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对大多数国民而言是浪费生命。
近来观网貌似被某些势力看中,水军越来越多。对于网站流量是好事,但对于老观网人就觉得好好的思想家园飞进一堆堆苍蝇,嗡嗡滴烦人。
英语教育其实改开后开始普及,建国初期是俄语教育,比如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第一外语是俄语。到当代有领导在家讲英语也挺有特色。世界历史范围看,所谓国际语言都是强国语言,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法典在欧洲传播时法语也是世界语,英国搞了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逆子接着搞美国世纪,霸主接力使得英语成为国际第一语言,高卢鸡虽然不服,一度在国内抵制英语,也是蚍蜉撼树,日落的大英帝国靠语言培训服务源源不断赚外汇。学点印欧语系语种,比起法德俄词汇动不动分公母,就能得出英语最简单,,这是英语被推广第二个原因。从历史角度看,第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中文成国际语言的趋势明显;第二中文的难度可能对推广速度和广度有影响。
大一统的传统使得中国教育一刀切成为历史的选择。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成为改开后的一股大浪,八九十年代许多城市校园都有英语之角,新东方也赚得最后上市,俞洪敏点钱点得手麻。一方面,英语的普及对国人了解世界提供了工具,另一方面,英语的普及也推动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美国之音天天日拱一卒,山寨读者和知音传颂发达国家文明和高素质,直至河殇一代高喊“殖民三百年”。
进入新时代之后,随着四个自信的起来,国人开始反思英语教育。大多数学习其实符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英语学霸和学渣是两头,大多数是学得半通不通。尤其口语,用不上就烂,所谓哑巴英语。加上在国内广阔天地混市场,多少小学毕业敢闯敢干的先富人群在别人背单词搞阅读时在海里乘风破浪,取得先发优势。读书无用论也是社会实践的反射,英语更无用,要用花钱雇博士或者直接雇洋人。另一方面,国际化形成的产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办教育中英语教育最容易走国际范,华尔街英语之类源源不断。
看了官网风闻几遍吹英语重要性,都是学院小学渣级思维,主要理由不学英语搞不好专业。你们把中国人民就业生活和你学院爬台阶发文章联系在一起就是井底之蛙了。