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并不是国际军火市场头号买家?中国排第三,印度才是真金主爸爸!
如果你看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战争之王》,就会惊叹于军火商这个神奇的职业。
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你的上司——美国总统,他一天卖的军火比我一年卖的还多。”
▲ 在片中,男主倒卖苏联军火发了大财
长期以来,国际军火贸易一直是高度垄断的暴利行业,它不仅能满足市场需要,也是国家或集团之间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即便是身为第一军工强国的美国,也少不了大批进口外国产品,甚至将其作为制式装备。
▲ 参加2019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的
红箭-10导弹系统
如美国海军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的T-45“苍鹰”教练机就是英国货,全军通用的M249机枪来自比利时FN,装甲车辆广泛搭载的M151/153遥控武器站来自挪威。
事实上,军火贸易从来不限于强国向弱国输出产品,那些资金较为充裕、自身条件还不错的国家,也没少在进口军火上花钱。
▲ 美军士兵装备HK416步枪产自德国
法国亦有购买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今年四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武器进口规模最大的8个国家分别为:印度、沙特阿拉伯、中国、澳大利亚、阿联酋、埃及、巴基斯坦和韩国。
在这份名单中,印度和沙特的TIV指数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对进口装备的依赖程度较高。
▲ (小兵兵注:TIV指数是基于已知武器成本和数量
而非价格所计算出的趋势指标值,
可理解为指数越大,进口规模就越大、意愿更强)
讲真,小兵兵对印度位列榜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些年来,印度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买起军火来可谓任性十足,再加上外部环境不错,购物车里海陆空啥好东西都有。
如果按价值计算,印军装备序列中70%的坦克、飞机、舰船、潜艇、导弹、雷达等高科技军事资产依赖进口,其主要供应商也是俄罗斯、美国、法国、以色列这样拥有顶尖科研实力的国家。
▲ 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MKI战机
是印度空军的主力
按道理来说,像印度这样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很多选择时应该货比三家、精打细算才对,但印度买军火的刷卡记录却屡创新高。
01
就拿和中国过不去这事儿来说吧,印度为了加强山地作战能力,一口气从美国购买了145门M777超轻型榴弹炮,合同总价值7.5亿美元,除去人员培训、首批配套弹药和运费,每门炮的单价高达421万美元!比T-90MS主战坦克的进口价格还贵。
这145门炮当中只有25门是BAE System美国分部原产的整装炮,剩余120门都在印度本土组装,也就是说这421万还是经由本地化总装压低成本后的价格。
▲ 印度山地部队接收M777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首批订单只有57门,配套弹药还包含M982 Excalibur和XM1156精确制导套件组合的增程炮弹,进口单价却比印度便宜20%。
▲ 澳大利亚陆军装备的M777A2榴弹炮
你猜猜,到底是卖给老袋鼠的便宜,还是卖给印度的贵
其实美国人还算厚道,差价没有大到让人无法接受,反倒是前段时间被印媒吹上天的“阵风”战斗机,那个售价才叫惊为天人。
除了36架飞机,法印两国签订的合同中还有配套的维护设备、武器弹药、人员培训等费用,总价值超过88亿美元,平摊到每架战机上可就是2.4亿美元!
▲ 印度叫嚣“阵风”强于中国歼-20
这个价格相当于美国空军自用F-35A的3倍,F-22的1.6倍,法国空军采购阵风也只要9700万美元,这倒手一卖就是2.4亿,达索果然老资本家。
以如此昂贵的价格购买一款已经问世20年的四代半战机,在印度国内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
法国对此的解释是,印度空军的空勤保障体系常年以俄系战机为主,想让阵风完全形成战斗力,就只能从零开始配置软硬件,自然要花掉相当一部分资金。
至于这个钱应该花多少,还不是你达索一张嘴使劲忽悠?
这笔大单,印度是赚是亏姑且不论,毕竟买到了正经的好东西,但花了钱还啥也没落着的事儿印度也不是没干过,而且坑印度的不是西方国家,正是他最为倚重和信赖的军火供应商——俄罗斯。
苏-57战斗机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印度也参与过研发工作。
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有一个名为苏霍伊/斯坦航空第五代战斗机(Sukhoi/HAL FGFA)的并行计划,其内容是印度以预购的形式向俄方提供研发资金,当T-50(苏-57的内部项目名称)研发完成后,俄方按照每架1亿美元的价格向印方交付等价数量的战机和配套设备。
▲ 印版T-50与俄罗斯自用型号基本相同
只是软件有所区别
双方早在2010年就正式签署了相关协议,印度空军也大胆预测自己可能有166架的需求量,但T-50的研发并不顺利,由于进度延误和成本超支,俄方在合同生效后单方面要求涨价,并拒绝印方检视项目进度,而印方对T-50的性能指标也比较失望。
在投入了至少60亿美元后,印度还是在2018年撂了挑子,已经花掉的钱自然全打了水漂,还不如再买他25架阵风呢。
你也许会奇怪,这白纸黑字画押生效的合同还能说涨价就涨价?没错,俄罗斯就喜欢干这事,也不止一次用这种手段坑印度,被坑的标的物我们还很熟悉——“超日王”号航空母舰。
该舰是印度海军目前唯一的现役航母,它原本是苏联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 “超日王”的前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俄罗斯在2004年以免费转让的形式将该舰赠送给印度,后者只需要支付8亿美元的航母化改造和升级费用,配套舰载机和武器系统也只需要10亿美元。
印度一看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不到20亿美元就能拥有一艘排水量比法国“戴高乐”号还大的航母,这种交易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果然俄印友谊万年长啊!
