本。

500

据了解,涉事广告的标题为《動かしつづける。自分を。未来を。The Future Isn't Waiting.》。

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截止12月1日上午,这支广告的播放量已经达到910万。而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其播放量也接近1400万。

500

虽然这支广告只有两分钟,但依然延续了耐克品牌以往的风格,热血而又激动人心。

耐克日本介绍,广告改编自三名女性足球运动员的真实经历。

具体而言,广告以三名分别是华裔、韩裔、非裔的女生为视角,讲述她们在日本生活的故事,关乎梦想与成长。

广告开头,这三名女生受到来自同学和社会的异样眼光和歧视对待,

500

500

校园霸凌,

500

500

社交账号也常常收到恶意满满的评论和私信留言。

500

她们为此感到痛苦与迷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与家人发生争吵……

500

500

广告后半段,三人穿上了耐克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

500

在赛场上驰骋的她们重拾信心,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500

500

500

最后,三个主人公共同说出广告语:

大人们总对我们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未来会发生改变的,但我们不愿浪费时间去等它们发生。我们行动起来,未来才会到来。

500

雅虎新闻网注意到,耐克日本的新广告发布后,不少网民都被三个女生的成长所感动,并给出好评。

但是自11月29日晚起,大量的负面评论就开始出现。

500

在耐克日本的官方推特账号下,大批日本网民指责广告内容刻意制造矛盾,是在丑化日本,尤其是对日本学校和教育,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就进行一番自以为是的想象和虚构,是地域歧视,也是种族歧视。

还有网民扬言,要发起抵制,不再购买耐克的产品。

“指责日本人就有那么开心吗?”

500

“我不会再购买耐克的产品,不要将政治带入体育的世界。”

500

“那种程度(还不够)!我必须要向耐克投诉!”

500

“看了这个,没有再想给孩子买耐克的心情了。”

500

“对于耐克来说,日本的中学生是这样的……但是在我身边,班上也有一两个不同国籍的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开开心心地上下学,像朋友一样见面聊天,看了(广告)以后感到悲伤。充满偏见的其实是耐克自身。”

500

“今后的立场也不会改变了吗?我想扔掉我全部的耐克鞋。”

500

日本网民的不满之声中,奇奇怪怪的是,还有个别人借题发挥,要求耐克“好好管管”它的中国工厂,因为那里存在“严重的劳动剥削,以及欺压少数民族”。

不过,也有一些表达赞赏的留言被顶到前排。

全职主妇@soragiro2577 就说,她认为广告很棒,不理解为什么会遭致如此严重的批判。

广告展现的,在日本各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她还谈到,自己朋友的英国老公第一次到东京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以为这会是一座比伦敦更国际化的城市……”,然后就离开了。

500

日本混血的黑人小哥@g_warrens 也说,即使自己是半个日本人,但是几乎每次坐地铁的时候都会被歧视。

他指出,“我不反对耐克在广告中谈及种族歧视的做法,我认为这是向每一个人敲响警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外国人的歧视。”

500

以一首洗脑神曲《PPAP》而广为人知的搞笑艺人古坂大魔王同样盛赞,能够做出这支广告的人一定很帅,所以耐克的产品也才会这么地帅。

500

截止目前,耐克日本仍然没有回应日本网民的不满,相关广告并未下架,甚至于还被官方推特账号持续置顶着。

500

广告上线当天,耐克日本高级市场总监Barbara Guine说:“耐克长期以来都认真倾听少数派的声音,支持与鼓励他们发言。我相信,体育运动能告诉大家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能够使所有人齐心协力,驱动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奋斗拼搏。”

Guine尤其提到,耐克将继续支持各个层级的女性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和游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500

2017年3月,日本法务省曾公布一份以在日外国人为对象实施的有关歧视和偏见的调查结果。

数据显示,大约有30%的受访对象表示,他们有过因为自己外国人身份而遭遇歧视性言论的经历,另有25%求职受阻,40%租房遭拒。从事着与日本人相同的工作,但是自己的工资却比日本人低的大约有20%。

当时,日本法务省发表评论指出,在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前,入境日本的外国人将不断增加,有必要掌握人权侵犯等实际情况;但调查出来的结果令人感到遗憾。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日本法务省进行上述调查前,截止2016年12月,在日外国人数量达到238.3万人,而到了去年12月,这个数字上涨到293万。

热门评论 12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13
最热 最早 最新

  • 云湄 茶余奋笔闲策 言笑经纬纵横
    日本的校园霸凌是真夸张,非常夸张外化的各种潜规则和歧视。
    不过耐克也纯属找骂,自己家狗屁倒灶事一箩筐还有空给人当师爷。它怎么不在美国替亚裔搞抱不平?
  • 耐克是老种族歧视了,这很奇怪吗?它就是喜欢对其他族裔的人进行说教
  • 已注销用户
    天皇制国家及其反对者

    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主义思潮催生了文明单线进化论,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活动,一个个民族被纳入“文明的等级秩序”之中。而一个社会使用的刑罚种类被视为区分文明或野蛮、先进或落后、现代或前现代的重要标准。

