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怎么越来越“危险”了?
“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事件”还在不断发酵。
9月16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就此接受瑞典《晚报》记者米奇奇专访。
在专访中,桂从友对于瑞典的安全形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上大学的时候,了解到的瑞典是一个非常安全、夜不闭户的国家。我到瑞典工作1年来,感受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们使馆平均每天收到两起中国游客财物证件被盗抢的报案。
其实,早在8月份时,我国驻瑞典大使馆就曾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在瑞典中国公民注意加强安全防范。彼时,这个安全提示主要针对瑞典发生的多起恶性纵火事件。
作为北欧强国,在国人的印象中,瑞典经济发达、社会包容、福利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长期排名世界前列。
而现在,除了层出不穷的纵火案,暴力、强奸甚至恐怖事件也在瑞典不断滋生,愈加常见。
瑞典究竟怎么了?
当地时间8月13日晚,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多地共约100余辆汽车被蓄意破坏或烧毁,纵火的黑衣青年们还向警察投掷石块等攻击性物品。
更重要的是,类似的蓄意纵火案件在瑞典竟早已屡见不鲜。瑞典民事应急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瑞典国内共有1457辆汽车被蓄意纵火烧毁;2016年,被烧毁汽车的数量多达1641辆。
现场目击者称,有8到10名组织严密的蒙面青年用棒球棒敲碎车窗玻璃,然后向汽车内泼洒汽油。
这些汽车被引燃,瞬间火光冲天。
纵火现场
燃烧后的车辆
至14日上午,警方已确认多名肇事者身份,均为不满18岁的当地青年,其中大部分为土耳其移民。
除了蓄意纵火事件,瑞典还在遭遇着其他不幸。
1
越来越不幸
2016年,瑞典警方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划出了55个“生人勿进”街区,不建议本国公民和游客随意进入。
这些区域暴力犯罪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街区,团伙强奸、街头枪击、抢劫杀人......潜藏着巨大危险。
到2018年,“生人勿进”街区已经增长到了61个。
瑞典警方划定的55个“生人勿进”街区
救护车和消防车络绎不绝地穿行其中,荷枪实弹的护卫队也常常在这里重点巡逻。
一位瑞典小伙子表示忧虑,他指着斯德哥尔摩地铁中的地图说:
“这几条地铁通行的区域,瑞典本地人已经不敢去了。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欧洲最臭名昭著的犯罪区。”
瑞典小哥指出的危险通行区域
随后,他带着记者去到了一个名为林克比的地铁站——这里已经成为了瑞典毒品交易的中心,长期被来自索马里、阿富汗、摩洛哥的难民控制。
林克比地铁站
林克比也是整个瑞典失业率最高的区域,几乎全部被帮派控制,笼罩着恐怖的气氛。
一次帮派斗争后的林克比
资深瑞典共产党员尼尔斯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过去我常常在这儿自由地玩耍。就在2017年,这里发生了好几起帮派成员轮奸当地女孩的案件,从此,年轻的女孩们再也不敢单独出门了。
还有一位居民也表示:我曾经在这里的街头遭到五个人的围攻,钱包、手机、自行车……所有的东西都被抢走了。
除了危险区域的不断扩张,瑞典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恐怖袭击事件也在近年来见诸报端。
2017年4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3点左右,一名男子驾驶一辆劫持来的运送啤酒的卡车冲击了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皇后大街,并且撞进了市中心一座购物中心。
这场袭击造成5人死亡,15人受伤。
警方在事后搜查卡车时,还发现了一袋土制炸弹,幸好没有被成功引爆,否则伤亡将更加惨重。
2017年斯德哥尔摩恐怖袭击的场景
2017年斯德哥尔摩恐怖袭击的场景
嫌疑人阿基洛夫是一名3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难民,警方在对其背景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他的社交账号。
现实中,他生活十分潦倒,经常为钱发愁。
他多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想在瑞典过奢华生活的心愿,此外,还充斥着对所谓“圣战者”的同情以及ISIS的宣传视频。
恐怖袭击制造者阿基洛夫
今年1月,瑞典一位63岁的公民丹尼尔在骑车回家的途中,随手捡起了一个“玩具”。
“砰”的一声,他被这只形似玩具的手榴弹炸死了。
据统计,这已经是2014年以来瑞典发生的第39起类似的炸弹爆炸事件了,其中接近80%的案件都发生那些警方划定的危险区域内。
案件的相关报道
富有且幸福的瑞典,为何变得如此危机四伏?
