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一封公开信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致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一封公开信

 

500

林郑月娥女士:

看了骆惠宁国庆访香港市民的报道,建议您多读读毛泽东1934年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

毛泽东指出:要获得群众的支持,必须关心群众的生活,并举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反面典型是汀州市政府。他们在做工作时,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硬性摊派任务,对群众生活一点不理,而对群众有无柴烧、有无盐吃、有无房住、有无米吃等实际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讨论,思想上不重视,工作自然推行不下去,结果群众不高兴了,会议也召集不起来了。正面典型是江西的长冈乡和福建的才溪乡。江西的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100个人中就有80个当红军。福建的才溪乡,100个人中有88个当红军。他们的工作之所以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取得很大成绩,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关心群众的生活,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和群众呼吸相通,关心群众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比较,文章告诉我们关心群众生活是政治的、革命的,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香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您作为特首,难道不应该向毛泽东学学吗?

骆惠宁国庆访香港市民,来到九龙深水埗,在租住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徐天民家,得知徐天民目前失业,偶打零工,妻女不得已回到原籍湖南生活。您看到这篇报道,心里作何感想?

在我作一普通网民看来,您作为特首港人治港,所治下的香港群众的生活,您是关心不够的,工作方法也很有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如果将关心群众生活比作过河,那么工作方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二者关系密切。

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作为特首,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如果您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您,把拥护您当作他们的生命!如果您和您的特区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真正负起了责任,那么,哪里会出那么多的问题。

您和您的特区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当避免犯当年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他们只讲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推销公债,其它事情呢,不讲也不管,甚至一切都不管。比如以前有一个时期,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也不讨论。所以,那时,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改选了以后,一百多个代表,因为几次会都只讨论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后来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召集不成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呢,因此也就极少成绩。”

如果您只是“带着愿景”,认为“香港人很优秀,香港底子也很好”,只在那里说“一国两制”的制度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只说“很愿意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海外市场。”而不关心香港群众生活,对群众的实际问题不闻不问,那么您就是“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

您好好想想罢!

                           贵州黔西南州一网民

                                  2020.10.03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