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阶层壁垒中的爱情与暴力

500

同一部文艺作品,在不同人眼中看到的是不同的立意。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一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么《悲伤逆流成河》,又能看到什么呢?少男少女看到了爱情, 文艺青年看到了伤怀,社会学家看到了校园暴力,而我看到了阶层。

 

在郭敬明的小说中,“阶级对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生活模式、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立。《悲伤逆流成河》便是郭敬明小说中此类主题的代表作,如今被该小说被翻拍成了电影,“阶级对立”在影片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一、底层阶层:易遥

易遥是贫苦家庭出身,母亲为了养家糊口,甚至从事情色行业。这是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家庭,可以将他视为“半无产阶级”的一类人物。底层阶级的烙印,不但影响了易遥的正常生活,还让她遭到了周围人的鄙视与欺压。面对校园暴力,易遥刚开始选择了忍气吞声,但她的软弱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易遥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式,对抗敌人,赢回尊严。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革命不是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悲伤逆流成河》是近几年鲜有的关注“校园暴力”的电影,校园暴力虽然不等同于“暴力革命”,但毛泽东的那句话,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在社会中受到压迫与欺辱的人。面对校园暴力这种举动,我们必须勇敢的站出来,向黑暗作斗争。你的退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你的勇敢,注定让敌人更加胆寒。不要小看底层,无产阶级永远都是革命的中坚力量。

 

500

二、中产阶层:齐铭、唐小米

齐铭,家境殷实,品学兼优的模范生。 他是四位主角中,唯一实现了阶级突破的人。刚开始齐铭和易遥都属于底层阶段,他们同哭同乐,悲喜与共,两人的感情介于恋人与友人之间。随着齐铭家庭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齐铭完成了阶级突破,由底层阶级跳入了中产阶级。阶级之间的壁垒,成了齐铭和易遥之间的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齐铭和顾森湘的感情却逐渐升温。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一语道破中产阶级的软肋,那就是“摇摆不定”。他们从受过底层的苦,因此十分惧怕再倒退回去。他们渴望向上在跨域一个阶级,却非人力而能及,最终只能以摇摆不定的态度,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生产的道路。唐小米也是片中中产阶级的一个代表,在学校里她欺负易遥,在社会上她被人欺负,在恶人面前他忍气吞声,在弱者面前她趾高气扬,这也展现了中产软弱的一个性格。齐铭、唐小米将中产阶层的迷茫、恐慌、缺乏安全感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500

三、顶层阶级:顾森湘、顾森西

顾森湘,校花学霸,温柔善良,她自始至终都代表着顶层阶级。从小到大都享受着社会最好的资源分配,光芒无限,引人注目,受到众人的追捧与夸奖。所以,当完成阶级突破的齐铭和顾森湘走到一起时,连易遥都不禁感叹“他们俩简直就像电视剧中走出来的人物一样。”两人的结合,用俗语说叫做门当户对。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叫做优质资源整合。既满足物质,又符合人情,是最稳定的一类情侣模式。顾森西是顾森湘的弟弟,他与姐姐拥有着一样的光环。但他的目光没有局限在同等阶层,而是被易遥所吸引。以阶级的观点,来审视顾森西和齐铭。齐铭是中产,他的目光一直往上看,所以他爱上了顾森湘。顾森西身在顶层,他的目光却往下看,所以他爱上了易遥。根据调查,顾森西的人设是最讨观众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展现的这种跨越阶级的恋爱,满足了观众对纯粹爱情的幻想。齐铭虽然优秀,但顶多是个优质偶像。顾森西虽然有点痞,但他的身上却有着对爱情最朴实、浪漫的理想寄托。

 

500

《悲伤逆流成河》,一个人气ip,一位青年导演,一群新人演员,不但给我们展示了“校园暴力”这一严肃的社会话题,还让我们看到了一张当下社会的阶级全像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