    本书是研究日本刑罚史的第一本英文著作,作者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Daniel V. Botsman 描述了日本的刑罚在明治维新后发生的巨大变革。本书认为,德川后期的改革减弱了传统刑罚实践的残酷性,但仍未使日本顺利切换到现代化的轨道;逼迫日本设法断绝与其过去的联系的,是以东方野蛮的话语正当化其亚洲侵略的西欧列强。然而,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并非仅是外部强加的结果:明治政权很快意识到,现代监狱制度不仅可以作为日本国际进步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内统治工具发挥作用。原本代表着落后性与东方特性的酷刑,在近代日本被重新解读为一种文明而人道的惩罚,开始象征更加先进高效的管理,深刻影响了日本殖民帝国的残酷实践。

    https://mp.weixin.qq.com/s/IYyhNPEnzSjBWLzULpGi9A
    英国的炮决,美国的头皮笑而不语
  • 已注销用户 俺爱吃小熊粥!
    人形猫爷爷
    就事论事好不好,不要抓着广告是谁制作的。
    1、日本有没有种族歧视、民族歧视?
    当然有!只不过比较隐晦,我们观光客不容易察觉!
    举2个自己亲历的例子。
    (1)有次在日本和朋友一起去住宾馆,总台一脸谦和的微笑,看似彬彬有礼,把第一次赴日的那位朋友感动得够可以的,但我唯有肚子里冷笑,因为那家伙表情、动作都符合规范,但说到日语时没有按惯例用敬语,直到我开腔,对方眼神中有一丝慌张,然后立即换频道用了敬语。这种卑劣的日式小伎俩真令人不齿,精神胜利法吗?也就敢欺负不会日语的中国游客而已,还造不成实质性伤害。
    (2)还有次从冲绳的那霸乘船去离岛玩,遇到一对来自东京的夫妻,那男的生于沈阳,于是热情地和我聊天,女的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授,知识分子吧?可居然公开说冲绳人长得像菲律宾人而不像日本人,中国人和日本人是看不出来的,但冲绳人一看就不一样等等。天哪,好歹我在当地也呆了1个星期了,说实话除了极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冲绳人长得和日本人有啥差别呢?女教授眼里的差别,其实来自她心里的民族歧视,因为随后她又不厌其烦地比较了所谓冲绳人不同的民族性,称其散漫、懒惰,还归结于所谓东南亚血统,这不是种族歧视又是什么?
    2、既然日本社会确实存在种族歧视和民族歧视,为何不能正视、揭露?没有道理吧。我觉得这个广告制作的很棒,揭露了问题,同时鼓励社会走向和谐、平等,鼓励弱势群体发奋图强。
    真的不明白一些国人为何会站在日本人同一战壕,顽固地替日本社会的丑恶现象开拓,就因为长了一张和日本人类似的黄脸吗?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是完全错误的,本质上与我们所憎恨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并无区别。
    支持你!日本帝国主义的命根子之一就是种族主义!所以任何底层人都应该反对日本的种族歧视!
  • 已注销用户 俺爱吃小熊粥!
    全部楼层
    红尘不透
    这点耐克非常真实,你要是白人金发在日本受优待的,你看11区动画里的金发碧眼转校生就明白了
    有道出人:我可能是假日耳曼人(滑稽)
  • 已注销用户 俺爱吃小熊粥!
    天皇制国家及其反对者

    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主义思潮催生了文明单线进化论,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活动,一个个民族被纳入“文明的等级秩序”之中。而一个社会使用的刑罚种类被视为区分文明或野蛮、先进或落后、现代或前现代的重要标准。

    本书是研究日本刑罚史的第一本英文著作,作者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Daniel V. Botsman 描述了日本的刑罚在明治维新后发生的巨大变革。本书认为,德川后期的改革减弱了传统刑罚实践的残酷性,但仍未使日本顺利切换到现代化的轨道;逼迫日本设法断绝与其过去的联系的,是以东方野蛮的话语正当化其亚洲侵略的西欧列强。然而,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并非仅是外部强加的结果:明治政权很快意识到,现代监狱制度不仅可以作为日本国际进步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内统治工具发挥作用。原本代表着落后性与东方特性的酷刑,在近代日本被重新解读为一种文明而人道的惩罚,开始象征更加先进高效的管理,深刻影响了日本殖民帝国的残酷实践。

    https://mp.weixin.qq.com/s/IYyhNPEnzSjBWLzULpGi9A
  • 已注销用户 俺爱吃小熊粥!
    全部楼层
    蝴蝶梦中家万里
    不一定,可以向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学习,坚持文化同化的方式,就可以实现。
    醒醒,拿破仑早就上天啦
  • 已注销用户 俺爱吃小熊粥!
    天皇制国家及其反对者

    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主义思潮催生了文明单线进化论,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活动,一个个民族被纳入“文明的等级秩序”之中。而一个社会使用的刑罚种类被视为区分文明或野蛮、先进或落后、现代或前现代的重要标准。

