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力浅析 - 空军(4)

屏东 - 第六联队
【 屏东基地 】
屏东基地位于屏东县西北角,屏东市区西侧,和高雄隔高屏溪相望,距离高雄市区也只有15公里。它是全台最南的一座正规空军基地,也是最早的一座军用机场,于日据时期的1920年建成,属于旧日本陆军,并建有陆军航空支厂(全陆军只有3座)。国民党伞兵部队迁台后就驻扎在屏东,这里远离大陆,地域开阔,屏东还是全台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被称为“太阳城”,适合飞行和跳伞的日子最多,于是就成为台湾空军的运输机主基地。
1995年屏东机场开通民航业务,2005年建成新航站楼,但是受到2007年投入使用的高铁冲击,再加上高雄小港国际机场也非常近,导致屏东民航设施利用率过低,只有去台北的一条航线,最终于2011年停航,全部交给空军使用。
屏东基地还是台湾空军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基地(不计佳山洞库的地下面积),拥有2片场站和2条主跑道,中间由2.6公里长的双联络道衔接。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地习惯上称之为屏北机场和屏南机场。
其中屏北机场是战前留下来的老机场,因为离市区过远,规模也不够大,上世纪60年代初在西南方2.5公里处又兴建了一座新机场,以容纳迅速增多的C-119运输机群。之后主要联队办公建筑、维修及生活设施都集中在屏南机场周围。
> 台湾空军在1958–1997年间拥有过114架C-119
但是到了本世纪初,屏南机场又遇到了很大问题。屏东市区迅速扩张,如今南跑道东端离市中心火车站仅有1.2公里,可谓是深埋在闹市之中。因为飞行安全问题,屏东市中心建筑一直实施严格的限高(不得超过50米),严重阻碍了屏东经济的发展。机场日夜起降的飞机产生的噪音也扰民严重,不得不限定只从跑道西端起降。
于是空军配合民航新航站楼和P-3C反潜机的引进,彻底翻修了屏北机场,兴建了大面积的停机坪、P-3C专用机库和MMSC海上任务支援中心,将更多起降作业北移,屏东市区建筑限高到2015年才解除。
> 从屏北基地起飞的P-3C,背景是17公里外的全台第二高楼 - 高雄85大楼(378米、85层),仅次于台北101大厦(508米、101层)
屏北机场的08/26跑道长2440米,北侧有一条带有起降标志的滑行道,旁边是2017年才竣工的大面积停机坪和9座大型机库,包括2座警戒机库、6座停机库和1座清洗机库。台湾空军共拥有12架P-3C,另外4架可能停放在西南侧的维修区大机库内。这些设施都是P-3C专用,屏北机场也因为引进P-3C的“神鸥计划”而被称为“神鸥基地”。
跑道南侧还有16座中型机库,尺寸无法容纳P-3C。机场西北角建有大型地下弹药库,旁边的飞机掩体中停放了14架F-5,其中一些已经拆掉了平尾,应该是废弃不用的旧飞机。
南北机场之间有一条双跑道构成的主滑行道,可供大型飞机双向通行,两侧布置有5座大型机库和4个停机坪,用于停放C-130H;在东侧营区里还有一条较窄的辅助联络道。
屏南机场的09/27跑道长2380米,北侧有一条滑行道。因为基地运作的都是大型机,没有修筑加固机堡,在机场东南角部署了第794防空导弹旅632营2连的爱国者导弹。基地内至少有24座大型机库,加上联络道旁的5座,足够容纳全部20架C-130H、1架C-130HE和6架E-2K,在东北侧的营区里还有多座大型机库或厂房。
【 第六联队 】
第六混合联队成立于1954年,早期是纯粹的运输机部队,装备C-46和C-119运输机。1966年成立反潜中队,先后装备S-2A/E/T反潜机,联队番号改为第439运兵反潜混合联队。1995年成立预警电战机队接收E-2T预警机和C-130HE电子战机,联队番号改为第439混合联队。1999年反潜机大队移交海军,2013年海军桃园基地裁撤后又重新归属空军。
现在的第六联队下辖第十空运大队,包括第101、102中队,装备19架C-130H(分三批引进20架,1997年在台北松山机场坠毁1架);第二十电战大队,包括第2、6中队,装备6架E-2K和1架C-130HE电子战机;空军反潜大队,包括第33、34中队,装备12架P-3C。
> 2018年7月11日前往志航基地参加开放日活动的第六联队E-2K和P-3C
除此之外屏东基地还储存了大量退役的C-119,至少有40架处于可飞行状态,如果战时需要可以立刻启封。S-2T退役之前,第六联队同时运作5种机型,为空军联队之冠,这些机种对全台防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不是战斗机联队,每隔十年(五任)都会由第六联队出身的高级军官出任空军司令作为鼓励。
> 被称为“鲨鱼机”的26架S-2T全部都是美军淘汰的二手机,美国海军在1976年就已全部退役,台军于1986年委托格鲁曼升级为涡桨动力的T型,一直服役到2017年
过去的第六联队是全空军飞机和人数都最多的联队,即使在空军大为缩编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一个超级联队,囊获了除空战、训练和救援之外空军剩余的全部职能和飞机,从空中预警到电子战,从战术运输到航空反潜。
第六联队最独特的一架飞机是1993年服役的1351号“天干机”,它也是台军唯一一架专用电子战机。和普通型C-130H相比,在机头雷达罩下方安装了黑色的长筒型天线罩(全世界独此一架C-130HE),形似埃及法老的面罩,被台湾军迷戏称为“法老王”,在垂尾顶部和机腹下方还增加了多部天线。该机性能已经相当落伍,去年和C-130H机队一起升级航电设备,但27年机龄的机体结构没有延寿)。C-130H是从1986年开始交付的,更加高龄。
耗资19.6亿美元的12架P-3C也是从飞机坟场里挑出来的二手翻新机(美国对制造新机开出的价码是41亿美元)。虽然彻底翻新时增加了1.5万飞行小时的寿命,但因为维护困难、配件短缺,2017年底成军仪式上仅能出动一架P-3C做飞行表演,2018年也只有3架“热机”处于可出动状态,其余9架全部趴窝。
