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如何解决中国精英的集体焦虑症”标题的误导后,我对文章的浅见
文章有三个部分,“中国精英当前为何焦虑”“如何理解精英的焦虑感”“如何缓解精英的焦虑感”相信很多观友只读了第一个部分,就气愤得开始评论了,其实我读了第一个部分,也感觉相当之不爽,但是读了后两个部分,我认为我明白作者的真实用意了:精英的焦虑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老百姓的焦虑,社会的焦虑。
下面我挨个说一下我对文章三个部分的认识。
第一个部分其实很多人都读出来了:
1.有些精英对“混改”没有变成瓜分国资的盛宴这种改革没达到预期感到失望,有些精英对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扛着红旗反红旗”感到不爽。
2.有些精英对自己不收敛甚至越发高调地违法违规行为被遏制感到不适;
3.有些精英对暴利不再,对经济几乎所有领域都进入完全竞争的低利润状态感到不适。对营改增,对社保由税务局征收,从而自己逃税逃费变得困难,不得不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到不适。
4.有些精英对中国开始逐步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对中国的四个自信,对精神上的理想国在现实中的投影破灭感到不适。
第二个部分其实就一个意思,精英的焦虑不管咋样都会有,所以别太当回事,重要的是现在老百姓有些被精英的焦虑通过网络影响了。
第三个部分,虽然名字叫“如何缓解精英的焦虑感”但实际上,作者提出的建议完全没在意精英的焦虑。
1.(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医疗、教育、税收、养老、法治等与每一位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改革,真正惠及政策应覆盖的应有人群。”这个和精英有关吗?有点关,但实际上“政策应覆盖的应有人群”更多是老百姓,而不是精英。
(2)“彻底让一些民众呼吁多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入学难”、“看病难”得到了实质缓解”精英们有这个问题吗?没有,这也是针对老百姓的。
(3)“让民营企业家的税收得到实质减少”表面上看,是对精英有利,但是如果把“实质减少”的基点放在营改增之后,把基点放在社保由税务局征收之后,那么这个“实质减少”并不会给那些一贯逃税逃费的精英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给老百姓更多的实质性好处。因为那些逃税逃费的精英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终于能承担起一部分来了,别的人就能轻松些了。
2.“要有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国力报道。”这个是对内舆论工作了,实事求是、全面客观额国力报道会让那些精神外国人焦虑缓解吗?人家还是会说“友邦惊诧”,所以这一点显然也不是针对精英的。
3.“要在全球治理中要防止“大跃进”,在各项对外合作上取得实作为、巧作为,既不要给一些欠发达国家以“中国钱多”的幻觉,也不要给发达国家以“中国欲取代”的错觉。”这就是对外舆论工作了,那就更谈不上对精英的焦虑有什么在意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王院长这篇文章,是打着“缓解精英焦虑”的旗号,提的“缓解老百姓焦虑”的建议。很务实,能“骗”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