    本书是研究日本刑罚史的第一本英文著作,作者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Daniel V. Botsman 描述了日本的刑罚在明治维新后发生的巨大变革。本书认为,德川后期的改革减弱了传统刑罚实践的残酷性,但仍未使日本顺利切换到现代化的轨道;逼迫日本设法断绝与其过去的联系的,是以东方野蛮的话语正当化其亚洲侵略的西欧列强。然而,日本的近代化改革并非仅是外部强加的结果:明治政权很快意识到,现代监狱制度不仅可以作为日本国际进步的象征,还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内统治工具发挥作用。原本代表着落后性与东方特性的酷刑,在近代日本被重新解读为一种文明而人道的惩罚,开始象征更加先进高效的管理,深刻影响了日本殖民帝国的残酷实践。

    https://mp.weixin.qq.com/s/IYyhNPEnzSjBWLzULpGi9A
  • 全部楼层
    君义
    回到最初的讨论,一开始有人说耐克拍这广告是找事,你说这叫实话实说。分歧点在这里。日本排外是事实,但日本人不想说,别人拿这个说事就是一种找事。就像一个人的缺点一样,有是有,但别人也不能经常拿这个说事,编故事。下面驳的都是你说的“实话实说就不是找事”的观点。而后你又说讲极端例子是杠精。就是说你承认了“有些时候实话实说就是在找事”,只不过区别在于说的实话对他人影响,以及说这种话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简言之,当面揭短,常年揭短是否合适,以及被揭短的人是否应该还击。我的观点是,只要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承诺改正,他人就不应该频繁揭短。如果拒不悔改,那么就应该反复揭短,戳他的痛处。
    我举的不是极端例子,我是说,实话实说不是找事,但要排除当间谍泄密。泄密和实话实说都分不清,那只能说心理年龄还没成年。
  • 琉球:甘霖娘
  • 柳州海盗旗 天生玄鸟降而生商
    很好,狠狠的打了日本人的脸,你们费尽心思搞了半个世纪的脱亚入欧,结果呢,人家欧美还是不接纳你们。
  • 日本网民的不满之声中,奇奇怪怪的是,还有个别人借题发挥,要求耐克“好好管管”它的中国工厂,因为那里存在“严重的劳动剥削,以及欺压少数民族”。欺压少数民族。。。
  • 全部楼层
    茶蛋壳
    上来就预设立场把帽子给安排上了是吧?合着正常说话都变成了为了摘帽子而证明自己清白?
    看你戏那么多,也不像认真想讨论的样子,那对你这种人不需要讲理了,听我一句言然后爪巴吧:
    你以为你谁啊?什么东西?吔翔啦你
    人身攻击已举报。
  • 全部楼层
    君义
    回到最初的讨论,一开始有人说耐克拍这广告是找事,你说这叫实话实说。分歧点在这里。日本排外是事实,但日本人不想说,别人拿这个说事就是一种找事。就像一个人的缺点一样,有是有,但别人也不能经常拿这个说事,编故事。下面驳的都是你说的“实话实说就不是找事”的观点。而后你又说讲极端例子是杠精。就是说你承认了“有些时候实话实说就是在找事”,只不过区别在于说的实话对他人影响,以及说这种话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简言之,当面揭短,常年揭短是否合适,以及被揭短的人是否应该还击。我的观点是,只要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承诺改正,他人就不应该频繁揭短。如果拒不悔改,那么就应该反复揭短,戳他的痛处。
    你是不是以为观网没有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所以没人知道日本是啥货色?
  • 歧视无处不在,不仅是因为皮肤、宗教、国籍。这就是一个充满歧视的世界。
  • jrevea 宅宅宅
    让你RCEP 让你RCEP
  • 全部楼层
    smap2009
    然后呢?今天的法国所谓移民大熔炉演变成了什么???
    所以说是拿破仑时期,自从戴高乐下台以后法国就完全乱了
  • 全部楼层
    铁血叔叔
    我只听说过造谣生事的,没听说过实话实说生事的。
    回到最初的讨论,一开始有人说耐克拍这广告是找事,你说这叫实话实说。分歧点在这里。日本排外是事实,但日本人不想说,别人拿这个说事就是一种找事。就像一个人的缺点一样,有是有,但别人也不能经常拿这个说事,编故事。下面驳的都是你说的“实话实说就不是找事”的观点。而后你又说讲极端例子是杠精。就是说你承认了“有些时候实话实说就是在找事”,只不过区别在于说的实话对他人影响,以及说这种话是否符合法律道德。简言之,当面揭短,常年揭短是否合适,以及被揭短的人是否应该还击。我的观点是,只要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承诺改正,他人就不应该频繁揭短。如果拒不悔改,那么就应该反复揭短,戳他的痛处。
  • 全部楼层
    蝴蝶梦中家万里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保持开放,这个难题确实也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讨论出来的
    开放不是开放移民
  • 全部楼层
    蝴蝶梦中家万里
    不一定,可以向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学习,坚持文化同化的方式,就可以实现。
    然后呢?今天的法国所谓移民大熔炉演变成了什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