然而印度在项目考察时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建造这艘船的黑海造船厂是全苏联唯一能造航母的地方,但该厂早在苏联解体后就丧失了原有的施工能力,而且还分给了乌克兰,俄罗斯拿什么帮你改装?
承接这个项目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是专门造核潜艇的,缺乏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经验,印国防部对此应该非常清楚,但出于对航母的迫切需求还是刷了卡。
开工后,初期投入的资金果然在准备阶段就迅速烧光,俄罗斯很干脆地通知印度追加资金,还扬言如果印度“违约”就拿不到船,先前花掉的钱也不予退还。
▲ 加装滑跃甲板
除了改造费用猛涨,舰载机的采购也没那么顺利。由于尺寸问题,为“库兹涅佐夫”级量身定制的苏-33舰载机无法上舰,再花钱让俄罗斯研发还在图纸上的米格-29K又有很大风险。
但是他有得选吗?没有啊!骑虎难下的印度只好继续打钱,最终以23.5亿美元拿下了这艘已有27年舰龄的二手船,这个数字可是合同价格的三倍,再算上舰载机和其他设备,其总体花费超过了45亿美元。
▲“超日王”号航空母舰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呢?对于印度来说不值也得值,自己造的“维克兰特”号从2009年开工到现在还在船厂里泡着呢,作为“世界第四大国”怎能没有航母?
这些年下来,印度进口的外国军火岂止是战斗机和航母,美国的C-130运输机、俄罗斯的T-90主战坦克、以色列的“塔沃尔”无托步枪、瑞典的FH-77火炮等等,完全就是现代版万国牌,想不上榜首都难。
▲ 印度炮兵操作瑞典FH-77火炮,动作犀利
02
紧随印度其后的沙特也是军火进口大国,毕竟这狗大户(Gold大户谐音)军工体系基本没有,武器装备全靠进口,甭管多贵的物件儿,用旧了往沙子里一丢再买新的,根本懒得自己造。
虽然TIV指数比印度低一些,但那股完全不差钱的豪气可比印度强得多。
远的不说,2018年买美国萨德一出手就是150亿美元,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沙特防长时签订的一揽子军火大单,其总价值也高达125亿美元。
▲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
沙特王储兼国防部长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不过对于沙特这种土豪来说,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军火生意也不算什么,要知道人家1985年就豪掷35亿美元,从中国购买东风-3导弹,这笔钱在今天相当于500亿美元的购买力,可让兔子的外汇储备充盈了一把。
▲ 沙特购买的DF-3导弹参加阅兵
每次看到这中东土财主弹指间花钱无数,小兵兵就深感自己的想象力实在有限。
不得不说,印度和沙特都有左右逢源的国际环境,军火进口的条件比较宽松。但同样是花钱,实际购物体验却大不相同。
沙特可以毫无包袱地买买买,但印度还要谋求国防自主,又苦于没有彻底完成工业化,技术能力终归有限,以至于像“阿琼”坦克、“光辉”战斗机、“维克兰特”航母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狂烧大笔资金后,还是面临难产、延期、无法验收、性能不达标等问题。
▲ 俄罗斯T-90主战坦克也是印度的进口大项
既然自己造的不行就只能从外面买,毕竟他还有更大的野心要实现,但代价就是整个装备体系杂乱无章,后勤压力非常大。
小兵兵大胆预测下一个十年,印度仍会是国际军火市场的头号买家,也许当斯坦航空不再日常摔飞机的时候,印度才有机会摆脱严重的进口依赖吧。
参考资料:
Statista:The World’s Biggest Arms Importers——Katharina Buchholz
Forbes:Here’s Why India Is Banning Imports Of 101 Different Weapon Systems——Sebastien Roblin
Qrius:Why is India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arms importers?——Ashok SharmaArmy-Technology:The world’s biggest arms importing countries i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