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印度开枪威胁中方人员,难道他们已经忘记之前挨的打了?
有些人挨完打转头忘了疼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据环球时报报道,9月7日印军又一次非法越线进入了中印边境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中国边防部队派出人员上前交涉,印方竟然鸣枪威胁前来交涉的中方人员。
▲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对印方鸣枪发表谈话
之前中印两军在边境上发生冲突都是棍棒相加,拳脚相向。即使六月份在加勒万河谷一带还发生过致命冲突,双方表现也比较克制,没有上升到直接开火,因为大家都知道开枪意味着什么。
▲怎么打都行,就是别开枪
我国一直奉行“不开第一枪”原则,一方面是率先动手在国际和社会上的影响太大,作为一个大国处理国际争端率先诉诸武力,总会给别人留下率先发动战争的印象。
▲不开第一枪也不让你开第二枪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不断声明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战略层面上的互信,防止误判。你如果看过《三体》一定知道黑暗森林法则,因为有猜疑链存在,双方发生冲突时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先动手,难免会有抢先干掉对方的想法,中国声明的“不开第一枪”其实就是为了打破猜疑链。
在这次印军鸣枪事件的通报中,中国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这样说:“要求印军立即停止危险行为,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从中国发言人的口吻来看,我认为印军这次开枪很可能是印度前线士兵在没有得到上级明确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开的枪。
▲印军纪律性一向比较差
倘若真如我判断鸣枪是因为印军没有约束好一线士兵,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有时候恰恰是一枪点燃了整个火药桶。咱们往回看,就会发现中印之间数次激烈交火的都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印军挑衅——印军开枪——我军还击——印军被打趴。
▲印度拍摄的“抗中神剧”《帕尔坦》
1959年发生的空喀山口事件,是中印两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流血冲突事件。当时印度奉行扩张主义,经常派人越境到中国境内设卡设据点,1959年10月21日,由于前一天中国的3人巡逻队扣留了越境的印军3人小队,为了防止印军报复,中方派出13人前往胜利山防守。
▲中印边防部队著名的武装对峙图片
果然中国边防分队在这里遇到了60人左右的印度军队。印军见中方只有13个人且只携带轻武器,便气势汹汹试图包围中国边防分队。
为了避免挑起冲突,中国边防分队向印军喊话,但是印军依仗着兵力优势继续向中国边防分队包围逼近,直到距离我军只有5米处,我军一名副班长起身再次喊话要求印军停止挑衅,印军却突然开枪,副班长不幸牺牲。
中国部队立刻还击,仅仅几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印军被击毙9个人,伤3个,还有7人被俘虏,而中方13个人参战,仅有1名副班长喊话时牺牲。
▲1959年起印军小规模向“麦克马洪线”以北渗透
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1962年10月对印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仅仅3天中国边防部队就全歼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占领了达旺,并结束了西线作战,印军仓皇逃窜。紧接着又在11月16日击溃了印军部队的反扑,11月21日中国军队已经结束了东西线战事全线停火。
▲被抓获的印军俘虏
1967年印度不甘失败卷土重来,当年9月11日,印军山地步兵旅一百多人逼近位于乃堆拉山口的中国哨所。中国边防部队喊话要求印军停止挑衅,膨胀的印军已经忘了5年前的伤疤,突然向喊话的中国连长开枪,还扔了手榴弹,中国连长当场牺牲。
▲当时中国步兵班武器配置
(横屏观看更佳)
中国边防部队迅速反击,最终印军67人被击毙,边防部队趁机一鼓作气顺带打掉了7处印军越境修筑的工事,其余印军四散败逃。此次交火引发了双方的炮战,历时4天的炮战摧毁了印度8个炮兵阵地,印军伤亡540多人。
印度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竟然生出了一种勇气:我虽然被打趴下了,但是缓一缓我觉得我还可以。
果然在20年后,印军觉得我又行了!1987年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举行针对西藏拉萨的陆空联合演习,还侵入桑多洛河谷附近几个很重要的山口。后来印度报纸还披露当时印军计划用一个师来清除桑多洛河谷的中国军队,但是最后一分钟撤销了攻击令。
同时中国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举行“874”演习,调兵遣将严阵以待。最终印度担心控制不住战争走向,主动后撤了部队,脱离了和中国军队的接触,最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了这次大规模对峙。
▲前段时间发生的对峙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现在主要的战略方向在东南,没有意愿和印度在西部打一场战争,如果印度执迷不悟的话,中国人也不怕战争,并且有能力再教训他一次。
昨天发生的鸣枪事件好像是过去这些冲突的翻版,结局也不会变。奉劝印度不要被民族主义冲昏了头脑,将印度带入一场注定赢不了的战争中。
虽然印度网民最近群情激奋大喊“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可我想说中国可以把印度重新打回1962年。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