2
被难民占领
去年,一位瑞典警官在社交媒体上大吐苦水:
“强奸、抢劫、暴力袭击、性骚扰、敲诈、聚众滋事、暴力冲突、袭警、威胁警察、毒品交易、吸毒、企图谋杀、又是贩毒、又是强奸……经常是这些事。
嫌疑人阿里、默罕默德、马哈默德、默罕默德、又是阿里……经常是这些名字,而且谁知道是真的假的。偶尔混进来一个克里斯托弗我都觉得稀奇。
嫌犯国籍伊拉克、伊拉克、索马里、土耳其、索马里、阿富汗、未知、瑞典、未知、未知、叙利亚……经常是这些地方。”
“这些人大半没有有效证件,除了犯的案子是确定的,名字和国籍都有可能是编的。”
一位瑞典警察在社交媒体上大吐苦水
这位警察道出了让瑞典全国陷入恐慌的真因:难民。
瑞典接受难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彼时,波黑战争的肆虐让无数波斯尼亚人民背井离乡。
亲眼见证了巴尔干半岛的满目疮痍后,时任瑞典首相的卡尔·比尔特力排众议,决定接收10万名波斯尼亚难民到瑞典,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住房、生活补贴、教育及就业指导,努力帮助他们融入瑞典社会。
当时的瑞典首相卡尔·比尔特
在瑞典政府的支持下,这批波斯尼亚难民逐渐融入了社会,并且在当地的政治、经济、体育、商业等各个领域都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新生力量。
瑞典头号足球明星伊布拉希莫维奇的父亲就来自波斯尼亚
近几年,中东战乱日益剧烈,瑞典再次敞开大门,欢迎难民进入,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社会福利,帮助其开始新的生活。
瑞典官方数据显示,仅2015年一年,该国就通过官方渠道接收了16.3万名难民,境内难民总数上升到24万。
要知道,瑞典总人口仅仅900万而已。除此之外,还有约4万名难民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瑞典。
数量庞大的难民,加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
有关瑞典难民增幅的数据
当初瑞典引入难民填充了劳动力空余、保证瑞典的经济发展,现在,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样是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经过正规或非正规方式来到瑞典的20多万名难民中,只有不到500位在当地找到了正常工作并且拥有了稳定收入。
更多的难民语言不通、也不愿意学习,一直逃避工作,只依靠瑞典政府提供的福利勉强生存。
这些迟迟无法融入的难民们长期集聚在一起,逐渐在瑞典的各个城市里“开辟”了一个又一有着浓厚“自治”特色的街区。
难民占领的区域
难民们在这些街区里按照自己的信仰、习俗和方式生活,慢慢让这些街区成为了警方眼中的“危险街区”,进入的路上会挂着警示牌,告知人们只身前往很可能面临的潜在威胁。
进入难民区域前的警示牌
3
灾难随之而来
瑞典南部的马尔默是全国第三大城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如今,这里被称为“西欧最危险的城市”。
遍地难民的马尔默
当地一位中年男子无奈地表示:
“这里有2到3万难民,很多都是从伊拉克来的,他们不工作,只靠政府提供的福利金生活,也不跟瑞典人交流。”
“我在这里生活了30年,这里过去是个平和的海港城市,如今却充斥着毒品、帮派、人口贩卖,还有强奸。”
马尔默的灾难只是瑞典各地状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瑞典有关难民的负面新闻报道可谓触目惊心:
*2016年年初,一个“15岁”的“未成年”男性难民残忍杀害了一位22岁的瑞典女志愿者。事后证实,该男子早已成年,他的“未成年”身份完全是撒谎。
*2016年6月,一个难民闯入30岁的女邻居家中,企图砍死她,只因女邻居平时对他态度不好,让他觉得自己被“种族歧视”了。
*2016年7月,瑞典某音乐节上,35名女子遭到一伙年轻移民男子集体性侵,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2岁。
*2016年11月,瑞典某明星厨师遭到3名穆斯林男子殴打,仅仅因为他长得像特朗普。
*2017年1月,斯德哥尔摩3名男子轮奸1个女孩并在网上现场直播,有200人目击了犯罪过程。事后,媒体要求网友不要胡乱揣测嫌犯身份。
许多瑞典女性,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难民都直言:“我们只能整日待在公寓里,出门后面临的危险实在无法预料。”
一位在上世纪就移民到瑞典的索马里难民莫娜则指出:“在难民内部已经形成了众多帮派,这些帮派的头目掌握着难民的一切。”
在这些帮派的引领下,大量难民开始了以吸毒、贩毒、强奸、放火、杀人为主的日常生活。
比如,他们长期组织成员在街头游荡,遇到穿着不符合“要求”的女性,即使是瑞典当地女性,也会破口大骂。
对于屡禁不止的性骚扰,他们宣称:这是男性的“合法权利”,一夫多妻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有个组织“头目”甚至明目张胆地说:“这里是我们的殖民地,不属于瑞典,这地区谁也管不了我们。”
烧毁瑞典国旗的极端组织
4
包容还是纵容?
