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恰点烂片,比如来聊聊《战火熔炉》?
2020年,终于放下手机,安安静静地看完了一部片子《战火熔炉》,也是十年来的首次。毕竟,在玩玩手机的同时,不断换台,瞄几眼各类电视剧里穿帮的服饰道具,听一听蹩脚雷人的台词,扫一扫弱智的剧情,是夜间生活的常趣。
《战火熔炉》应该是一部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片子,但代表了向上的希望,有几点个人的观感:
1.三观正。全篇洋溢着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思想,并和残酷的战争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震撼的力量。这些年来,我们拍的很多战争片子(除了恰烂钱的以外),味道不对,要不是思想消极,要不是认知错误。衡量是不是革命队伍,主要不是看是称同志还是称兄弟,是看有没有革命心、阶级情、战友谊。有的片子,人物造型邋遢,时而嬉皮笑脸,但看接受任务时的表情,临战冲锋时的神色,是革命军人;有的片子,人物军装笔挺,神情严肃冷漠,但骨子里散发出的是痞子流氓的味道。
2.题材新。应该来说,这些年来,大家看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民族战争,都看得产生了审美疲劳和逆反,各路雷剧神剧催吐效应明显。而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片子,具有新颖性。本片从一个连队的角度出发讲述,也能看出对标《兄弟连》的野心。
3.思想深。已经开始从更深层次上讲述人民军队为什么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时处处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强的党支部领导,军事民主群策群力,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没有哥们义气,没有各行其是,没有所谓的人海战术;已经在“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上给出了答案,拼命是为了胜利,胜利是为了人民为了祖国,这和美军的为了活命为了回家形成对比,也和日军无脑猪突绝望冲锋形成了对比。
4.内容真。题目紧贴内容,以硝烟战火,生命熔炉,铸造革命军人的魂魄。一块生铁,有的融化为渣,有的锻造为钢。 通观全篇,没有出戏的地方,人物对白朴实无华,武器道具符合史实,情节铺陈合理展现,战前绞尽脑汁,牺牲无可避免,敌人始终强大,但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然,也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1.缺钱。资金不足,导致整体内容量不够,故事表述不丰满,一般而言拉至20-25集为宜。同时,资金不足也导致该抠的细节抠得不深,一些场面展示不出来,拉低了片子的上限。
2.剪辑混乱。或许也有资金不足素材不足原因导致,但整体剪辑水平有缺陷是事实,特别是前几集。
3.角度狭窄。要由小见大,也要由大及小。讲述的是一个连队的故事,但朝鲜战争不止一个连队,一些必要的背景讲述,初略的敌我态势分析还是应该要有的。
4.历史厚重感不足。这个是个人观感,比较玄学。主要是和《兄弟连》、《太平洋战争》比较,当然两者在编剧和导演功力、镜头语言运用、电视剧制作水平上还有相当的差距,但能够纳入比较的视野,也是好的开始。希望中国的战争片继续努力吧,讲好自己的故事,真正做到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