【 E-2T/K 】
1992年台湾空军向美国订购了4架E-2T,1994年在美国接机进行培训,1995年11月返台部署在屏东基地,成为亚洲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第3支拥有E-2系列预警机的空军。
关于这4架飞机的来历一直有很大争议,因为从机身序列号看151709、151710、151724、152479都是美国海军退役的E-2B,而E-2B是由1964入役的E-2A机体更换数字式计算机和航电设备后直接改进而来。在美国官方军购记录里注明这4架飞机由2A型升级到2B,1995年翻修后交付台湾。常规来说无论飞机涂装、部队番号如何改变,序列号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意味着这些飞机是60年代生产的二手老机。
> 151709号在1971年跟随“独立”号参加过越战
不过台湾官方和媒体的说法是这些飞机都是全新制造的(E-2预警机现在仍在低速生产中,没有P-3C生产线关闭的问题),只是象征性地采用了上述4架飞机上的少数部件(前起落架舱盖等)。
> 台湾空军编号在机头,4机分别是2501-2504号,序列号在机尾
到底谁对谁错呢?在查阅了一个专门研究现存飞机位置的网站后可以在亚利桑那州著名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找到答案。这座规模浩大的飞机坟场分为多片停机区,左下角蓝色方块是其中最小的一片。
制作该网站的航空爱好者在这里找到了其中3架飞机的照片和信息;151709号的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15日,目前可能已经被拆解;151724号和152479号仍然停放在场地上,照片分别拍摄于2014和2011年,都远远晚于E-2T交付台湾的时间。可见是美台双方玩了个借尸还魂的把戏,从这4架飞机上挪用了少量部件顺便把序列号也拿去了,以混淆飞机的身份和服役历史,让军购顺利过关。
台湾采购的E-2T规格相当于E-2C Group 2批次(1992年6月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在序列号上方也标注了E-2C的型号,配备的是AN/APS-145八木天线雷达和AN/ALR-73被动式探测系统。如果在11275米的巡航高度沿海峡中线飞行,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比“强网”系统的陆基雷达远200公里,对100米以下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远300公里,为台湾空防增加了9-15分钟的预警时间。它的性能在当时还是非常先进的,我军第一种实用化的预警机空警-2000要到13年后的2007才服役。
1997年3月20日2503号机(序列号151724)在进行夜间单发失效降落训练时忘记放下起落架,塔台也没发现,该机以机腹触地滑行受损严重,只好送回格鲁曼翻修。台湾官方说法是花费了3千万美元修复,于2000年返台重新服役。
不过台湾民间有传言该机机腹、发动机和部分电子设备损毁无法修复已经报废,交给空军技术学院作为教学用具,另行购买了一架新机仍标注为2503号机以掩人耳目。
> 2018年11月9日在屏北机场拍摄的2503号,E-2T保留了机翼折叠能力,但取消了尾钩
因美方拒绝出售,服役时的E-2T没有配备数据链,无法和“强网”系统进行自动化数据交换,和地面指挥中心以及接受其引导的空中战机之间只能依靠保密话音通信,指挥效能大打折扣。直到2002年美国才同意出售台湾专用简化版JDITS联合战术情报分配系统,其中包含16号数据链,使E-2T和F-16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仅有的4架E-2T无法保证随时有一架预警机升空执勤,因此台湾一直寻求扩大机队规模。1999年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两架按“鹰眼2000”标准升级的E-2K,2005年交付,2006年4月成军;4架E-2T也分两批返回美国升级到相同的标准,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交付。
“鹰眼2000”是E-2C Group 2的一种改型,2003年开始上舰部署。它仍然采用AN/APS-145雷达,但升级了LR-304任务计算机和带20英寸液晶屏的ACIS先进显示控制工作站,搭载了美国海军CEC协同交战数据链系统和整合式卫星通信系统,还配备了更强的冷却系统,可以在560公里范围内同时跟踪2000个目标,引导40批次空对空拦截或空对地攻击。
但是外销型号取消了CEC和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特征就是雷达天线罩顶的那个突起的小天线罩),只是加装了简版JDITS系统。6架台湾E-2K也和整个E-2C机队一起更换了NP2000型8叶碳纤维螺旋桨,减少了振动,改善了维护性。
> 2506和2506号是后两架E-2K新机
从今天的眼光看“鹰眼2000”也就是10几年前的技术水平,最新的E-2D“先进鹰眼”已经换装了AN/APY-9有源电子相扫+机械扫描雷达,而中国空军的预警机早已进入有源相控阵时代。
- 上一页
- 下一页
先说以色列在中东的战略纵深也没有,但其对手就算是有纵深也没用;再说英国,也并没有战略纵深,但它永远不会把自己处于“前线”。
凡此种种可知,选错了参考榜样的日韩两国也有类似的问题:一个以为自己是个“位置不同的岛国”;另一个以为自己是有技术优势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