看到这里,库友们可能会问,瑞典的警察在哪里?政府在哪里?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被黑帮“绑架”的难民一步步吞噬整个瑞典吗?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过去两年,瑞典全国发生的强奸等恶性犯罪数量提高了近20%,其中只有不到1/5被破获。
警察们也十分无奈,难民社区独特的环境让调查困难重重。
*许多案件都发生在公共场合,尤其是人群聚集的音乐节或者游泳池派对。这种地方人多且杂,调查取证本来就很困难;而警方好不容易找到嫌疑人时,他们的具体身份又很难追踪确定。
*警察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遇到的被访者,尤其是难民,基本都拒绝提供任何线索,因为他们惧于当地黑帮的势力,害怕前脚给警方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后脚就遭到威胁,甚至伤害。
*绝大多数难民都表示,自己家乡的警察很不友好,所以即便来到了瑞典,也对当地的警察没有好感,不想配合其工作。
正在询问难民线索的瑞典警察
而瑞典政府作为“始作俑者”,更是难辞其咎,其对难民的接收和包容政策直接导致今天的瑞典陷入如此境地。
并且,瑞典政府的态度一直十分暧昧。
举个例子,最近,一家由瑞典政府资助的慈善组织发表了一则电视公益广告,声称“瑞典已经不是曾经的瑞典,我们要接受多元,手挽手共同前进”。
他们将近年剧增的难民称为“新瑞典人”,并欢呼“新瑞典人为国家带来好的文化和影响,成为一股积极的力量”。
瑞典官方组织的“欢迎难民”游行
一位瑞典人在接受网络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瑞典政府不允许我们普通人提任何和‘反对难民’有关的字眼,否则我就会被当成“种族主义分子”。
除了近乎“零门槛”的难民准入政策、十分优渥的福利政策外,瑞典政府对很多事件的处理方式,都构成了对难民的纵容。
据瑞典媒体报道,近期,瑞典执政党社会民主党的多名议员联合提出,为了促进众多穆斯林难民更好的融入瑞典社会,防止因过度宗教教育导致的种族及宗教歧视,应该关闭瑞典的59所天主教学校,或将其转化成为正常的世俗学校。
许多左翼政党党员都对该政策表示了支持:“为了尊重不同的宗教传统,让更多的穆斯林难民孩子有学可上,我们理应减少学校的宗教化色彩,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到世俗教育。”
当然,反对该提案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
一名在有着150年历史的天主教学校任教的教师说:“我们的学校根植于瑞典社会,在过去的百年间为瑞典培养了无数英才。众多家庭选择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是天主教教会的学校,可以始终让他们的孩子不忘记自己是天主教徒。”
瑞典最古老的天主教学校
瑞典政府不仅要关闭天主教学校,还要遮盖住基督教的耶稣像。
在一个难民聚居区,一栋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上刻有耶稣像。
最近,瑞典政府担心耶稣像会冒犯到附近难民,要求把耶稣像遮盖起来。
被要求盖住的耶稣像
不仅如此,瑞典政府还对部分刑事案件“息事宁人”。
2016年,瑞典某所中学的一位女生被两名难民同学强奸,校方采取的措施是劝说女生转校,保留两名少年犯的学籍。
校方甚至还表示“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5
愤怒的瑞典人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向包容温和的瑞典国民对难民的好感度不断下降。
2017年民意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表示自己一定会帮助难民的人数从2015年的54%下降到2016年的30%,表示自己会拒绝难民援助请求的人数从11%上升到21%。
上文提到的瑞典警察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移民罪犯和移民犯罪已经严重扰乱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但政客却还是鸵鸟埋沙的姿态。”
文章下面跟帖留言的瑞典网友们纷纷表达对他想法的支持:
“彼得,多谢你说出了我们所有瑞典人都知道的真相。媒体和政客还企图掩饰太平,现在被赤裸裸地揭露了。”
“多谢你这么勇敢,我希望这些文字可以唤醒瑞典政客。我们应该严厉惩罚犯罪分子,并且是时候开诚布公地讨论移民问题了。”
瑞典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国民们的不满,自2017年起,开始慢慢收紧难民政策,并加强了对难民的背景审查,以及对边境线的控制。
2018年年初,瑞典移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申请到瑞典来避难的难民人数是2.5万,低于2016年的2.9万。
瑞典警察在进行边境控制
最近,瑞典政府首次公开承认:瑞典接受的难民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能承受的数量,今后将进一步严格控制接收难民。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在过去几年间,瑞典接收的数以十万计的难民已经对其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的“危险区域”在短时间内也难以铲除,对国民内心的伤害更是无法弥补。
这个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的国度,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获幸福。
(参考资料:“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新华网、华盛顿邮报、英国《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