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视觉:TikTok被下架的几层含义

       美国商务部发布一项命令:从本周日(9月20日)起,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中国应用程序软件TikTok和微信。

500

       前几天还乐声一片,真的吗?首先,之前的谈判已经从美国TikTok扩展到海外TikTok的范畴,虽然现在不占据控股权,加上云上加州、数据托管等内容,我们真的觉得便宜了吗?看来,所谓长期的极限施压还是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平时的攻守基线。然后,这个合作协议已经签订了吗?未签订的状态,尤其是对美国,我总觉得不那么踏实,我宁愿相信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回到这个命令,表面上是对微信的措施更严厉些,但因为微信在局部领域占据独特优势,我们不怕,反而是TikTok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更加不可控,因此,本文还是重点讲一讲TikTok面临的情况。

       关于这个美式命令,表面上对TikTok的措施较缓些,是还有一个继续面对TikTok的收购协议仍在进行中,给了到11月的缓冲期,好像好些,但个人以为这里面包含几个内容:

       第一、这是美国大选的不得已需要,因此TikTok与中国本土的反击措施,让特朗普9月15日的时间窗口破产,如此,把时间定在11月以后就有几层含义了。如果特朗普落选,那么,11月之后,特朗普将会对TikTok网开一面,毕竟落选后特朗普集团已经是平民,还要做生意,得罪中国,这个集团未来没办法看好。如果特朗普连任,那么,留给特朗普的时间更为充裕,他是一个锱铢必报的人,特氏的极限施压可能在任期交接的短期内来的更加猛烈(当然长期对华可能不好说,可能维持现在对华的极限态度,也可能改变第一任期对华的强硬作法,开始有建设性的态度,毕竟特氏想当伟大的美国总统,留子孙遗产),届时特氏将与甲骨文,可能还有沃尔玛等对TikTok进行更显著的股份、价格进行讹诈的极限施压,力求实现新特氏谈判范例。

​       第二、为什么不是微软,而是甲骨文,因为甲骨文的政治献金更明显,而对微软的盖茨则是更讨厌,因为盖茨对特氏的抗疫微词太多了,他不喜欢。因此对微软与TikTok的谈判明显有打压的含义,因此,微软本身也对TikTok收购意向一直不是很积极,内部争议很多,盖茨本人也表示过不理解。而甲骨文与这两天来台的那个仇恨中国阿里巴巴的美国务院次卿一样,都是特朗普在美国科技界的金主与合作者,出于给钱者、合作者、 生意合作伙伴的关系,特会对甲骨文的收购行动会极力配合。因为9月15日期限没有达到期待效果,因此,不得已在命令中强加上微信,而且表面上对微信更严厉些,就是想在微信上换来一些声誉效果,虚张声势,但重心仍在TikTok上,从来没有放下。

       第三、TikTok提前宣布将微软踢出局,是特的暗示?还是TikTok的过度自信?谁知道甲骨文不是先以不控股应对微软的控股收购条件而先让微软出局呢?实在不好说,但也因此造成了甲骨文很好的谈判位置,而且还有沃尔玛的持续跟进,因此,对于未来TikTok的谈判结局,TikTok可能更被动一些,毕竟对TikTok的拆台谈判者没有了,只剩下张牙的甲骨文团队了。

       那么,TikTok怎么办呢?现在应该开始要真正预铺设后路了,比如,暗地再引入新的谈判对象,最好有欧洲色彩,将欧洲资本拉入大国角逐中,毕竟欧洲对数字经济的渴求是极为迫切的。又比如,对于将来甲骨文可能出现的特氏出尔反尔的情况,要做好准备,要敢于宣布中断谈判的态度,因此,私下认为将微软过快的踢出局不是很合适(最好预留暗道),当然,预先暗地里引入新谈判对象也是条路子。再比如,继续在欧洲选择新的TikTok全球新总部也是一个暗笔,尤其是德国前段时间送来的橄榄枝(欢迎TikTok海外总部驻法兰克福),届时,以欧洲企业为名的TikTok再入美国市场,想来美国不敢明目反对,毕竟美国科技企业在欧洲的市场宝压得太重了,不能随意得罪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我们的科技公司是否将全球海外总部设在美国的惯性思维太重了呢?

       当然,还有中国官方可能的神助攻,如专利技术贸易保护等。

       欢迎批评。

                                                                                王海星

                                                                            2020.09.2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